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規劃

“畢業就失業”在一般的院校,這樣運氣不佳的現象比比皆是,但是,對於北大畢業生來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人人都愛她,究其原因,是他們做得更好。新春伊始,擇業狂潮將至,一位北大生是去國企,私企,還是外企呢?應該如何完美的去完成求職麵試呢?

我想作必要的規劃是必要的,打鐵還需自身硬,文憑能用一個月,能力能用一輩子,有能力者進大企,無能力者進小企,私企,甚至無企(職)。下麵,是我未來工作求職麵試的規劃。

1.擇業的準備

隨著我國勞動人事製度的改革,加快了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製度改革的步伐。這些社會變革,一方麵為我們北大學生求職擇業提供了許多機遇和廣闊的市場;另一方麵也對北大生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畢業生在就業前都必須做好思想準備,以利於走上工作崗位後能盡快適應新環境,打開新局麵。

一、職業理想與擇業現實差異的思想準備

數年潛心探索,幾載寒窗苦讀,臨近畢業的北大生們,心中都描繪著今後生活的藍圖,構築事業的大廈。對將來從事的職業各有不同的理想,都想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職業。但是,社會生活現實往往與我們的主觀願望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對此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正確的職業理想應當是一個在發展變化中不斷完善、不斷補充、隨時調整的動態目標係統。它應當是集自我價值的實現購質生活的滿足於一體,與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兼顧的一個有機的體係。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並能及時,主動地調整自己的理想職業目標,去適應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才能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遇到挫折時也不會使情緒一落千丈。

二、艱苦奮鬥麵向基層的思想準備

北大畢業生將要麵對的社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雖然可供選擇的職業琳琅滿目,但是,最需要畢業生建功立業的崗位在基層,在第一線。因此,國家號召畢業生到基層去,到國家重點建設單位去,到生產、科研、教學第一線去。但由於基層工作往往較辛苦,工作條件、工作環境相對差一些,常常使求職擇業的大學生望而卻步。

其實,國家號召畢業生去建功立業的地方正是國家最需要人才的地方,也是人才大有用武之地的地方。也許這些地方很艱苦,條件簡陋,但它是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做建設的創業者,總是要付出辛苦的,前人不栽樹,後人難乘涼。其實,我們今天的北大學生也正是前輩人栽樹的乘涼者。

生活是一本厚厚的書,內容像海一樣豐富。有人隻能撈到海藻,要想得到珍珠,必須沉下去,基層是青年知識分子成長、成才的肥沃土壤。

三、超越所學專業的思想準備

“學以致用”是北大畢業生分配就業的一個基本原則,但在就業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專業不對口”。第一,有些專業設置的分類過細,社會對這種細化專業的需求量是有限的,真正的對口有一定難度。第二,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主要是基礎知識和初步專業知識,與實際應用還有一定距離。同時,任何知識都是要逐步更新、發展的,今天學到的新知識,明天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就有可能要“過時”。第三,由於邊緣學科、交叉學科的廣泛興起,需要有更廣博的知識麵,僅憑所學專業知識是不夠的。所以,大學畢業生應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麵,以適應社會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做好競爭的思想準備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法則。在就業過程中,競爭是不可避免的,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畢業生就業引入“雙向選擇”,必然是機遇與競爭並存。在相同的機遇麵前,誰更具有競爭能力,誰就能占據主動,贏得機遇。

五、健康的心理準備

在求職擇業的過程中,你將會遇到許許多多未曾經曆過的情景,未曾相識的人,未曾接觸過的問題,這眾多的“未知”會使你感到不安、惶恐和焦慮。如果沒有心理準備或心理準備不足,’則一定會被這些突如其來的陌生所窘迫,不能充分、從容地表現自己擇業的願望及敬業的實力,你可能會非常遺憾地失去渴望已久的機會。

在求職擇業的北大學生中,一直存在著許多心理障礙。比如膽怯、自卑、等、靠、要,隻圖隨心滿意,不顧自己的差距。碰運氣,書生氣,夜郎自大,期望值過高,挑肥揀瘦,缺乏自知,怕苦、怕累、怕奔波等等。所有這些障礙都嚴重地影響了畢業生的求職擇業,必須及時地予以克服。做好健康的心理準備正是克服上述障礙行之有效的方法。

