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日,他們一家到達了蘇縣。
除了顧明瑞與顧春芽,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來,免不了發出連聲驚歎。
這寬闊的大街,熱鬧的人群,連綿的商鋪,比原先的鎮子確實大了幾倍不止。
王昌平指揮夥計幫他們把家具搬下來,笑著對顧應全道,“你們這院子真不錯呢,買的好!”
顧應全歡迎道,“以後常來坐坐。”
家具都搬好之後,王昌平還有正事要辦,便先告辭走了,他們叫王昌平下回一定要來吃頓飯,王昌平自然答應。
楊氏同方茹把院子逛了個遍,十分滿意。
“女婿辦事果然牢靠。”楊氏稱讚不止。
顧明瑞指著西邊第二間廂房,說道,“這裏就給明益當書房了,改天我去訂做個書架,以後商量事情也能去那裏,再在後麵種一排竹子,多清幽。”
“大哥,別忘了我的梳妝台和大衣櫃啊!”顧春芽笑。
“那還用說,包在哥哥身上。”顧明瑞拍拍胸口。
“哎喲,你們想得倒好。”楊氏聽著也高興,可也發愁,“不過咱們的手裏沒有多少餘錢呀!”
買下這處地方一下子花了三百四十兩,就算後來那幾個月的生意不錯,到底是不寬鬆了,顧應全夫婦,顧明瑞夫婦,顧春芽的手裏,每人大概也隻有二十來兩銀子,加起來不過七八十兩。
顧明瑞點點頭,“那還是先把鋪子開起來再說罷,這裏店鋪的租金,好一點地段的要四十兩,差一點的也要三十兩,咱們要是想在集賢街的話,肯定得要四十兩。”
那手裏剩下的就更少了。
方茹這會兒笑起來,“莫怕,來之前娘塞了我三十兩,我本不要,可娘說咱們現在需要錢,她補貼一點是應該的,等到咱們穩定了,再讓女婿孝敬也不遲。”
大家夥兒都笑起來。
楊氏道,“明瑞你可聽好了,以後一定要好好對待你嶽父嶽母。”
顧明瑞委屈道,“我什麼時候對嶽父嶽母不好了,等到娘現在說可晚了,這三十兩銀子,還是因為我事先就做的好!”
方茹一點他腦袋,“說得倒好像是給你的,這是給我的!”
楊氏看著這小夫妻倆笑。
楊穀祥這時道,“我這兒還有錢那,你們慌啥?要什麼盡管去買,外公給你們付,別省著了,春芽那大梳妝台一定要好看,我聽人說,現在有賣那什麼鏡子呢,照起人來清清楚楚的,就買這個。”
顧明瑞忙道,“外公別跟我搶,我說了我買給春芽的!”
楊氏撲哧笑起來,“還一個個財大氣粗了,爹您那點錢就先留著,咱實在沒錢了自會同您要的。”一邊說道,“也該進屋去收拾收拾了,欣兒累了,把床先弄好,叫他舒舒服服睡著罷。”
方茹便抱著欣兒進去了。
楊氏把帶來的棉絮鋪在床上。
已是七月份,初秋,用不到竹席了,她又拿了新被單,新被套出來,與方茹把小夫妻兩個的大床給整理好,再讓欣兒睡下,給他蓋上薄被。
兩個人輕手輕腳出來,又去給其他人收拾房間。
顧應全,顧明瑞兩個負責擺放好家具。
畢竟剛才也不能太麻煩王昌平,隻是請他們把床安置好,別的小件都是暫時放在院子裏的。
至於顧春芽,顧明益則去了廚房。
廚房的大灶,鐵鍋都有,他們看了一圈,顧春芽把地掃幹淨,與顧明益二人把帶來的鍋瓦瓢盆一樣樣搬了進來。
他們是中午到的,這一忙就忙到了天黑。
家裏都是剛收拾好,中間也不可能抽空去買菜,這頓晚飯便隻能去外麵吃了。
幾人剛要出門,卻見王昌平來了,與他同來的,還有傅琅。
顧應全尷尬道,“哎呀,家裏還沒買菜,也是剛弄好……”
他想招待客人,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什麼菜都還沒有呢。
王昌平笑起來,“我們表少爺是來恭賀你們喬遷之喜的,想請你們吃飯那,也是來的正好罷?”
“這哪兒行,已經麻煩你們送過來了,怎麼還能吃飯呢?不行,不行,我們請還差不多。”顧應全忙擺手。
“可是你們搬家啊,”王昌平笑道,“要請咱們,以後有得是機會,表少爺,是不?”
傅琅點點頭,“我舅父同你們也是要好的,就讓我這個後輩盡一下地主之誼。”
他這麼說,其他幾人也就沒法子推卻,再不答應就是不給別人麵子了。
一行人去了四方街的鴻運酒樓。
這鴻運酒樓很是豪華,是蘇縣三大有名的酒樓之一,共有三層高,每一層都掛著大紅燈籠,亮堂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