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新的起點(1 / 2)

顧春芽很快就選了集賢街南邊一家鋪麵,並與傅琅簽訂了一年的協議。

這家鋪子離他們家很近,走到南街口,拐一個小巷子就能到桃溪街,而且鋪麵原本是按照館子的格局來裝修的,基本都不用怎麼動,隻要自己添置些桌椅就行了,顧春芽十分滿意,當天就同家裏人開始商量開鋪的事宜。

主要是確定賣什麼東西。

反正賣點心,暫時不可能,因為訂製石爐少則需要十幾日,多的話,可能要一個月,他們等不了那麼久,總不能在家裏坐著發呆罷?

幾個人商量了一陣,最後決定賣雲夢魚麵。

因為雲夢魚麵不止能炒著吃,也能煮著吃,還能當菜下火鍋吃,吃法多樣,特點又突出,肯定能讓人印象深刻,加上這魚麵,顧明瑞,邱直都會做,在鋪子剛剛開張,人手不夠之時,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決定之後,第二日,每個人各自都有了分工。

顧春芽去集市買魚,楊氏與顧應全去買麵粉,豆粉,顧明瑞,楊穀祥在家中搭建曬麵要用到的棚架。

這魚麵很奇怪,曬幹了之後煮熟了吃比新鮮的更加好吃,所以他們都是要事先曬成幹麵條的,也容易存放,幸好這兒的院子大,可以同時曬很多。

顧春芽來到巷子口的集市。

蘇縣的集市有三個,她去的是最南邊的一個。

雖然不比她上一次去的東集市大,但賣東西的人也不少,畢竟這裏是住宅區麼,桃溪街,會通街,成德街的居民每日都是來這裏買菜的。

她逛到了魚攤子上。

蘇縣的魚基本都來自於元河與梁興河,這兩條河是與長江相連的,河裏魚類豐富,鯿魚,鯉魚,鯽魚,草魚,青魚,烏魚等等,應有盡有,又因為沒有汙染的關係,吃上去十分的鮮美,當然,像鱸魚,桂魚這種魚也有,隻不過這些魚不是顧春芽挑選的對象。

因為成本太貴了,普通的魚麵賣出去二十文一碗,若用這些魚來做,起碼就得要二十五文。

她分別在兩個攤子上買了五條很大的青魚,青魚的刺又大又少,去骨方便,而且肉質鮮嫩,所以顧春芽才會選擇它。

五條魚有五十來斤重,一共花掉了一兩銀子。

今兒晚上瞧著是有魚頭湯喝了,她請賣魚的給她把魚提回家,順便又買了兩塊大豆腐,一捆青菜,十幾個芋頭。

這時候,顧應全夫婦也買了麵粉回來了。

顧應全立刻開始收拾青魚。

顧春芽去院子裏看了看,顧明瑞與楊穀祥此時也差不多把棚架搭好了,擠滿了大半個院子。

等到邱直一來,他們三人便開始做青魚麵。

一直忙到天黑,才把魚麵做好,放置在棚架上,最頂層蓋好油布,以防下雨。

幸好第二日仍是晴天,幾天下來,魚麵便曬好了,他們又做了新的魚麵接著曬。

終於到了開鋪的時候。

看著黑底金字,寫著明春食坊四個大字的匾額掛上去的時候,顧春芽微微笑起來。

這裏將是她事業的第二個起點!

然而,舞獅的也舞過了,鞭炮也放過了,隔壁幾家鋪子的掌櫃也來恭賀過了,鋪子又恢複了冷清。

門可羅雀。

到底是一點名聲都沒有的,又沒有左鄰右舍,相熟的人來撐場麵,第一日哪裏來的什麼熱鬧?

顧應全有些焦急,在門口東張西望,看到來往的路人,甚至去相邀,那些人隻當是幹什麼的,反而驚得快步走了。

顧明瑞看不下去,把他拉回來,“別擔心,他們隻是沒嚐過,以後有得是時間呢,咱們又不是急於一兩天。”

“我怕春芽急呢。”顧應全小聲道,“在鎮上,多少人來吃,結果來這裏,一個人都沒有。”

“她哪兒急,我看她好得很。”顧明瑞笑起來,問坐在凳子上發呆的顧春芽,“春芽,你怕不怕,看樣子今兒不會有什麼生意了。”

顧春芽抬起頭,“怕什麼,少吃一頓,他們少一頓口福。”

言辭間是要溢出來的自信,甚至可以說成是自傲。

顧應全放心了,閨女一點不著急那就好,他拿起桌上的抹布把桌麵又一張張擦了個遍,擦的亮堂堂的,一塵不染。

門外終於有人來了。

右邊一人穿了件淡青色的直裰,頭戴白玉簪,風姿卓越,旁邊立著兩位公子,也是玉樹臨風,這三人一出現,就好像一道美妙的風景,路人都不由得放慢了腳步。

已經有人叫出來,“這不是知縣大人的公子嗎?”

“咦,這是周舉人?”

那兩位公子微微而笑。

顧明瑞已經認出是誰,招呼道,“齊二公子。”

齊良容並不急於進來,而是向他們介紹,“這是張公子,這是周公子。”

顧明瑞客氣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