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第二天,華流芳還是執意要走。
當然,他的病情也好了一點,頭也不暈了,自理不成問題。
顧明瑞本來還想留他多住幾日,後來一想,自己老是往外跑,二老又不在,顧明益要念書,那麼,白天家裏就隻剩三個女的。
也確實不方便,他便不再留了,隻說道,“藥還是咱們幫你熬,好了給你送過來,你在家中多休息。”
他一個少爺哪裏會熬藥,顧明瑞去過華流芳那個院子,灶都不起火的,可見從來都在外麵吃飯。
華流芳也沒有拒絕,道謝一聲。
隨後幾天,要麼就顧明瑞去送藥,要是他忙,便姐妹兩個去送藥,也有送過飯菜去的,華流芳覺得實在太麻煩他們,自己在一個飯館訂了飯菜,每日送來。
他病剛好,顧應全夫婦也回來了。
這一去足足用了十天,但是成果是好的。
“你們小姨先是不肯呢,我就說賴在她那兒不走了。”楊氏直笑,“又說鋪子實在要人幫忙,旁的人咱們信不過,還說你們小表弟來了,去念個私塾也不成問題。好說歹說,終於願意了,我便跟你們爹先回了,他們得賣掉田才能來。”
她春風滿麵,能跟自己的妹妹再次相聚,從此不用分離,心裏說不出的高興,說起這事兒來滔滔不絕。
其他幾人自然也很高興。
“那咱們鋪子早些天先少賣些東西,等小姨他們來了,再花樣多一些。”顧春芽道。
“說的是,不然也忙不過來。”楊氏想到一件事,“對了,住的地兒得先給他們找好了,他們那田是不錯的,賣掉應該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要是人來了,沒地方住可麻煩,住在客棧總不方便。”
就是算價錢,客棧一天要收的費用,可比租房貴多了,所以就算提前把房子租了也比住客棧劃算的多。
顧應全點點頭,“那要不同唐老弟說一下,他一直住這兒的,對這裏熟,妹夫他們最好也租在這裏,離得近。”
“對,我看這樣最好。”楊氏也讚同。
他們立刻就去找唐達了。
真是算得上雷厲風行,唐達聽說這事兒,當即就去詢問幾個熟人,結果很快就找到了合適的院子。
是在雙廟街街尾的一個獨立院子,四間房,還一個廚房加客廳,都挺寬敞的,周圍不像唐達家,有很多鋪子,很是清幽,楊氏極為滿意。
價錢也算公道,一個月五百文,他們便先給了定金,隻等楊桃花一家來了,再簽租房協議。
顧春芽反正瞧著是比他們家住的地方還好。
可惜這兒不給貸款買房,不然她也真想給一個首付錢,找個很大的院子搬進去,不用像現在這樣擁擠。
還是快點賺錢罷,爭取這一兩年就能換個地方住,顧春芽暗暗下決心。
這幾日,訂做的東西陸續都送來了,鋪子也裝潢一新,數數手裏的錢,隻剩二十幾兩,相當吃緊。
幸好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不用再另外添置新的東西,也算勉強夠用。
至於鋪麵的名字,也早就打了匾額做好了。
本來他們是各有各的想法,什麼古怪名字都給起出來,叫顧春芽無語至極,但她也沒有特別中意的,後來索性從她名字裏跟顧明瑞名字裏各取一字,因為主要都是他們兩個在經營麼,最後就定了明春食坊四個字。
聽起來也算不錯,眾人也都沒有異議。
就在他們鋪子開張的前一天,家裏來了兩個人。
顧春芽出來一看,笑了,原來是伯都跟那海父子兩個。
那海的臉比之前好了一些,臉上的斑顏色淡了,也有了笑容。
“伯都大叔,衛大夫的醫術很厲害罷?”她笑著問。
“真是神醫啊!”伯都豎起大拇指,“大大的神醫,我們那海才來這裏看了一個月就好了那麼多,看來隻要一年就能全好了,多謝你啊,小姑娘!”一邊就衝她鞠了個躬。
顧春芽忙讓開,“大叔,那都是衛大夫的功勞,我不過就提了一句,大叔可別客氣了,我是小輩,受不了您的鞠躬。”
伯都撓撓頭,他是遊牧族,對於禮儀什麼的並不太清楚,隻覺得鞠躬可以表達謝意。
“伯都大叔,你現在住在哪裏呀?”顧春芽問道,“今後要在鎮上待一年了呀?”
伯都笑道,“衛大夫好人,見我給那海看病把錢都花光了,讓我們住在他的家裏呢,說慢慢治,不用著急。”
衛大夫真是太好了,對誰都那麼熱心,顧春芽真敬佩他。
伯都拿出一個皮囊狀的東西,“小姑娘,這是送你的,要不是你跟我說神醫的事,我們那海就慘了。”
顧春芽連連擺手,“伯都大叔,我不能收你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