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出乎尋常的順利,讓葉建國夫婦心情大好,現在兜裏有錢了兩人決定帶著葉翔好好的遊玩一下天海。自鴉片戰爭以後,天海被迫辟為通商口岸,後成為帝國主義的公共租界,各國紛紛都在這裏設立了大本營。
而在150年前,當殖民者們踏上天海這塊陌生的土地時,早就一眼就看中了黃浦江的這片江灘。於是,這條曾經是船夫與苦工踏出來的纖道。經過百餘年的建設,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並存的建築,已成為了天海的象征。
早期的外灘是一個對外貿易的中心,這裏洋行林立,貿易繁榮。許多外資和華資銀行都在外灘建立,這裏成了上海的“金融街“,有“東方華爾街“之稱。自然,外灘成了一塊“風水寶地”。在外灘擁有一塊土地,不僅是財富的象征,更是名譽的象征。
商行、金融企業在外灘占有一席之地後,即大興土木,營建公司大樓。外灘的建築大多經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國建築師在這裏大顯身手,使麵積不算大的外灘集中了二十餘幢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築,故外灘又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
這就是外灘的曆史,那些沿江興建的西式建築群,後來成為了一種獨特的人文曆史文化,化為一個城市的符號,烙印在人們的生活與記憶中。其實,外灘的精華就在於這些風格迥異的外灘建築群。
它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全長約1500米。著名的華夏銀行大樓、和平飯店、海關大樓、彙豐銀行大樓再現了昔日“遠東華爾街”的風采,這些建築雖不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並非建於同一時期。然而它們的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處理驚人的協調。
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
葉翔一行慢慢地行走在外灘,這些美輪美奐的各色建築,讓他們幾度停下腳步駐足觀看,為人類的藝術與智慧歎服。不久,就到了此行的第一個目的地,南京路。二三十年代,南京路既是帝國主義者耀武揚威的“十裏洋場”,又是一條富有革命傳統的馬路,著名的“五卅慘案”就發生在南京路上。
它也是天海最熱鬧最繁華的商業大街,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在這裏彙集了許多的中華老字號商店及名特產品商店,是我國最大的零售商品集散地和商業信息總彙。外地人說,沒到過南京路,就是沒有到過天海。外國人說,沒到過南京路等於沒到過華夏。
手裏有錢心裏不慌的葉建國,像個暴發戶般豪氣的宣布,你們娘倆看中什麼盡管下手,不用給咱省錢。最後,三人都是滿載而歸,連葉翔都拎了滿滿當當的東西。
他們去看了曾經天海最豪華的俱樂部上海總會,仿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英國皇宮裝飾格調的大廳,有英王詹姆士一世時期特色的包廂,仿佛置身泰吾士河畔。
又來到老船長青年旅舍,從屋頂可隔江遠眺陸家嘴,入夜,一邊暢飲啤酒,一邊欣賞浦江兩岸迷人夜色,耳邊會不時傳來海關的悠悠鍾聲,實在不失為人生美事。
葉翔還光顧了著名的和平飯店,選了個正對黃浦江的江景房,推開窗去,江上迷人的風景立刻躍入眼簾。不過,葉翔可顧不上欣賞風景了,此時饑腸轆轆的他正對著店內的招牌菜薑母鴨,水晶蝦仁等瘋狂掃蕩,還真別說菜的味道的確非常不錯,不愧為百年老字號。
要說外灘最別致的景致,要數海關燈塔三樓外圍的一圈露天觀景台,據說每逢重大的節慶日,水上煙花就在塔邊綻放。葉翔到時已經快到傍晚,夕陽照射在黃浦江麵上,隨著波浪,或聚或散,紅彤彤的陽光,給人無限的溫暖。晚上的時候,他們登上了三樓,迎著習習涼風,一覽外灘瑰麗的夜景,唏噓不已……
有人說“外灘的故事就是天海的故事。”外灘那一座座鋼筋水泥的樓宇,不正講述著舊上海灘如夢般繁華的往事。葉翔也是第一次好好的駐足流連,以一個旅者的身份,觀光的角度來慢慢欣賞這些美景,給了他不同的感悟。
前世葉翔匆匆地為生活奔波,以至於一直與這些身邊的美好擦肩而過。可惜,幸福的時間過地飛快,一個星期後由於學校開學在即張紅梅必須要回去了,最後連豫園和城隍廟都來不及逛,全家人就一起坐上了回程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