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很快就請人帶好消息給楊穀祥,這兩日,家裏人都圍著孩子忙得團團轉。
顧春芽這兩輩子第一次有個親侄兒,歡喜的很,隻要有空閑就跑來看,顧冬兒也一樣,方茹的房裏常常能聽見她們姐妹倆的笑聲。
“要我說,你也趕快生一個。”方茹打趣顧冬兒。
顧冬兒羞紅了臉。
柳氏拿來一套小衣服,“明兒洗三穿。”
方茹接過來一看,驚喜道,“這麼好看!”
嫩綠的小襖前片立著一隻長頸白鶴,周圍有祥雲圍繞,下麵一條秋香色小棉褲,褲腳繡有一圈寶相花。
柳氏的繡工非凡,看起來自是貴氣無比。
三人連連稱讚。
“我一會兒去尋些李子根,梅子根院子裏那青梅樹挖一下就是,桃樹根剛才明瑞已經從城外弄來了,明兒煮個湯給咱孫兒洗。”柳氏喜滋滋的出去了。
洗三是每個新生兒都要經曆的習俗,由接生的穩婆主持。
院子裏設上香案,供奉送子娘娘,瓊雲娘娘,元娘娘等九位娘娘,反正顧春芽是隻說過送子娘娘,其他的一概不知。
這洗三兒她前世也沒見過,這會兒饒有興趣的看他們布置。
等到人都到齊了,楊氏先上香叩首,穩婆緊隨其後,然後就把盛有李子根,梅子根,桃子根煮成的湯的大盆放在香案前。
穩婆把孩子抱出來,這儀式算是開始了。
長輩們紛紛前來添盆。
顧老爺子同徐氏給了一錠銀裸子,算是大方的,二房顧應奇,李氏隻給了棗子,桂圓等喜果,三房顧應華夫婦給了十幾個銅錢,四房顧應麟同金氏也還大方,給了一個鎏金的首飾。
楊桃花給了一吊錢,方家自不用說,都是放的銀錠,一點沒有不舍得。
那穩婆見盆裏東西多,喜得裂開嘴直笑,稍後便開始唱起來。
詞是一串一串的,順溜無比,也極為吉利,大家夥兒聽得都很高興。
洗三結束後,穩婆方才把孩子又抱回到方茹的手上。
“這孩子折騰一回,累了,快讓他好好睡睡。”楊氏心疼的瞅著自己孫子的小臉,“瞧瞧,眼睛都閉上了。”
方茹就笑著把孩子放在身邊,拿被子好好蓋好。
“你自己也小心些,現在天冷了,千萬別著涼,也別下地亂走,要什麼喊一聲,都給你拿過來。”
方茹已經在開始坐月子了,很多禁忌。
不過聽說要是坐月子期間沒有帶好,將來身體弱,容易得病,她雖然覺得悶,但也不敢不聽。
楊氏出來同顧應全商量買東西。
“雞湯最好三天兩頭的吃,魚也要經常吃,胡桃,紅棗也是好東西……”楊氏道,“又是過年,幸好桃花他們來了,不然我真忙不過來。”
“可不是,真是一樁接著一樁。”顧應全感慨,“孩子大了,樣樣事情都來了。”
“是啊,你看,春芽明年也十四了,嫁妝得準備起來罷?冬兒算是拖後了,春芽的婚事得早些定好,省得我這心裏七上八下的。這事確實是越早越好,不然年紀一大,找的急,指不定就沒個好的。”
顧應全笑起來,“春芽嫁人,我可不怕,她那麼能幹,哪家不想要?”
“說得倒也是。”楊氏皺了皺眉,“隻不過,她要是嫁了人,這鋪子可怎麼辦?”
“你上回不是在爹跟前說,春芽嫁人了,這鋪子還得她管麼?”顧應全奇道。
“這一回歸一回,我現在想想,她要嫁到別人家去了,還老是往外跑的話,那誰照顧她的公公婆婆,相公呢?她總要燒飯的罷,將來有孩子了也得帶孩子,可鋪子裏哪裏離得了她?她又哪兒有空?”
顧應全犯難了。
誰家娶的娘子是不用照顧家人的?光做個家務活就夠忙活的了。
“哎喲,這是個事兒!”顧應全道,“隻能希望小英能早點全學會了,春芽趁這段時間,再收幾個弟子,也還好一些。”
“我看也隻能這麼辦。”楊氏頓了頓,“要麼早前就說好,咱春芽就算嫁人了也得在鋪子裏,可這麼說的話,隻怕別家聽了不樂意。”
夫婦倆就此事說了好一會兒。
顧春芽平白無故突然打了個噴嚏。
外頭顧明瑞進來,說道,“那大方的公子又來了。”
語氣頗有些神神秘秘。
其實那公子來過好幾回了,每次都多給錢,然後什麼都不說就走了。
顧春芽聽說又來了,笑著問,“還是吃炒魚麵?”
“是啊,跟那傅公子一樣,百吃不厭的。”顧明瑞想起那兩人一同來的時候,有次竟然同時說要吃炒魚麵,兩人頗有大眼瞪小眼的感覺,就忍不住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