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人窮氣短(1 / 2)

待得人走遠了,張紅梅狠狠地瞟了葉建國一眼,鼻子裏輕輕地哼了聲。

葉建國紅著臉,嘿嘿了幾聲,正要說幾句,裏邊傳來了老爺子的聲音,喊兩人進來吃飯。

飯桌上,氣氛有點緊張,誰都沒有開口說話,隻顧著蒙頭吃飯。葉翔從飯碗裏偷偷地抬起頭,掃了桌上的一圈人,爺爺和奶奶慢條斯理的對付著青菜下飯,父親夾了塊腐乳風卷殘雲般大力扒著米飯,母親則小口小口的吃著,像是有什麼心事。

葉翔已經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自家欠著大牛家一些錢,現在人家上門來討要了,家裏現在應該拿不出錢來還。這事情說起來和葉翔有直接的東西,他清楚的記得,長大後每次回鄉下看望奶奶,老人家總念叨著,你這小子打出生就是個急性子,早了那麼兩天,家裏勒著褲腰帶過了好幾年呐!

計劃生育是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從70年代開始提倡,於1981年強製實施。當初母親懷有葉翔的時候未滿23歲,沒有達到農村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法定生育年齡。當時的政策已經很嚴格,雖說沒到一人超生,牽羊扒屋那地步,可光看罰款也是天文數字。比較難辦的是,那會母親22歲多幾個月,一家人扳著手指頭,算來算去,得出的結論是,孩子分娩前,母親應該能滿23歲,剛好可以去領結婚證。

日子一天天過去,肚子也一天天地鼓了起來,一家人眼巴巴的盯著,看著還剩下兩天,就可以去領結婚證了,一家人懸著的心也都放了下來,都笑著說這小子挺爭氣。誰知道葉翔這小子這麼不經誇,都沒撐到第二天太陽升起,就在淩晨五點左右呱呱落地。一家人又是歡喜又是犯愁,喜的是帶把的,愁的是這罰款的錢沒著落。

一早,葉翔的父親剛打開大門,驚愕地看到村長,支書,婦女主任,呼啦啦一大票的人堵在了他家門口。葉建國沒想到村裏消息這麼靈通,隻得苦笑著認罰。最後,葉翔一家人東拚西湊的搞了一千塊錢,上交給了村裏,總算是把事情平息了。而且受到的影響,不僅僅隻是這些,葉翔母親是村裏小學的語文教師,屬於國家事業編製人員,按規定是要撤職的,這還是當時是鎮長的舅舅出麵打了招呼,此事方才作罷。

自己的父親共有兄弟三人一個妹妹,他排行第三。父親家裏的條件並不好,分家後更是窮得叮當響,據說連飯都吃不飽。沒得辦法葉建國去當了兵,退伍後憑著在部隊學的修理技術,在機械廠幹機修,那會還流行著咱們工人有力量,當一名工人還是能讓人引以為豪的事情。

母親張紅梅是一名小學老師,家裏有兄弟姐妹五人,葉翔的大舅是副鎮長,大姨媽嫁個了鎮絲綢廠廠長,小姨媽的老公是東湖市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會計,隻有小舅舅混地差了點,不過好歹也是村辦企業的財務。姥爺一家初始是集體反對這門親事的,看不上葉建國這麼一個普通工人,就連上門來說的媒人也是心理沒底。不成想,葉翔的姥姥姥爺挺欣賞葉建國,覺得小夥子相貌堂堂人品更是沒得說,和自家小女兒很是般配,親自拍板允了這門親事。

那年月沒什麼浪漫的愛情故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母親老說當時羞得都沒敢仔細看清父親長啥樣,父親插嘴說我可全看清楚了當時就對你一見鍾情,母親就笑罵道你個老不正經的。結婚是在隻一間平瓦房操辦的,衣裳都是找人借的,更別提什麼首飾了。

婚後,日子一下子拮據起來,結婚時的各種開銷都是借來的,雖說已經是盡可能的省了。這些舊債還未還清,又多了提前兩天的那超生罰款一千塊,讓這個本就一貧如洗的家裏更是雪上加霜。

葉翔正想得出神,聽到爺爺說:“紅梅,這個事是這麼回事,半年前老大來說需要用錢,我和建國商量了下找大牛家撥了兩百塊,把老大以前借給咱的錢還了他。怕你多心,這事沒和你通氣,怨我。”

“爹,我不怨你,你說的這些,我懂。”張紅梅努力擠出點笑容,原來是這麼回事,剛知道時她確實有點火大,想不明白家裏什麼時候欠了人家這麼多錢,自己卻被蒙在鼓裏啥也不知道。

老爺子欣慰地笑著點點頭,他最滿意的就是這個媳婦懂事,向對麵的葉建國說道:“建國,晚上去老二和老四那裏,湊個兩百塊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