農村養豬效益低,原因在哪裏?(1 / 1)

農村養豬效益低,原因在哪裏?

當前,農村養豬,特別是農戶小規模養豬造成效益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8個方麵:

豬的品種太差?許多農村養豬戶習慣於飼養土雜豬,這樣不僅容易傳播疾病,增加飼料消耗,而且養出來的豬肉質差,不能適應消費者求新求優的需求,致使養土雜豬與養良種豬的效益差越來越大。目前,養一頭土雜豬比養一頭“杜長大”三元良種豬少收入100多元。

飼料營養單一?飼料配方不合理或原料不齊,缺少必要的蛋白質或其他營養成分,造成飼料報酬率低、料肉比高。用混合飼料喂豬,其料肉比為2.8:1-3:1,而用單一的玉米或稻穀喂豬,豬每增重1公斤會消耗玉米或稻穀6-7公斤。

喂養方法不當?許多養豬戶在投料的時間、次數、數量以及投料順序等方麵是不科學的。在喂料的時間上是早一餐,遲一餐;在喂料的次數上是一日多,一日少;在喂料的數量上是餓一餐,飽一餐;在投料順序上不是先粗後精、先稀後稠。這些弊端都會使豬的消化係統發生紊亂,影響其對飼料的吸收利用。

豬舍太簡陋?許多養豬戶利用四邊(廚房邊、廁所邊、坑邊、屋簷邊)建圈養豬,其布局極不合理,欄舍的結構也不科學。有的豬舍陰暗潮濕,采光通風條件差;有的豬舍冬冷夏熱,熱天擋風不擋曬,冷天擋曬不擋風;有的豬舍地麵長期積水積尿,豬關在圈中等於坐水牢,臭氣熏天,這些都影響豬的健康生長。

習慣於放養?放養的豬不僅生長緩慢,不易長膘,而且易患傳染疾病、寄生蟲疾病和中毒性疾病。

不重防疫?有的養豬戶抱著僥幸心理,連豬的幾大傳染病疫苗也不接種,不願在預防疾病上花錢。雖然有的養豬戶對一些死亡率高、易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傳染病重視,但對一些死亡率較低、臨床症狀較輕的疾病往往忽視。殊不知,一些慢性病雖不能造成豬隻死亡,但會影響豬對飼料的吸收利用,抑製其生長發育。

忽視驅蟲?豬經常接觸地麵,加上飼喂青飼料、生飼料,極易使豬感染蛔蟲等寄生蟲病。尤其是蛔蟲寄生在豬的小腸內會引起蛔蟲性肺炎、腸炎、腸道阻塞、腸道蛔蟲等疾病,輕者使豬發育不良、生長受阻或形成僵豬,其增重率比正常豬低30%,重者會造成豬的死亡。

豬養得太大?豬養到100公斤以上還不出欄是不經濟的。豬的發育規律是前期長得快,高峰期後增重下降,繼而生長緩慢,甚至停滯。當育肥豬體重超過100公斤時,就應及時出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