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綜合分析——分析無極限(1 / 3)

1.奇妙的加法

有一天,放學回家後,敏敏在做一道這樣的題:把l、2、3、4、5、6、7這七個數字按順序寫出來,然後在不改變數字順序的情況下,添幾個加號,在哪裏添加,才能使這幾個數字相加的和為100呢?

敏敏一直思考著這道題,在草稿紙上反複地算著,草稿紙都用了好幾張了,卻怎麼也不能做到使它們的和為100。這個時候,敏敏的哥哥也放學回家了,當他看到敏敏那愁眉緊鎖的樣子時,就知道敏敏一定是被某個問題難住了。於是,便朝敏敏走了過來。隻見他看完題之後,稍微思索了片刻,很快就將題給解出來了。

你知道敏敏的哥哥是怎麼解出這道題的嗎?

再接再厲:敏敏的哥哥在這七個數字間隻添加了四個加號就輕鬆地解出了這道題,即:1+2+34+56+7=100。

2.天平

在天平的兩邊盤子裏各放上一隻一模一樣的水桶,兩隻水桶都盛滿清水,不同的是有一隻水桶裏的水上麵浮著一塊木塊。那麼,天平的哪一邊要向下落呢?

果果曾經把這個問題問過許多同學,卻得到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同學說有木塊的那一邊一定向下落,因為“桶裏除水之外還多了一塊木塊”。另外一些同學卻提出相反的意見,他們認為應該是沒有木塊的那一邊落下去,“因為水比木塊更重”。

究竟天平的哪一邊會向下落呢?

再接再厲:哪一邊都不會向下落,兩邊一樣重。在有木塊的水桶裏,雖然水要比沒有木塊的水桶裏的少一些,但因為那塊浮著的木塊要排去一些水,而木塊的重量就等於此木塊浸在水裏的部分體積所排出水的重量,所以,它們一樣重。天平的任何一邊都不會向下落。

3.莎翁取幣

莎士比亞是世界著名作家,馬克思曾稱他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被人們尊稱為“莎翁”。但是在當時的社會,莎士比亞在受到人們擁護和愛戴的同時,也受到了某些人的嘲諷。

有一次,莎士比亞受邀請參加了一個宴會,在宴會上,有一個商人想當著眾人的麵讓莎士比亞出醜。他向莎士比亞喊道:“人們都在讚揚你,不要以為你自己有多麼了不起,我看你的智力也平常得很,不信咱們試試!”

莎士比亞知道對方是想奚落自己,但為了維護自己的聲譽,他便答應了。於是那個商人就吩咐仆人提來半桶葡萄酒,輕輕在酒麵上平放了一塊硬幣。硬幣浮在酒麵上一動也不動。那個商人對莎士比亞說:“不準向桶內吹氣,不準向桶裏扔石頭之類的物體,也不準用東西撥弄硬幣,更不準左右搖晃酒桶,請問莎士比亞先生,您能在桶邊口把硬幣取到手嗎?”

許多在場的客人見了直搖頭,都認為沒有辦法可以把硬幣取到手。

但是,莎士比亞想了一會兒,就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將這個難題解決了。

莎士比亞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呢?

再接再厲:莎士比亞想到的好辦法是叫人再拿半桶酒,順著有硬幣的桶慢慢地往裏倒酒,等到桶裏的酒滿後,硬幣就自動浮到桶邊,隨著溢出的酒流出來,莎士比亞伸手便把硬幣拿到了手中。

4.判官斷案

從前,有一個縣太爺,秉公執法,慎重辦案,並且從來沒有過冤假錯案。人們都稱他為“鐵判官”。一天,鐵判官審理完一件偷盜案,剛要退堂,差役來報,說門外有個商人前來告狀。

“喚他進來。”鐵判官道。

此人一進縣衙的大堂,就忙著向鐵判官叩拜。鐵判官仔細打量來人,見是一個白麵黑須,衣冠整齊的中年人,就問:“你有何事?”

“回稟大人,小人田富貴,在城東開布店。去年,我的鄰居也就是開木匠鋪的孫仲因手頭拮據,曾到我的布店裏向我借錢,說好半年還清。可小人今天向他討取,不想那孫仲拒不承認此事,還用汙言穢語罵我。望大人明斷,替小人追回銀兩。”

“你借給他多少銀兩?”

