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限製飼養法(1 / 2)

規律限製飼養法

所謂規律限製飼養法,就是按豬的瘦肉增長規律,在一定的階段內,對豬進行限製食量的飼養方法。該法一般有兩種具體做法:一種是從豬20千克後開始限食,直至宰殺;一種是從豬60千克後開始,隻供給自由采食量85%的飼料,直至宰殺。研究表明,影響生豬瘦肉率的因素主要是品種和飼料。但飼養方式對豬瘦肉率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豬的瘦肉增長與脂肪沉積各有其特點與規律,瘦肉主要受遺傳力的限製,而脂肪的沉積則與飼養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豬的這一特點與規律,采用規律限製飼養法,一般可使豬的瘦肉率提高4-7.6%。豬生長前期主要是以長瘦肉及骨骼為主。60千克前期瘦肉的增長處於上升階段;60千克後期則是脂肪處於上升的高峰期,此期瘦肉增長處於下降的趨勢甚至停滯。因此,在豬瘦肉增長期內,要供給充足的優質飼料,使其快速的生長發育,而到脂肪沉積期,則要適當限製精飼料的飼喂量,特別是限製蛋白質的飼喂量。因為此期如果再供給過量的蛋白質飼料,就會使過量的蛋白質轉化為能量而沉積成脂肪,這樣不但降低了飼料的轉化率,造成了飼料的浪費.而且也降低了豬的瘦肉率。

所以,掌握豬的瘦肉增長與脂肪沉積的規律,在適當的時期內限製飼料的數量和質量,可最大限度地發揮豬的瘦肉增長潛力,有效地抑製脂肪的沉積,提高豬的瘦肉率,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

水災後牲畜養殖要注意哪些問題

水災給養禽業的生產及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禽舍被洪水浸過之後,飼養環境中的各種致病會相應的增多,家禽感染得病的機會也會相應增大,飼料在高濕、高溫的情況下,極易發生黴變等。為了能盡快恢複生產,減少損失,除正常飼養管理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徹底清理禽舍,作好環境消毒。對禽舍進行徹底消毒處理,一般程序是先進行機械衝洗,清掃幹淨,粉刷牆壁,加強通風換氣,然後用2%熱燒堿溶液或用石灰加堿法,即用8%-10%的生石灰加1%堿水進行噴灑牆壁、地麵及舍內空間,雞籠等用具有3%來蘇兒或0.02%-0.03%的過氧乙酸噴灑消毒,用藥後禽舍需密封,以保證消毒效果。

對禽舍周圍環境消毒應包括禽舍周圍5米內的地麵,雞舍外牆麵,可用2%-3%的燒堿溶液噴霧消毒,也可用次氯酸鈉30-50毫克/升進行噴霧,雞舍周圍1.5-2米地帶用撒生石灰消毒,運送雞糞的道路、糞堆等地麵均用過氧乙酸或燒堿溶液噴灑消毒,或用火焰焚燒消毒,將清掃後的糞便及汙物、雜物進行發酵處理,可進行堆積密封,利用生物熱進行消毒,以達到殺滅無芽胞菌、寄生蟲卵、病毒等目的,常用的環境消毒藥物還有碘附類(愛迪伏、磺福)、複合酚類(菌毒敵、消毒錄、農樂)、二氯異氰尿酸鈉及雙鏈季銨鹽類(百毒殺、遠征消毒液)。在消毒時,可輪換使用不同的消毒劑。

2、加強對飼料的控製,防止黴變飼料對家禽造成危害。飼料發黴是由黴菌引起的,致黴黴菌主要有黃曲黴、煙曲黴等,堆積、貯存過久,溫、濕度適宜時會大量繁殖,導致飼料黴爛。預防黴變的方法有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