健康的求職擇業心理準備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麵:

(1)認識並接受社會現實。求職擇業不同於學習期間的社會實踐,它是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並能在這個崗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畢業生在求職擇業前必須從宏觀上了解國家的有關政策,了解正在實施中的改革措施及存在的問題。從微觀上要了解自己專業(行業)內經營管理狀況和改革趨勢,以及勞動人事管理辦法和動態,用人數量和標準。同時還應盡可能地了解與上述事實有關的政策和法規。總之,了解得越多越深就越好。了解的目的不是研究、評價、批評、改造、指手劃腳,而是為了接納,為了適應。

求職擇業不是憑理想去按圖索群,而是社會選擇,優勝劣汰任何悔恨,怨天尤人都於事無補。

(2)職業期望恰如其分。每一個人對自己所求的職業都有一個希望,並且都盼望著它的實現,這種對職業的希望和等待稱之為職業期望。

期望水平是人們對自己的行為所能達到目標的可能性的客觀估計。期望水平越高,實現起來越難,失敗的可能性越大。所以,確定適合自己的期望水平,在健康心理準備中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準備之一。

它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

①擇業目標的適當性。目標的適當,決定於知己知彼。研究目標,揚長避短是成功者的鑰匙。曆屆畢業生中總有一些人有求職擇業之宏圖,卻無成就期望之果實,其原因不是沒有知識和才能,而是沒有掌握好這把鑰匙,選錯了主攻目標。

②社會壓力和從眾心理。畢業生處在擇業的洪流中,期望水平會受到其它擇業者期望水平的影響。虛榮心、僥幸心理會使他們改變原有的自我期望而采取不切實際的從眾行為。

③擇業者妄自菲薄和夜郎自大的情緒。妄自菲薄是典型的自卑情緒。這種情緒往往導致期望水平過高或過低。

期望水平過高者是想通過求職改換門庭,轉變自己卑微的處境。期望水平過低者往往在擇業時不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的人甚至幹脆放棄擇業的自主權,聽天由命,消極等待。

夜郎自大是典型的清高自傲情緒。這種情緒往往導致期望水平居高不下,以致於屢戰屢敗,最後精疲力盡,失去了最佳時機,甚至幹脆放棄了謀職擇業的主動權。

六、自尊、自信

自尊、自信是自我意識的主要成分,是擇業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榮譽,不向他人卑躬屈膝,維護自身的尊嚴和自我的情感體驗,能獨立自主地待人處事,並值得信賴。自信是對自己的實力有充分的估計和堅定的信心。自信源於自尊,自尊心越強,自信心也越強。在謀職擇業中,一個人隻有自尊自信,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一個人的品行和成就永遠不會超越其自尊自信的限度。一個謀業者隻有堅信自己有實力能勝任這項工作,才能表現出堅定的態度和從容不迫的風度,才能贏得信任和支持。在擇業中有一種失敗,不是來自於他們的能力,而是來自於他們的自尊和自信,以及對自身尊嚴和信心的表達方式。

七、承受與忍耐

求職擇業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擇業者有的投師無門,擇業無路。有的自己不想去,卻被競相爭要。有的久拖不決,步履維艱,即使順利就業也要經過幾道審批,等待幾個月才能最後被認定。這種不確定的狀態是折磨人的。還有更令人悲哀的事情,那就是費盡周折找到的工作不被認可或錯過了時機,一切還得從頭開始。所以,要求擇業者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和一定的忍耐力。常言道:鎮定是力量的源泉,急躁是無能的表現。成功的第一步是臨危不亂、遇難不退,用鎮定去承受、去贏得時間,用忍耐去爭取機會的來臨。

八、挫折與成功的心理準備

在求職擇業中大學生初出茅廬,社會知識貧乏,社會經驗不足,求職技巧生疏,遭受挫折是屢見不鮮的。

戰勝挫折的辦法:

——在努力提高自己競爭能力的同時,合理地認識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不要把學校、家庭、親友所給予的尊重、愛戴、關心當成社會給予的最終認可,從而成為向社會索取的條件。