“500兩銀子。”

“借據可帶來?”

“在這兒。”田富貴從懷中掏出一紙呈上。

鐵判官接過一看,見借據寫得明明白白,借貸雙方落款清楚,而且還有兩個證人的簽名。鐵判官抬起頭問:“這證人韓旺和錢順今在何處?”“我把他們請來了,現在門外。”“喚他們進來。”

韓旺四十來歲,又矮又瘦,留著山羊胡。錢順是個肥頭大耳的中年漢子。報完名,鐵判官用犀利的目光逼視著這兩個人,問:“你們靠什麼為生?”

韓旺回答:“小人靠給別人抄抄寫寫為生。”“小人開豬肉鋪。”錢順甕聲甕氣地說。鐵判官喚過差人:“傳木匠鋪孫仲到案。”不一會兒,孫仲帶到。鐵判官問:“孫仲,你向田富貴借錢,可有此事?”孫仲說:“回大人話,絕無此事!”

“此張借據上的簽名可是你親筆所寫?”鐵判官朝他舉起那張借據。孫仲道:“根本就無此借貸之事,我怎會在上麵簽名。”“來人,紙筆侍候。命你寫上自己的姓名。”鐵判官說。孫仲寫好自己的名字,呈上。鐵判官將借據拿起一對,兩個簽名分毫不差。鐵判官此時感到十分驚訝,心想:難道此借據是真的?可是孫仲這麼痛快答應寫字簽名,豈不等於在證實自己有罪嗎?鐵判官猛然偷眼一看原告和證人,見三人沾沾自喜。心裏一愣,突然有了一個好辦法,終於將假冒簽名者找了出來。

你知道鐵判官想的是什麼辦法嗎?

再接再厲:鐵判官吩咐差役將紙筆分給原告田富貴、證人韓旺和錢順,說:“你們三人分開站好。孫仲借錢時間是上午還是下午或是晚上,寫在紙上,不得交頭接耳!”這一下,田富貴、韓旺、錢順愕然失色,拿著紙不知如何下筆。鐵判官劍一樣的目光冷冷地注視著他們。片刻之後,田富貴、韓旺、錢順沉不住氣了,都撲通一下跪在了地上,不住地磕頭。原來,田富貴、韓旺、錢順三人妒恨孫仲買賣興隆,於是合計坑害他。由韓旺仿照孫仲的手筆,在一張假借據上署了名。

5.偵探與大盜

這年冬天寒流來襲的一天,女盜梅姑應劉偵探之邀來到偵探事務所。一進屋,見到屋子中間擺著三個新型的保險櫃,她感到有些吃驚。這是三個完全一樣的保險櫃。

“噢,梅姑,你來得正好。都說你是開保險櫃的巧手,那麼現在我請你在10分鍾之內,不許用電鑽和煤氣燈打開這三個保險櫃,你能做到嗎?”劉偵探問道。

“三個總共用10分鍾嗎?”

“不,一個用10分鍾。”

“要是這樣的話,沒什麼問題。”梅姑很自信地說。

“請問一下,這保險櫃裏麵裝的是什麼?”

“裏麵是空的。”

“噢?”

“實際上,這是一家保險櫃生產廠準備在今春上市的新產品,並計劃推出這樣的廣告宣傳詞:‘連神俠女盜梅姑也望塵莫及的產品’。為了慎重起見,保險櫃生產廠家特地委托我請你來給試驗一下,並且提出無論成功與否,都要用攝像機把你的開啟過程攝錄下來送交廠方。”

劉偵探開始安裝攝像機的三腳架。

“還沒有我打不開的保險櫃呢,可如果10分鍾內打開了怎麼說?”梅姑問劉偵探。

“如果10分鍾內打開了,就可以得到廠家一筆可觀的酬金。你還是快幹吧,我用這個沙漏給你計時。”

劉偵探把一個沙漏倒放在保險櫃上麵。梅姑馬上開始行動。她將聽診器貼在保險櫃的密碼盤上,慢慢撥動著號碼,以便通過微弱的手感找出保險櫃的密碼。

1分鍾、2分鍾、3分鍾……沙漏裏的沙子在靜靜地往下流。

“梅姑小姐,已經9分鍾了,還沒打開嗎?隻剩最後一分鍾。”

