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東湖羽絨服的墜落(1 / 2)

沒多久,得到消息的紅星服裝廠廠領導趕了過來,熱情的邀請葉建國幾人去辦公室坐坐。葉建國對幾人觀感是極差的,可是眼下還沒完成交接,有用得著他們的地方,他不能不給人家點麵子,於是爽快的一口答應。

三樓裝飾複古的辦公室裏,葉建國與郭廠長石副廠長等相談甚歡,幾人都刻意的交好於他。郭廠長他們算是國家幹部,肯定是不會留下來給葉建國打工,他們都會被調往它職。

這樣一來,他們雙方就沒有對立的理由,對於葉建國這樣有錢,路子也很野的能人,幾人是早就聽聞許久,這次有機會當然得好好親近親近,指不定他們將來有求到人家的時候。

言談間,郭廠長他們表態願意積極的配合葉建國承包紅星服裝廠的工作,保證使紅星服裝廠平穩順利的過渡。混跡官.場的他們深深的懂得人脈的重要性,反正他們幾人就要走了,不如做個順水的人情給葉建國,就當是結個善緣。

而此時,葉翔舒服的把身子藏在柔軟的牛皮沙發裏,頂上一個三角牌的吊扇呼呼的快速旋轉著,使得剛剛頂著大太陽走了一圈的燥熱一掃而空。旁邊父親葉建國他們正在愉快的交談著,雙方的目的都已經達到,現在就是侃大山聊些高興的事。

葉翔對這些不太在意,紅星服裝廠的承包合同已經簽下,一切早就塵埃落定,就算他們跳來跳去的也改變不了什麼,葉翔想的是如何幫助父親快速的把服裝廠發展壯大。

此時正是國家急需外彙的時候,服裝業又是最有競爭力的出口產品之一,搭上這股東風的話,說不得能引起高層的重視與好感,對父親將來的發展裨益極大。

很快的,葉翔把腦海裏有關東湖市服裝行業的曆史進程,他又仔細的梳理了一遍。從開始的,工人們集中在幾個規模大的國營和村辦廠裏打工,到後來的家庭式小作坊的興起,化整為零的產業形勢折射出利潤分配的不均衡,行業的混亂以及不規範。

最讓葉翔痛心的是,東湖市占據了全國服裝產量的三分之一,卻沒有一家全國性的知名品牌,幾乎全是代工為主,真是走在了一條死胡同裏。

2000年後網購時代的來臨,讓服裝業迎來了爆炸式的發展,以家為單位的店鋪和作坊應運而生,整個東湖市有近一半以上的人都在網絡上賣衣服。

而後,隨著東湖服裝城的建立,東湖的服裝產業幾乎達到了頂峰。隻是,後來出現的假冒低劣羽絨服事件讓其跌若穀底,再也不複服裝之鄉的美譽。

當時,家家戶戶的開設的眾多網店,極大的帶動了服裝的銷量,讓小作坊以及一些小廠嚐到了甜頭。企業的短視,人們的急功近利,使得他們走上了歪路,仿冒品和質量低劣的成品充斥市場,在可觀的利潤背後,東湖的聲譽不斷下落。

事情真正的暴露於天下,源於2010年後的某個冬天。眾所周知,東湖市的小型服裝廠多如牛毛,產品類型更是繁不勝舉。其中最有名的是羽絨服,由於這種羽絨服外套利潤豐厚,各家工廠開足馬力的生產,哪家品牌的款式賣得好,就山寨那個款式打造爆款,產量著實大得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