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日,王清要走了,顧春芽三個師兄痛哭流涕,弄得好像生離死別一樣,被王清狠狠罵了一通後,才收了眼淚。
王清說他已經收了關門弟子,叫陸采石三個也各自再去找幾個徒弟,好讓他們這一派的手藝發揚光大,還說叫他們與顧春芽好好做生意,等到他回來,希望見到他們都已經成家立業。
三個人都應了。
王清便走了,一個人走的,執意叫他們不要相送。
顧春芽知道一定有人在哪裏等著王清,然後會送他去京城。
陸采石三個雖然有疑問,可王清隻要不說,他們都不會去追問的。
所以,這件事便隻有她一個人知曉。
王清走後,她那三個師兄都有些無精打采,顧春芽隻得時不時提一下王清的心願,他們才開始慢慢振奮起來。
顧春芽現在除了跟陸采石學習那些菜式外,又把很多心思重新放回了明春食坊。
現在的明春食坊可說是一家飯館,除了賣麵食,還賣飯菜,這與顧春芽的初衷完全背離,因為這樣發展下去,絕對是會成為一家酒樓的。
而她,要不是遇見王清,她的拿手好戲隻在於麵食點心,這食坊發展的最終結果隻會是大型早茶廳或者點心鋪。
她現在需要重新再整理下思路。
就在這時候,楊穀祥與楊桃花來了。
他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鍾英在下個月要成親了。
眾人自然很高興,楊氏問起楊桃花的打算,她的意思是,希望楊桃花一家什麼時候也搬來蘇縣。
楊桃花倒還沒有這個想法。
一來,鍾英成親肯定要花去一大筆錢,若是搬來,勢必要在蘇縣買個大院子,他們手頭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錢。二來,是鍾英自己也不肯來。
他希望自己能再積累些經驗,省得過來了還得拖累他們家。
聽起來這外甥跟自己的妹妹一樣,都是很有骨氣的,楊氏就笑了,“既然你們都想得很明白了,我也不說了,你們過得好就行了。”又叫楊桃花多住幾天。
柳氏也道,“我到時候跟你們一起回去。”
柳氏過來也有一段時間了,這會兒也想念她相公跟小兒子了。
楊桃花連說好。
楊氏想起顧明鑫的事情,與他們說了一遍後,問道,“你們可聽說了這件事沒?明鑫後來定親了嗎?”
楊桃花跟楊穀祥互相看一眼。
楊穀祥歎一聲,“聽說了,吵得大呢,你三弟一家現在搬出去住了,你三弟妹抹脖子上吊要死在屋裏,親家能不給麼……”
他還沒說完,楊桃花道,“哪裏給了,都差點死了,大姐,你那婆婆心可硬呢,真要看她死,要不是明鑫去找他爹回來,可不是要出人命了!後來你三弟就發火了,不同意這門親事,跟你婆婆大鬧了一場,直接就搬出來了,你公爹也拿他沒辦法,這現在弄得也不知道算不算分家。”
楊氏聽得目瞪口呆,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不過這門親事既然沒有成,總是好事。
楊桃花說完這個便問起顧春芽。
現在自個兒的兒子都要成親了,顧春芽這個年紀,怎麼也該定下來了罷?
誰知道楊氏說還沒有。
楊桃花不免吃驚。
誰料到,第二日就有媒人上門。
媒人是齊家派來的,齊良容總是齊家的兒子,雖然與齊太太鬧矛盾,總不至於就不回家了,他一回家,齊太太就叫媒人來提親了。
可想而知,那媒人吃了個閉門羹,一說是齊家的,楊氏猛地就把門關上了。
媒人收了齊太太的定金,心知這親事說成了,必定有重謝,便也不肯走,把門拍的啪啪響,說齊家的種種好處,又把齊二公子說的天上有地下無。
楊桃花聽得直咂舌。
“大姐怎麼也不考慮考慮?”
楊氏歎口氣,“你還不曉得,那齊太太可壞呢!”一邊就對那媒人大聲道,“你在我這裏再怎麼說也是沒有用的,回去告訴齊太太,我瞎了眼睛相信她!”
這話很有怨氣,媒人一聽,趕緊走了。
兩家都結怨了,怎麼說得成好事?
齊太太本來以為就算楊氏不會一口答應,至少也不會直接拒絕的,以為有七成的把握,結果媒人回來,把話一說,齊太太驚呆了。
這世上原沒有不透風的牆,她做的事情竟然被楊氏知道了!
齊太太差點一個倒仰,開始後悔自己太過急躁,隻要再忍一忍指不定就行了,何必要出險招?
她忙把齊良容叫過來商量。
“你看怎麼辦才好?”
齊良容聽完心就沉了。
這種醜事被對方知道,哪裏還會願意再相信他們?他憤怒道,“我早說了,叫娘不要這麼做,如今悔之晚矣!”
齊太太著急道,“我哪裏知道會傳出去,肯定是家裏哪個不長眼的去胡說的,要被我曉得,不剝了他們的皮!”又勸齊良容,“我也是為你好,夜長夢多啊,哎,現在已經這樣了,說這些也沒有用,不過我看春芽是喜歡你的,要不你去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