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步步為贏算成本(1 / 3)

企業的發展要看著重所體現出的兩大特點,一個是穩步;另一個是快速。穩步發展是前提,穩打穩賺,步步為贏!穩打穩賺的特點就是計算成本,算清經濟賬,企業的重要核心就是提高經濟效率,獲取價值財富。不計成本,虧本倒貼的經營方式必然會導致企業財政經濟上的緊縮。

所以要想發展一個企業,那就必須得學會算經濟賬,而且要學會把其他賬目比如政治賬、人事賬等轉換折合成經濟賬!弄清企業成本,預估經營利潤,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地規劃企業的經營。小打小算也絕非所以小家子氣,反而是一種理智為先、緊抓細節的表現。因此不是一個非常吝嗇的高人才去掂量著自個兒的成本,而是作為一個企業領導決策者應該去幹的任務,這樣企業才不會虧損頹廢!

後勤部長張萬和就曾罵過李雲龍:“你狗日的就不像是個當兵的,是他娘的商人。”一九四二年的秋天,獨立團時聚時散,在晉西北越混越壯。在山西呆久了,李雲龍也不自覺地學了一些山西土財主做賣賣時的摳勁兒,在打戰之前就先算計一下自己的本錢,有便宜就幹,沒便宜說破大天也不幹,隻能占便宜決不能吃虧。他在召集全團排以上的幹部開會時是這麼說的:“全團幹部從我開始都要端正好態度,放下正規軍的架子,隻當自己是……是什麼呢?對,隻當自己是嘯聚山林的山大王。山大王是怎麼個活法呢?是大腕喝酒,大塊吃肉,論稱分金銀。那酒肉和金銀是怎麼來的?對了,是搶來的。不搶能叫山大王嗎?他鬼子漢奸有的,咱們就得有,沒有就搶他娘的。原則隻有一個,隻能占便宜不許吃虧。賠本的買賣咱不賣。反正就是槍一響,你多少也得給老子撈點東西回來。我這個人不擇食,什麼都要,吃的穿的、槍、炮、彈藥,弄多了,我不嫌多,弄少了我不高興,要是什麼都沒弄著那我就要罵娘了。”

所以就在後來的作戰生涯當中,李雲龍就把戰場當做了商場來幹。在山本一木的特工隊偷襲李雲龍團部的一戰中,李雲龍同和尚都發現了這夥敵人,他兩正守在路兩側等著呢。有實踐經驗的老兵打起戰來從不咋咋忽忽,倒像是吝嗇的商人一樣,在仔細算計著雙方本錢之間的懸殊,怎樣才能用自己有限的本錢去換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他們見自己的哨兵被打倒之後絕不會勃然大怒的撲過去替戰友報仇,而是連眉頭都沒動一下。哨兵已完成了自己的職責,下麵該輪到他們盡職責了。打戰嘛,要是死幾個人就大哭大喊的要報仇,這戰就沒法打了,隻有初生茅廬的新兵蛋子才會這麼幹。李雲龍曾就訓過他的部下:“告訴你的戰士,見到敵人再開火,少用連發,多用單發或點射。敵人多了就用手榴彈招呼,看不見就靜等著,敵人的火力再猛也別理他。他娘的,等打完了仗老子要收拾一下你們的連長,這個笨蛋是怎麼訓兵的,用起子彈來個個都像的土財主!就抗戰那會兒,老子的團也算是主力了,每個人才合五發子彈的,照樣敢打攻堅戰。哪像你們這些敗家子,連敵人的麵還沒見著呢,兩梭子子彈都全他娘的打出去啦”。

戰場如商場,打戰似經商,這都要計算出自個的成本來才去幹,根據自己的成本量入為出。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同國民黨的部隊相比,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質量相比(尤其是數量上),都不是同一個級別的。八路軍由於成本有限,所以脫離了正麵戰場,進行敵後抗戰。讓大哥國民黨部隊在正麵撐住,小弟我跑到鬼子後麵捅幾刀,放點冷槍,所以一向被正規軍所看不起的遊擊戰之威力也漸漸顯露出來了。當然,從付出的成本上來看,正麵戰場的國民黨要大的多!楚雲飛上校和蔣委員長的觀點一樣,對八路軍有些成見,認為八路軍不服從國民政府委員會的命令,擅自脫離正麵戰場,以挺進敵後進行遊擊戰為名保存實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