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慕容川與侯景之間的安逸,宇文泰和高澄之前可沒那麼平和,再慕容川出征前,曾對高澄提到過潁川和玉璧乃是重中之重,西賊必然會趁亂攻取,讓他務必加強防禦。
高澄將平亂事宜交給了慕容川,讓斛律金去守玉璧城,而他自己卻跑去守潁川城去了,在他看來,潁川城城高兵精,又據江河之險,自然是易守難攻,所以,他還自以為選了個最簡單的差事。
但人算總是不如天算的,斛律金作為一代名將,親守玉璧,宇文泰自然是知道他的能耐,兵家之道,貴在避實就虛,所以他果斷的將重心放在潁川城,潁川城雖然城高兵精,但主帥卻是個黃口小兒,雖然他是高歡的長子,但龍生九子,皆不稱龍,他也想看看他的老對手高歡之子的能耐到底如何,總之,由於種種,原本很容易守的一座城卻變得艱難起來。
就在前幾天,他接到慕容川前線大勝的消息,信中說侯景已經退守到了瑕丘,原本平亂是最艱難的一件事現在卻因為侯景輕敵而成了最簡單的一件事。
侯景敗退,要說這天下最開心的人莫過於他高澄了,不僅如此,宇文泰也因為久攻不下,而侯景又敗了,沒什麼機會了,他也就撤軍了,然而還沒等他開心幾天,便接到了梁軍北伐的消息,足足有十五萬之眾,這讓他才放鬆的心情又繃緊了。
梁軍北伐,本來是去幫助侯景討伐慕容川的,但北伐大軍從壽安出發,潁川城作為邊陲之城,如果梁軍繞過潁川直接去瑕丘和侯景一道圍困慕容川,那很有可能會造成後方不穩,最後導致進無可攻,退無可守的情勢,從而全軍覆沒,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所以北伐大將竇福皋選擇了攻打潁川,而且是帶著必取潁川的決心!
經過和宇文黑賴的數次交戰,潁川城中已經是人疲馬倦了,好不容易等宇文黑賴撤軍了,沒想到又來了個蕭老頭。
北伐大軍在竇福皋的率領下已經開始圍困潁川城,潁川岌岌可危,現在高澄麵臨著兩個選擇,一個是放棄潁川城,率軍突圍,另一個是堅守潁川城,等待援軍。
潁川城曆史悠久,是高澄日後西進和南下的戰略要地,他又怎麼可能會拱手讓人?於是,他寫了兩封書信,一封寄給了斛律金,一封寄給了慕容川,讓他們前來救援。
斛律金在玉璧城大敗西賊,並且還反攻奪取了栗州,恒農兩座城池,還一度想要攻打西賊根據地長安的門戶——潼關,這也是為什麼宇文泰撤軍不在攻打潁川城的原因之一了,因為潼關已經岌岌可危了,他要是在不去救援,以斛律金大開大合的作戰風格,沒準潼關還真就失守了。
慕容川接到相王高澄的救援信後,卻陷入了兩難之境,相王是肯定要救的,但就這樣讓他放過了一代梟雄侯景,他實在是心有不甘,而且,他最害怕的還是一旦他放過了侯景,到時候曆史上的侯景之亂發生了,那他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雖然就算慕容川放過了侯景,最後縱然曆史上的侯景之亂發生了,也不關他慕容川什麼事,而且他也不是什麼救世主,但他在穿越前出生南方,作為一個孤兒,受過很多當地民眾的恩惠,他不想看著那件事就那樣再他眼皮子底下發生了,慕容川就這樣,有仇必究,有恩必報,更何況,這次他與侯景已經結下了深仇大恨,如若有一天侯景東山再起了,那第一個倒黴的將會是他慕容川,所以,無論是論公還是論私,慕容川都不能放過侯景。
經過慎重思考之後,慕容川決定兵分兩路,自己繼續駐守在截門山與侯景對抗,分出一半兵力去救援相王高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