“別急嘛,新型保險櫃,指尖對它還不熟悉。”

梅姑瞥了一眼沙漏,全神貫注在指尖上,終於找出了密碼。因為是6位數的複雜組合,所以多費了些功夫。

“好啦,開了。”梅姑打開保險櫃時,沙漏裏的沙子還差一點兒就全漏到下麵去了。

“可真不賴,正好在10分鍾之內。那麼再開第二個吧。不過,號碼與方才的可不同啊。”劉偵探邊說邊把沙漏倒了過來。

第二個保險櫃,梅姑也在規定的時間內打開了。沙漏上邊玻璃瓶中的沙子還有好多呢。

“真是個能工巧匠啊,趁著興頭,接著開第三個吧。”

“如果是一樣的保險櫃,再開幾個也是一樣。”

“但三個保險櫃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打開,否則你就拿不到酬金。實話告訴你吧,酬金就在第三個保險櫃裏麵。”

“那好,請你把爐火再調旺些,這麼冷手都麻木了,手感遲鈍了。”梅姑說。

劉偵探趕緊將煤油爐上的火苗往大處調了調,並把爐子挪到了保險櫃的前麵。梅姑把手放在爐火上,烤了烤指尖。

“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開始吧。”劉偵探將沙漏一倒過來,梅姑就接著開第三個保險櫃。

然而,這次沙漏中的沙子都流到了下麵,10分鍾已過,但保險櫃還沒有打開。

“梅姑,10分鍾已經過了呀。”

“怪了,怎麼會打不開呢,可……”梅姑瞥了一眼煤油爐旁的沙漏。

“劉偵探,這個保險櫃沒做什麼手腳吧?”

梅姑有些焦急,額頭上沁出了汗珠,可依然聚精會神地開鎖。大約過了一分鍾,她終於把保險櫃打開了。櫃中放著一個裝有酬金的信封。

“這就怪了,與前兩次都是一樣的幹法,這次怎麼會慢了呢?”她歪著頭,感到有些納悶兒。忽然,她注意到了什麼,“我差一點兒就被你蒙騙了,我是在規定時間內打開的保險櫃,酬金該歸我了!”

“哈哈哈,還是被你看出來了,真不愧是神俠女盜啊,還真的是騙不了你。”劉偵探乖乖地將酬金交給了梅姑。

那麼,劉偵探是怎麼做的手腳呢?

再接再厲:劉偵探借機故意把沙漏放到了煤油爐旁。因為煤油爐發出的熱量使得沙漏的玻璃膨脹,漏沙子的窟窿也隨之變大。這樣,沙子下落的速度就會加快,所以,即便上部玻璃瓶的沙子全部落到下麵,其實也用不到10分鍾。

6.巧用玻璃球

小王是一家水泥廠化驗室的化驗員。一天,在做水泥樣本檢測的時候,化驗室裏的硝酸用完了。班長對小王說:“小王,你趕緊去庫房領5升硝酸回來。”接著開了領取5升硝酸的領料單給小王,催他快去。小王接過單子心想:這次終於輪到我倒黴了,每次都不讓領整瓶的,也不知道以前的工作人員是怎麼領來的,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這時,班長扭頭看見了還在發呆的小王,於是大喊:“小王,怎麼還不快去?急等著用呢!”

沒辦法,小王隻好去了庫房,庫房的工作人員見單子上寫的是硝酸5升,當然不會讓他拿走整瓶的。庫房的工作人員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他們讓小王自己想辦法解決。小王發現庫房裏隻剩下一瓶開了蓋的硝酸,而且瓶子上隻有5升和10升兩個刻度,從液麵的高度來看,裏麵大約還有8升的硝酸。而庫房裏其他的空瓶子都不帶刻度。不過,庫房裏倒是散放著不少閑置的玻璃球。小王想:這個庫房連合適的量具和器皿都沒有,早就該報廢了。但抱怨歸抱怨,可硝酸還是要領的。不然回去怎麼交差?經過思索,皇天不負有心人,小王最終順利地領取了自己所需要的5升硝酸。

小王究竟采用了什麼方法而取得了這難得的5升硝酸呢?

