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方茹有些擔心,聽說後,提醒顧春芽道,“不知你到時候嫁了過去,齊家可會要求些什麼。”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齊家對他們家的殷勤。
但凡是這樣,總是有所圖的。
顧春芽自然也知道。
可最近來求娶的哪一家不是這樣?若是有好的,楊氏也不會急著要她嫁給齊良容,總是沒有更好的了。
顧春芽問她意見,“那大嫂怎麼看呢?”
方茹仔細瞧著她,“你是真喜歡他們家二公子?”
顧春芽想了想,點點頭,“他人不錯,我是願意同他一起生活的,不過大嫂說齊家,其實我也有些顧慮,才同娘說就是來提親也不要把日子定的太前,我也總有些猶豫。”
方茹一歎,忍不住道,“我到底也沒看出來,小景哪裏不如他。”
她還在耿耿於懷那件事。
顧春芽認真道,“小景走的是仕途,不管現在將來我都幫不了他,他需要的應該是一個世家小姐,我呢,我需要的是一個同我一起做好事業的丈夫,也許我也自私些罷,我不想隨他總是換地方。”她微微歎息,“可小景這麼好的人,也許他會遷就我,我怕我到最後隻會耽誤了他的前程。”
她很清楚自己的性格,方景要是與她在一起,隻怕會犧牲太多。
可她為方景就不知道願意付出多少了。
更何況,方景與她從小長大,少了太多的神秘性,要喜歡上他有點兒難,還不如快刀斬亂麻。
方茹聽她一番分析,想了想道,“你說得是真心話,我懂了。”又歎氣道,“小景現今雖在京城,以後倒真不知會調往何處。”
語氣裏隱隱有擔憂。
要是不好,調往邊遠地區當什麼縣丞,知縣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他們沒有什麼好的家世。
“這條路是有些艱難的,可小景哥自己總能克服好。”顧春芽安慰她。
過不了幾日,顧應華來了蘇縣,一同前來的還有柳氏。
“原先你唐大叔也要陪我來,但我擔心小安一個人在家,正好顧三弟來找,我就同他來了。”柳氏說道。
原來顧應華得了消息,就要來蘇縣,走之前去問唐達他們大房具體的地址,正好柳氏聽到,就說也想來一趟,兩個人就順便一起,也好有個照應。
反正怎麼也算親戚,旁人不會說閑話的。
顧應華卻一見周氏就要開罵,要不是楊氏勸著,不知道得把周氏罵成什麼樣。
周氏傷心的哭。
等到顧應華平靜下來,顧應全夫婦才好好跟他講話。
“弟妹也是擔心明鑫,覺得這個兒媳婦挑的不好,才帶著他出走的,你也不要罵她了,她做娘的總歸在兒子身上花的心思多一些。這次做法是有點兒不對,可你也得體諒她的心情。”楊氏苦口婆心。
顧應華為人是好的,就是大大咧咧,沒心沒肺了一點。
他還是不以為然,“大嫂,也就她多事,娶誰不一樣麼,也不是多差的姑娘。”
顧春芽聽到這話也是搖頭。
看來這三叔也真是隨便啊,怪不得徐氏在家裏這般作為,他都能看得下去,也是神經大條到一定程度了。
自己兒子的終身大事,居然都不花點兒心思。
顧應全這時以大哥的態度說道,“明鑫好歹也是我侄子,我就說下我的看法,明鑫現在學木匠學得不錯,將來肯定是個大師傅,人也老實,這麼大,從沒有惹過事的,要我說,鎮上應該好些人家的姑娘都願意嫁罷?你就不能同爹娘說說,重新考慮一下?這兒媳婦也很重要的,以後可是跟明鑫過一輩子的人。”
他表現的很嚴肅,顧應華總算聽進去了一點,可他又皺起眉頭,“都定好了,怎麼說,大哥你不是不知道娘,哎,跟她說話太煩,炒的你頭疼。”
“頭疼你就不去講了?以後明鑫要是娶個不好的,成天的吵架,你更是頭疼!”楊氏最後說道,“咱們也言盡於此,你要不聽也算了,到底是你的兒子。”
顧應華才點點頭,“好罷,讓我想想。”
周氏見他們出來,忙上去詢問。
“應該會答應的,三弟又不像二弟。”
周氏歎口氣,“你們也見到他那麼凶了,我就怕他還是不聽,那我同他回去,隻怕明鑫還得娶小翠。”說著看了看楊氏,都有些羨慕她能嫁給顧應全這樣的人了。
雖然老實,可聽娘子的話啊,這比什麼都來得好。
楊氏安撫道,“他還是擔心你們的,也不糊塗,我叫人帶話給他,他這不就來了麼。也沒有提到公爹婆婆,應該是沒同他們講,要不是心裏沒你們娘兒倆,肯定就不是這樣的了。”
真要糊塗的,隻怕還帶著徐氏一起來,把他們家給鬧翻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