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裏所有美好的時光,都被無情的卷子埋沒。我們的生活中,友情變得淡了,競爭變得濃了;親情變得淡了,陌生變得濃了;快樂變得淡了,憂傷變得濃了。
我們的青春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無奈。我對你說。
你點頭,眼睛裏泛起潮濕。
有時候我做夢都會夢到,在一堆卷子中間,紮著腦袋透不過氣來,然後我張開嘴大聲喊著救命,老師和家長的臉清晰可見,可他們卻對我無動於衷。我說。
我想做一隻天空中飛翔的小鳥,逃避青春的無奈與憂傷。你頓了頓,說道。
如果那個時候,我告訴你,即使做一隻小鳥,也要有麵對獵人槍口的恐懼與驚慌。
後來聽朋友說,那天你在上課的時候寫日記,被班主任發現了。他通知了你的家長,談了話,扯了一堆最近學習狀態不好之類的話。你始終低著頭,沒有說一句話。
那天晚上你寫下了那篇日誌《我們的青春,還剩多少》,我是第一個評論的,也是最後一個評論的。
後來你就把空間加密了,你收起了你的狂傲與不羈,你不再與老師作對,而是慢慢變得乖了。你在最後一周的時間裏,試著與每一個同學微笑,與父母和老師好好溝通。
然後,傳來了你自殺的消息。
你的父母跪在校門口,大條幅上清清楚楚寫著幾個大字:“還我兒子的命。”
這種事情校園裏也發生過,可沒想到那麼真實地存在於我的身邊。
我翻出你給我寫的同學錄,上麵你的照片是那麼的陽光,你還是一笑就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讓人看了之後,心裏總是暖暖的。
我對你的照片說,你怎麼這麼傻啊,你小子怎麼就不知道與我們一起度過難關、一起挺過高考呢?你怎麼能這麼不負責任地撇下你的父母與朋友離開人世呢?天堂沒有青春的無奈,那難道是你所向往的地方?
我說了好多話,才發現自己的淚水早已把你的照片打濕。
我們不能再一起沿著街上學了,我們再也不能玩石頭剪子布了,我再也彈不到你的額頭了。
你真的變成了一隻小鳥,逃避了青春的無奈與憂傷。
可你留給我們的,卻是無盡的痛苦與悲傷。
每一個女孩都是白天鵝
今天的班會課格外神秘,班主任將所有的男生往門外趕,直到一屋子隻剩下女生,她才關上了門,仍有幾個調皮的男生伸長脖子,透過玻璃瞧幾眼。文科班的女生很多,每個同學都好奇地歪著腦袋,嘰嘰喳喳地問個不停,滿臉疑惑又夾雜著小小的激動與興奮。
班會的主題是一個不能說卻不得不說的秘密——早戀。之所以將男女生分開進行,是因為“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有一些秘密是隻能給女孩子說的。我們的臉上瞬間泛起了羞赧的紅暈,不好意思地捂著嘴偷笑。
和以往的教育不同,班主任的話語重心長,失去了原有的威嚴,更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讓我對人生以及未來有了更深刻的想法。
也許到了這個年齡,生理上的發育是由不得我們的,對異性產生好感也是正常的。於是許多家長和老師變得異常得緊張與警覺,有一點點風吹草動,就立馬豎起耳朵,築好壁壘,門窗緊鎖,將我們管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生怕一不小心陷入愛情的泥潭。可是有時候,由於沒有將“早戀”這個敏感的話題搬到台麵上,我們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會更加嚴重,往往起到相反的結果。
相信每個人在青春期的時候,都或多或少對異性有過崇拜或者愛慕之情。她會在窗台遠遠地看他打籃球的樣子,他會在她生日時送上可愛的毛絨玩具,她會清楚地記得他的愛好他的星座他的血型,他會留意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蹙。
他們說這叫愛情。
大人或許隻是笑,笑他們的懵懂無知,笑他們的不成熟。
愛情的現代定義為——兩個人基於一定的物質條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對對方的最真摯的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生伴侶的最強烈、最穩定、最專一的感情。
早戀之所以加上一個“早”字,是因為我們缺少一個大前提“一定的物質條件和人生理想”,我們吃穿都靠父母,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我們的理想尚未堅定,一切都是未知數,沒有這個重要的前提,就像一棵小樹沒有足夠的水分去灌溉,沒有充足的營養去培育,最終長得歪歪斜斜甚至死亡。
女孩子是重感情的,一般也是感性的人,稍微禁不住誘惑就有可能過早接觸愛情,當脆弱的“早戀”經不住時間的打磨,它枯萎得如一片秋葉飄零落地,女孩子的內心往往承受更大的痛苦。可當她們回頭看時才發現,自己錯過了許多更重要的東西。
每一個女孩都是白天鵝,雖然現在我們還未褪去醜小鴨的外表,但也不能隨便因為諂媚的癩蛤蟆而放棄自己的理想,白天鵝隻有和白天鵝在一起才搭配,而那些翅膀還很嬌嫩、禁不住風吹雨打的男生,如何承擔其生活的重量,又如何對未來負責?如果你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那麼你就不配擁有我們。
最喜歡張韶涵的那首《親愛的那不是愛情》:“你說過牽了手就算約定,但親愛的那並不是愛情,就像來不及許願的流星,再怎麼美麗也隻能是曾經。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但親愛的那並不是愛情,就像是精靈住錯了森林,那愛情錯的很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