再接再厲:其實方法很簡單,把玻璃球放進裝有硝酸的瓶子裏,使硝酸的液麵上升到10升的刻度,然後往空瓶子中倒硝酸,當液麵下降至5升刻度處即可。

7.過獨木橋

有一個農民老伯挑著扁擔,吊著兩個竹筐從集市上往家趕,他賣完了貨物心裏高興,現在挑著空了的竹筐,很是輕鬆。

當他回到一座隻能通過一個人的獨木橋的中間時,從對麵過來一個男孩,老伯本想退回去的,以便讓小男孩先過橋,可是回頭一看,不好。因為身後又過來一個小女孩,她同樣也快要走到他的跟前了。

這可怎麼辦?農民老伯稍微想了一下,哦,有了!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讓他自己和兩個孩子誰也不用退回去就能順利過橋。

這位農民老伯究竟想了什麼辦法讓他自己和兩個孩子誰也不用退回去就能順利過橋呢?

再接再厲:這位農民老伯是這樣做的,他讓兩個孩子分別坐進他扁擔下麵的兩個筐子裏,然後他自己把扁擔從右肩換到左肩上,這樣一來,竹筐就前後換了位置,兩個孩子就順利過橋了。然後,他自己再把扁擔從左肩換回右肩,繼續過自己的橋。

8.弟弟的答案

很久以前,有兄弟二人合種一塊稻田,等到水稻成熟的時候,哥哥竟把大部分收成據為己有,弟弟覺得哥哥實在是太貪心了,於是便與哥哥爭論了起來。誰料二人爭得麵紅耳赤時,國王恰好從這裏路過。

國王恰好也聽到了他們爭論的內容,對其中的緣由也知道了個大概。於是,國王便對兄弟二人說道:“現在,我問你們兄弟三個問題,如果誰能夠把這三個問題回答得好,那麼我就會把全部的稻米都裁決給誰。這三個問題是: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最肥?什麼最快?什麼最可親?你們明天可以把答案告訴我。”

第二天,兄弟二人再次見到國王的時候,哥哥給出的答案是:最肥的是自家養的豬,最快的是自家跑的馬,而最可親的則是自己的老婆。而弟弟給出的答案讓國王感到十分滿意,最終國王裁決把所有的稻米都給了他。

你知道弟弟究竟是怎樣回答這三個問題的嗎?

再接再厲:弟弟的回答是:“世界上最肥的是土地,因為它能生長出萬物;最快的是人的態度,因為它的變化比什麼都快;最可親的是自己的國王,因為他善待自己的子民,就像父母對待兒女一樣。”

9.農夫過河

有一位農夫要過河,他帶了一隻狗、一隻兔子和一棵白菜。而在河邊,隻有一條很小的舊船,這船太小了,以至於農夫每次隻能帶其中的一樣東西上船,不然就會有沉船的危險。可是,農夫如果把菜帶上船的話,調皮的狗就會欺負膽小的兔子,而如果把狗帶上船的話,貪吃的兔子會把白菜吃掉。這可怎麼辦呢?於是發愁的農夫坐在河邊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好的辦法。

農夫是怎麼做到既把所帶的東西全部運過河,又不出現狗欺負兔子或者兔子吃白菜的呢?

再接再厲:農夫是這麼做的:第一步,農夫先把兔子運到對岸,然後空手回來;第二步,農夫把狗運到對岸,把兔子再帶回來;第三步,農夫把兔子留下,帶菜到對岸,農夫空手回來。最後,農夫帶兔子到對岸。這樣三件東西都帶過河去了,一件也沒有遭受損失。

10.國外來信

小明收到一位朋友從國外發回來的信,信的內容是這樣的:“今天是我們來到以色列的第五天,我們去了它和約旦接壤的國界附近,那裏有一個湖,湖水很清澈,於是我們就在那裏的湖中痛快地遊了一次泳。這遊泳的感覺真是太棒了!以前,大家一直嘲笑我是一個不會下水的旱鴨子,可這一次,我發現我的表現實在是超乎尋常的棒。我突然發現遊泳真的是一種享受。在湖水裏,我既能夠遊自由泳,也能夠遊仰泳。而當我伸展我的四肢,自由地浮在水麵上仰望藍天和白雲時,我覺得自己簡直像是進了天堂。而當我吸一口氣潛入水下時,感覺也很爽,事後我才知道,我的那一下潛水,深度竟然達到了海平麵以下390米,告訴你,我可是沒有使用任何的潛水工具喲。說了這麼多,你可能認為我是在撒謊,但我不得不說,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千真萬確的喲,隻不過,遊泳之後皮膚感到很粗糙罷了……”

讀了這封信後,小明覺得他的朋友要麼是在吹牛,要麼是在編故事開玩笑。那麼,他說的真的是無稽之談嗎?

