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年夏。隨著科技的發展,大批古代遺物被解密。其中一塊陳舊的龜板,引起了一場考古學術界的風波。龜板刻下了一所名叫做“百家公學”的學堂。在一段又一段的文獻裏,學者們拚湊出了百家公學的樣貌及曆史,驚奇的發現。這是一所不一樣的公學,除了數不清的名人雅仕,文臣武將,學者大家,甚至還有一批行業帶頭人。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府啊?學生們涵蓋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而且同時與西方世界多有交流。這是前所未有是大發現。
同年2月8日,星期四。中國農曆新年的第三天,全國人民都在喜悅的慶祝新一年,美好的開端。新聞中,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已成為新的世界經濟中心。同日印度科學界也引發了一場轟動,傳說中的“時空器”已經誕生了。204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阿米爾·汗,在印度首都新德裏,首次發表科技演示,證明穿梭未來與過去,不再是夢想。一群夜以繼日的行家裏手正在打造世界首台載人時空器,將於6月完成測試。
7月7日,星期六。經過嚴格的篩選,強化曆史知識與生存技能,穀博士與兩名學生決定冒著生命的危險去追尋曆史的正解。於此同時希臘的三人組也將同時進行追尋曆史的穿越過程,隻是地點不同,是去古希臘。
借助科技的力量,很多人尋求著同樣的答案!能否回到過去,去了解那些消失的文化。
7月8日,星期日。有著曆史意義的一天,六位勇敢的先驅者,乘坐印度JetAirways航空公司的香港-新德裏航班。開始準備了穿越曆史回到過去的曆程。
剛下飛機,印度R公司派遣的護送團就已到位,一群黑衣黑鏡強壯的印度黑衣人。在密集閃光燈的閃爍下,六人乘上了舒適的空氣動力汽車。在車內引領者還安排了翻譯官,方便交流。一路上,由引領者講解機器的使用要領及安全守則,六人耐心細致的記錄著,詢問著…。
經過2個小時的車程,到達了R公司實驗場。一個氣勢宏偉的印度建築,不亞於北方邦的泰姬陵。全黑色大理石建築,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一應俱全,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堪稱是完美的傑作。
阿米爾·汗用印度人歡迎貴客的禮儀款待了六人。一番寒暄後,由引領者安排餐點及房間。忙碌的一天就這樣結束了。
7月9日,星期一。原定於印度時間10點整啟動的時空器,由於技術原因調整到了10點30分。六人緊張又興奮的聚集在會議室,等待出發的通知。印度新德裏時間比北京時間慢2.5小時,對中國的穀博士三位來說,時差不算大。而希臘雅典時間比北京時間慢6小時,已經有很大的時差了。看樣子,希臘人還是有些倦意的。
對講機裏傳來了沙沙聲,響起了帶著濃重的印度口音英語。請測試人員各就各位,準備開啟傳送。六人不約而同的起身脫去衣物,光著身子走向穿梭間。曆史就是曆史,現代的設備是不允許攜帶到過去的,甚至是一絲一毫的改變,也會改寫曆史。唯一可以帶走的物品,就是已經植入到他們手臂皮膚下的可投影式觸摸芯片組,用於返回現代時空的工具。
時空器對於設置時間上不可避免的有很小的誤差,誤差僅為100年以內。
穿梭時間定位公元前340年。
公元前340年古希臘亞裏士多德創辦呂克昂學園,奠定了數學的邏輯基礎。
公元前340年古中國衛鞅諫秦孝公伐魏,奠定了秦國逐鹿中原的基礎。
阿米爾·汗與引領者招呼六位按座位號進入時空穿梭艙。穿梭艙分GRC與CHN兩個艙,穀博士與兩名學生進入CHN艙。GRC與CHN艙是兩個約10平方米的球狀裝置,安置在時空穿梭發射架上。GRC艙天藍色,CHN艙大紅色。穿梭艙將通過蟲洞,穿越現代回到過去。理論上蟲洞可以將兩個不同的時空連接在一起。相連的兩個時空,可以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宇宙,也可以是同一宇宙的兩個不同地方。任何物體都可以通過蟲洞,從一個時空自由出入另一個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