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薑文凱,許浩,王誌光.江蘇省3~69歲居民體質現狀綜合分析[J].體育與科學,2002,23(2):56~59
34.江崇民.1997年中國成年人體質監測結果報告[J].體育文史,1998,(4):1,64
35.周捷,歐秀全,陳誌駒.服裝號型標準的應用研究[J].絲綢,2006,1
36.羅仕鑒,朱上上,孫守遷.人體測量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人類工效學,2002,(6):31~34
37.孟靈靈,吳誌明.服裝人體測量技術[J].江蘇絲綢,2005,(4):3~6
38.甘應進,孟爽,王強.人體計測的發展[J].天津紡織科技,2005,(3)46~48
39.張穎,鄒奉元.三維人體測量技術的原理及應用[J].浙江工程學院學報,2003,20(4):310~314
40.方方,張渭源.一種新興的測量技術—3D人體掃描係統[J].紡織導報,2003,(2):34~37
41.李明菊.基於人體測量技術的服裝定製工業化生產[J].中國紡織大學報,2000,26(4):107~109
42.王祺明,張渭源.服裝人體測量的方式比較研究[J].四川絲綢,2007(1)
43.夏鵬澤.服裝用標準人體模型的研製與人體測量[J].服裝科技,1999,37(6)
44.張祖芳,張家銘.標準人台研製與成衣工業[J].紡織學報,1994,15(5):237~240
45.趙欲曉.淺談人體計測的發展[J].服裝設計師,2002(2):128
46.俞泳濤.中國軍人體型特征分析及基準人體模型的研製.東華大學碩士畢業生論文,2002
47.K.P.Simmons,王祺明譯.基於應用潛力的三維身體掃描儀的比較[J].國外紡織技術,2002(7):35~38
48.方方.人體測量標準的研究[J].東華大學學報,2005.1:132~138
49.李雯雯,張文斌,服裝人體計測的發展方向.2001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服裝論壇論文集,2001:105~107
50.羅仕鑒,朱上上,孫守遷.人體測量技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人類工效學,2002
51.[日]小竹美香,陳東生,山田智子.男性用スつツ上衣の著心地と被服について,日本家政學會第53回大會研究發表要旨集,2001,193~197
52.陳東生.服裝壓與舒適性的關係[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02,23(8)
53.陳煥祺.防化服發展方向的思考[J].防化研究,2003(4):51~54
54.端木琳.從服裝人體工效學原理淺談職業防護服裝的設計[J].中國個體防護裝備,2004,(3):33~34
55.吳衛剛.勞動防護服與功效設計[J].天津工業大學學報,2001(6):69~72
56.唐虹.防化服結構和縫製工藝優化設計研究[J].中國個體防護裝備,2007,(3)
57.諶玉紅.熱環境下人體穿著熱濕舒適性研究[J].人類工效學,2005,(1)
58.王瓊,飛行員配穿兩種囊式抗荷服在不同環境溫度和代謝水平時的熱應激[J].解放軍預防醫學,2003,21(4)
59.吳衛剛.談職業服設計思路[J].鄭州紡織工學院學報,19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