再接再厲:事實上,小明的朋友沒有吹牛,因為他遊的是著名的死海。因為死海的水中所含的鹽分很高,大約是一般海水的7倍,因此浮力很大,大到人在水中根本就不會下沉的程度。死海的水平麵本身就比海平麵低390米,所以隻要下潛哪怕一點點,也就到了海平麵以下390米以下了。因此,小明的朋友沒有說謊,這麼寫信,隻不過是故意炫耀自己的能力罷了。

11.巧破凶案

在一家鄉村旅館中發生了一起凶殺案,死者是一位女士。她被水果刀捅入了背部。警長向偵探介紹說,這位女士名叫劉麗,上周剛和一位現役軍官舉行結婚儀式,他們在公園街有一套小公寓。

懷疑的對象很可能是劉麗的前男友王剛。因為劉麗曾與王剛戀愛,但她最後卻嫁給了那位軍官。探長決定獨自去探訪王剛的情況,臨走前他故意將一支金筆扔在了旅館中死者躺過的床上。

王剛獨自一人住在自己的修車店內,探長一進門就問:“你知道劉麗被人殺了嗎?”

“啊!劉麗死啦?!不,我不知道。”王剛氣喘籲籲地說。

“嗯,不知道就好。”說著探長伸手到上衣口袋中摸筆做記錄。“啊,糟糕,我的筆一定是掉在劉麗的房間了。我現在得馬上去辦另一件案子,順便告訴警方你與此案無關。你不會拒絕幫我找回金筆,送回警察局吧?”

王剛隻好無可奈何地答應了。當王剛把金筆送到警察局時,他立即就被捕了。

為什麼當王剛把金筆送到警察局時,他就被確定為凶犯了?

再接再厲:因為探長並沒有提到案發地點,而王剛能拿回金筆,說明他知道案發地點不是花園街那間大家都知道的小公寓,而是那家不為普通人所知道的鄉村旅館。

12.稱糖

隻用一架隻能稱100克以上物品重量的天平,稱3包重量都比50克大一點但都達不到100克的糖。請問:你用什麼辦法能準確地分別稱出它們的重量?

再接再厲:分別把3包糖設編號為1、2、3,我們就可以先稱出1號和2號兩包糖的總重量,然後再把3號糖放上去,稱出這3包糖一共的重量。這樣,用它們的總重量減去1、2號的重量,就得到了3號糖的重量。以此類推就可以了。

13.恐怖談話

這是農曆月底一個沒有月亮的夜晚,窗外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在博物館的一間辦公室裏,財務管理員老李顫抖地拉著警官老王的手說:“你不知道我有多麼害怕。今天下班以後,我正留在這裏加班清理賬目,突然看見右邊地麵上有個影子,而窗戶打開著……”

“難道你沒有聽見什麼響聲嗎?”老王問道。

“絕對沒有!當時,收音機裏正在播放著音樂,我非常專注地工作著。隨著人影的晃動,我看到有個人從屋裏跳出了窗外。

“我趕緊打開了室內所有的燈,在這之前,我隻開著一盞燈。你瞧,就是辦公桌右角上的那盞燈。我發現少了兩隻裝著珍貴古錢幣展品的保險箱。這兩隻箱子是今天下午展覽會結束後送到這裏來清點的。你要知道,這些古錢幣可是稀有的珍品呢。這可怎麼辦好呢?”

“你是幾點鍾到這裏來的?”老王問道。

“大約快9點鍾。”老李回答說。

“你以為我會輕信你的謊言嗎?”老王憤怒地說。

警官老王是從什麼地方看出老李是在欺騙他的呢?

