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戰爭指法國、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等國家為爭奪意大利而進行的封建戰爭。後轉變為法西兩國爭奪歐洲霸權的戰爭。
這些戰爭主要發生在意大利的領土上。意大利政治上的分裂狀態和境內各國之間的內訌使列強的侵略計劃易於得逞。意大利戰爭分為3個時期。
第一時期主要是法國爭奪那不勒斯王國。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一世死後,作為安茹王朝繼承人的法王查理八世宣布有權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領地。
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領兵越過阿爾卑斯山,向那不勒斯前進。在阿斯提地區的皮埃蒙特部隊加入查理八世的部隊。法國陸軍的行動得到本國艦隊的保障。
北意大利和中意大利各國對查理八世沒有積極進行抵抗,法軍得以穿過羅馬全境。
1495年1月,查理八世得到了羅馬教皇任命他為那不勒斯國王的授職書,2月23日,查理八世進入那不勒斯。法軍的掠奪和暴行,以及實行新的捐稅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憤慨。意大利各國首腦害怕法國勢力強大,也擔心發生全麵起義,遂於1495年3月建立了“神聖同盟”,以便把法國人逐出意大利。
參加這一同盟的有威尼斯、米蘭和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和西班牙國王亞拉岡的斐迪南二世也加入這一同盟。
1495年7月6日,法軍在福爾諾沃與“神聖同盟”軍交戰,遭到失敗。
1495年12月,法軍好容易才由南向北撤至北部。1496年12月,法國從那不勒斯王國領土上撤退。
1499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二世繼承前國王的政策,遠征米蘭公國。路易十二世在1499~1500年的一係列作戰中,多次獲勝,占領了米蘭和倫巴第。
1501~1502年,根據條約規定,法國和西班牙軍隊占領了那不勒斯王國。
但1503年春,法西之間由於一些有爭議的地區的歸屬問題爆發了戰爭。在加裏利亞河畔交戰,西軍取得了勝利,法國被迫放棄對那不勒斯王國的要求。那不勒斯王國淪為西班牙的領地。
第二時期是堪布來同盟向威尼斯共和國發動了戰爭。佛羅倫薩、斐拉拉、曼圖亞以及其他意大利國家也加入了堪布來同盟。
1509年4月,羅馬教皇對威尼斯下達命令,禁止做禮拜和舉行宗教儀式。
1509年春,法國開始對威尼斯作戰,占領了它的倫巴第領地,1509年5月14日,在安亞傑洛附近法國又取得了對威尼斯人的重大勝利。法國勢力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加強導致了力量的重新組合。
1511年10月,威尼斯、羅馬教皇、西班牙、英國和瑞士各州訂立同盟,目的是要把法國侵略者逐出意大利。路易十二世得知這一情況後,命令在意大利的法軍統帥富瓦轉入進攻。
法軍向臘萬納進發,企圖奪取該城。卡爾當總督率領西班牙軍隊前來增援臘萬納守軍。雙方在臘萬納交戰,西軍被擊潰。由於政治形勢的變化,法國沒能把戰術上的勝利發展為戰略上的勝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法軍中召回了應募兵,而瑞士雇傭兵則投向了威尼斯部隊。
在這種情況下,法軍被迫開始退卻,1512年年底放棄了倫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