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父子倆就做了水潤的肉包出來,還兼做了白菜粉絲包,別的素包子,沒來得及弄,得慢慢準備。
顧應全叫了相熟的左鄰右舍來嚐,結果得到好評,當天的白菜粉絲包全部賣光,至於肉包子,還是差了一點火候,依舊沒什麼人來買,但他們也滿足了,到底生意有了起色,不是隻能賣賣饅頭了,也有了十足的幹勁。
隨後幾日,又做了別的素包子出來,顧春芽天天都去鋪子相看,指手畫腳,儼然成為一名顧問。
當然,她做包子的手藝也越來越好,那賣相已經沒有人比得過。
可楊氏卻不愛看她總往鋪子裏麵鑽,覺得女孩子家家不該學這個,就喊了顧冬兒教她繡花。
那會兒,顧春芽的病已經宣布痊愈,藥也不用再買了,顧家選了某一日好好的請衛大夫吃了頓飯。
很快就臨近春節,家家戶戶都在置辦年貨。
有錢人家大魚大肉,各種點心幹果,像不要錢的往家裏買,窮一些的也不甘落後,總要買點吃食充充門麵,過大年那可是眾多親戚串門的時候,還能不請人吃東西不請人喝茶?就是茶葉也得比平日買的好上一個檔次。
顧家也不例外,徐氏的娘家就在桐平鎮的鄉下七條村,走上大半日就能到,這每年春節總有幾個親戚得過來玩玩,送些土產,還有李氏的娘家也在附近,顧老爺子反倒沒啥親戚在身邊,他原本不是本地人,家鄉鬧水災,跟家人分離,背井離鄉來這裏紮的根。
徐氏給每房都派了任務,各自就去街上買東西了。
“讓咱買大紅紙,是不是要給四叔寫春聯呀?”顧春芽問。
“可不是,咱四叔好歹是童生呢,字還是不錯的。”
兩人從小通道裏去了鋪子。
顧應全跟顧明瑞正忙著,即便周記卯足了勁的不早關鋪子,可最近的素包子仍是賣得不錯,兩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
“今兒你們爺爺過來看了,很高興,說咱鋪子終於有氣色了!”得到父親的誇獎,顧應全格外的興奮,“春芽啊,你那幾個主意真是好,我看賣賣素的也行,那油菜豆幹包可好賣呢,個個都說好吃,剛才就賣了九十個。”他頓一頓,“就是現在油菜有點兒貴,才長出來的。”
“等天暖了就便宜了。”顧春芽笑起來,“爹,就算素包子賣得好,咱也得把肉包一樣做好,等以後再想想法子。”
顧應全就點了點頭,欣慰的看著小女兒,“咋春芽就是有誌氣啊!”
“可不是,成天的往這裏跑,我看以後索性也來鋪子幫忙好了。”顧明瑞道,“不然不是浪費她的手藝麼。”
“瞎說!”顧應全立刻反對,“春芽以後要嫁人的,哪裏好來做包子,以後不好找婆家。”
“咱又不是什麼大戶人家。”顧明瑞不以為然,“春芽能幹還怕沒人要呢?
“你想那麼多,等冬兒先嫁了人再說。”顧應全轉移開話題。
每次隻要他說不過別人,一般都是采用這種方法的。
顧春芽撲哧一聲笑了。
顧冬兒則紅了臉,“幹啥扯我身上,我跟春芽去買大紅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