再接再厲:當時屋裏隻有辦公桌右邊的台燈亮著,而窗外漆黑一片,沒有月光。這樣的話,坐在辦公桌前是不可能先看到右邊地上有個人影,然後才發現有個人跳出窗外的。這說明管理員老李在說謊。

14.兩雙手套

一個富翁突然感到腹痛,而且嘔吐起來。他立刻打電話給他的私人醫生。私人醫生帶著他的兩個助理很快趕到富翁家中。醫生很快診斷出他是得了急性闌尾炎,必須馬上做手術。手術在家中就可以進行。但由於匆忙,他們隻帶了兩副手套。在做手術時,為了防止感染,醫生和富翁、醫生和助手、助手和富翁之間都不能直接接觸。而醫生和助理三人必須輪流使用一次手套。

他們三人怎麼做才能順利安全地完成這次手術呢?

再接再厲:第一個人套上兩副手套手術;之後,第二個人用第一個人套在外麵的那副手套做手術;最後,第三個人先把第一個人套在裏麵的那副手套翻過來套上,再套上第二個人用的那副手套。

15.秘道

有一天早上,譚小旭送畫到袁先生的寓所,當他看到敞開的大門時,覺得十分驚訝,於是就加快了前進的步伐。還沒有進到袁先生的室內的時候,一陣陣痛苦的呻吟聲傳入了譚小旭的耳朵,他急忙闖入室內,突然發現有一個警察負傷倒在地上,根本沒有袁先生的蹤影。

負傷的警察忍痛發出微弱的聲音:

“秘密……地道……逃……走了……”說著,用手指向床底。譚小旭這時才緩過神來,他發現有一塊板子,猜想大概人就是從這兒逃走的吧。

“掀……板……開關……米……勒……”

警察說到這兒就斷氣了。譚小旭鑽到床底,想要掀開板子,但是用盡全身的力氣卻怎麼也打不開。

“開關……米勒……他是否說開關設在米勒那幅畫的後麵?”這幅米勒的複製品是譚小旭上次送來的;於是他走到鋼琴旁,把掛在牆上的那幅畫取了下來,他仔細打量著潔白的牆壁,就是找不到開關。

好奇心極強的譚小旭,為了尋找秘密通道的開關,竟然將報警這件事給忘記了。

“秘密通道的開關,你究竟在哪兒呢?”

在他萬分著急的時候,還是靜下心來,他突然靈機一動:“啊哈!原來就是在這兒。”

譚小旭究竟是在哪兒找到了這秘密地道的開關呢?

再接再厲:原來,鋼琴上的鍵盤就是秘密通道的開關。譚小旭發現室內竟然放著一架鋼琴,有一肚子的疑惑。他靜下心來仔細想了想,最終還是解開了秘密地道的開關之謎。

警察所說的“米勒”,並不是指米勒的畫,而是鋼琴上的3、2兩個音節。按下鋼琴上的“3、2”兩個鍵盤之後,秘密地道的開關自然就被打開了。

16.總贏遊戲

兩人輪流將相同的硬幣放在圓桌上。當桌子上不能再放上硬幣而同時不遮住其他硬幣時,將要放硬幣的人就輸了。你能否設計一個戰略使得某個人總是贏,不管桌子有多大?

再接再厲:先放的玩家可以遵循以下規則,從而總是獲勝:將第一枚硬幣放在桌子的正中心,然後每一枚都放在對手所放硬幣的對稱位置,而這總是可行的。

17.向左向右

一天早晨,值班的警察小吳正在一條偏僻的路上巡邏,突然發現不遠處有一個人倒在了地上。他急忙跑過去,發現這個人滿身是血,但是這個人還有意識,他急忙將這個人扶了起來。這個人斷斷續續地說剛才有一個騎自行車的人向他捅了一刀,同時他向小吳指了指凶手逃走的那個方向。小吳委托路人打120,看護這個傷者,自己急忙開車向凶手逃走的方向追去。

在追捕的途中,小吳突然遇到了一個岔路口,這兩邊都是上坡路,路麵正在建設中,左邊的那條路上有自行車輪碾過的痕跡,前後輪深淺一致。右邊那條路上,也有自行車騎過的痕跡,小吳經過判斷,發現此條路上後輪的痕跡比前輪重。小吳很快地思索了一下,就急忙開車向其中的一個方向追去,不久就發現了一個可疑的騎車人。經過小吳的盤問,這個人有最大作案嫌疑,小吳將他帶到公安局後,經過審問發現這個人就是凶手。

小吳是順著哪條路追下去的呢?

再接再厲:小吳是順著左邊的路追下去的。這兩邊路都是上坡,因為人騎自行車時上身要向前傾,用力蹬車,所以前後車輪的痕跡一樣重;而右邊路上的自行車痕跡是車下坡時產生的,人的重心在後輪上,所以後輪比前輪的痕跡重些。因此逃跑的凶手一定走的是左邊的上坡路。

18.煎藥

最近,某中醫藥店來了一名實習醫生小陳,有一天她遇到了一個要求水酒各煎一半的藥方。於是小陳根據藥方上的要求,稱量出了水和酒各250毫升。可是她將兩種液體混合到大容器時,發現刻度顯示的不是500毫升,而是400多毫升。小陳覺得十分奇怪,心想:同樣都是250毫升的液體,倒在一起怎麼變少了呢?難道是自己在稱量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差錯嗎?

再接再厲:其實,小陳並沒有量錯。因為液體是由分子組成的,在水與酒精混合後,由於水同酒精分子之間的吸引力,比未混合前水分子同水分子之間、酒精分子同酒精分子之間的吸引力要大一些,所以,混合後分子之間排得更緊密些,混合液的總體積也就減小了。然而,這種奇特的體積減小的現象,並不是在所有的液體混合後都會發生的,在某些情況下,體積也會保持不變或者變大。

19.凶手的騙術

某天清晨,一具屍體被發現於一堵圍牆外的大樹下。警方在接到報案後,立刻前往現場。在現場警方發現:死者赤著腳,死者的腳底板有幾條從腳趾到腳跟的縱向的傷痕,傷痕處帶有血跡,且旁邊有一雙拖鞋。

“死者是想爬樹翻入圍牆,但由於不小心就摔死了,他極有可能是想行竊。”一名警察說。但是老練的警長卻說:“不,這個人根本不是從樹上摔下來的,而是被人謀殺後放在這裏的,凶手這樣做,是為了製造一個被害者不慎摔死的假象。這隻不過是凶手的一個騙術而已。”

警長這樣說的理由是什麼呢?

再接再厲:因為死者腳底板上有幾條由腳趾到腳跟的縱向傷痕,如果他隻是爬樹時從樹上摔下來的,那麼他的腳底板不可能有縱向的傷痕。因為人在爬樹的時候,要用雙腳夾住樹,如果腳底受傷,傷痕也隻能是橫向的。因此受害者死於他殺。

20.視察

清末年間,湖廣總督張之洞和撫軍譚繼詢等人到江夏一帶視察工作。當時任江夏知縣的陳樹屏宴請了他們,宴請的地點設在了位於長江邊上的黃鶴樓。他們閑談的時候,不知道是誰忽然提到了黃鶴樓處的長江江麵有多寬這個問題。譚繼詢大人很肯定地說是5裏3分,而張之洞大人卻堅持說是7裏3分。兩人都不肯接受對方的觀點,最後竟然爭得麵紅耳赤。

宴會很可能因此落得個不歡而散的結局,就在這時,陳樹屏急中生智,對張之洞和譚繼詢說了幾句話就使二人停止了爭吵,尷尬的場麵也由此結束,宴會又歡快地進行了下去。

請問陳樹屏究竟對二位大人說了幾句什麼話呢?

再接再厲:陳樹屏笑著對他們說:“二位大人說得都沒有錯,這江麵漲潮時確實是7裏3分,而在落潮時則剛好是5裏3分。”

21.謀殺

一天早晨,在森林公園的深處,有人發現了一輛勞斯萊斯敞篷車,車上有少量的樹葉,穿著一身名牌衣服的中年人死在了車裏。接到報案之後,警方火速趕往現場,並立即對現場進行了封鎖。

“有沒有什麼線索?”警長問。

“經法醫推斷,這個人大約已經死亡兩天。我們沒有發現他殺的跡象,在死者的手邊有一個氰化鉀小瓶,所以初步認定為死者是自殺。”

“是否發現第三者的腳印?”

“請你們再仔細搜查一下現場,要排除自殺。因為這個人是他殺後被凶手移到這裏的。估計凶手離開這裏根本不到一個小時,他絕對會留下線索的。”大家又仔細搜查了一番,正如警長所講的確實發現了不少線索,在警方的追蹤之下,當天便將殺人犯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