——要學會按政策要求辦事,不能隻顧自己的需要而不顧國家的需要,否則會導致障礙性挫折,而且極易喪失求職擇業的時機。

——求職擇業既要克服依賴心理,又要力爭他人的支持和幫助。要主動與老師、家長和社會相配合,避免缺乏性挫折,保持擇業的良好狀態。

成功與挫折像一對孿生兄妹,對於每一次擇業、兩者的機遇都是50%,所以每個擇業者要像準備接受挫折一樣,也要準備成功。

①要有必勝的擇業心態。

求職者要從容地麵對每一次選擇,機警、靈活地麵對“考官”和試卷,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的實力。

②要準備接受試用。在雙向選擇的過程中,單位對求職者最嚴格的選擇是實踐考驗一試用。試用期間,用工單位往往安排擇業者一種或幾種工作來考察擇業者各方麵的品質和能力。擇業者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才能平安地通過這最後一關。

③要及時辦妥必要的手續文件。擇業者被用人單位接收,要履行很多手續,辦妥的手續要及時反饋、傳送有關部門,避免貽誤求職時機。

④認識新的角色。找到工作後,要研究所接受職務的特點,學習他人從事該職務的成功經驗,以便恰如其分地把握它。認識角色不是一時一刻的事,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完善。

剛升入大三,北京大學的阿明就開始為前途而奔波了。大家都知道,這可是人生大事,怠慢不得。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單位都開始“捷足先登”在大三招人,先下手為強嘛。不過,這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對於招人單位來說,提前進軍大學校園,就可以把目光盯在那些優秀學生身上,並且這些企業都是些較有名氣的單位,可以理直氣壯地向學校要“尖子”。另外,企業也可以把專業培訓融入到四年級的課程中,到時學生一畢業就能正式上崗。再則,提前下手,可以要求學生來單位實習,單位就可以在實習期間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考察,而不至於像在人才招聘會上那樣匆匆忙忙地看一下抽象的個人簡曆,這是不能完全看出一個人的素質來的。正因為有這種“一箭三雕”的妙處,許多有眼光的企業都采取這種提前進入狀態的方式,學校一方自然是歡迎這一做法的。

對於學生來說,隻要單位條件不錯,早一點“塵埃落定”何樂而不為?更何況,提前要人的單位都有種種優厚的條件,也不一定委屈了自己。阿明早有此心,想想自己這個涉外經營管理專業雖說在外麵找工作不算太困難,但近幾年來,許多高校都增設了這個專業,人數一陣子猛漲,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的。雖然自己的學習成績也不錯,但擇業這種事是瞬息之間千變萬化的,成績也隻是依靠,能早早地找到“婆家”自然是件萬幸的事。

機會總是搬那些有準備的人。三年級上半學期快結束的時候,一家實力雄厚的高科技公司因為向學校讚助了一把,獲得了提前招三年級學生的“準許證”。“招賢榜”一出,阿明立刻報了名。當然,和許多隻想看看熱鬧試一試的同學不同,阿明是有備而來,決定不放過這次機會的人。為了不打無準備之仗,他事先就多方收集信息,然後針對這個公司的經營特點著實準備了一番,而後,雄赳赳氣昂昂地上了考場。

麵試果然充滿激烈競爭,公司隻要20人,報名卻達到150多,盡管其中不乏想來鍛煉鍛煉的。阿明屬於那種頭腦聰敏、口齒伶俐的男孩,再加之準備充分,一路上過關斬將把自己三年中的所學和這家公司的營銷特點結合起來,說得頭頭是道,侃得有板有眼,讓一些負責麵試的人刮目相看,連連點頭。隨之而來的便是麵試通過,首戰告捷,成為人圍的20名選手之一,接著要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實習。

實習是關鍵時期,阿明自然不敢大意。因為被分在營銷部,與各種各樣客戶打交道的機會特別多,阿明就充分利用自己善於和人打交道的優勢,和客戶之間打得火熱,客戶將這些信息反饋給公司,阿明自然受到了公司領導的青睞。另外,營銷部是這個公司的窗口,不管是大道消息還是小道消息,都從這個窗口傳進傳出,阿明對這一切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不斷地加強對這個公司的充分了解,經過兩個月的實習,心裏也就大概有了個底:這家公司的發展前景良好,所以實習一結束,當公司領導問他是否有留下來繼續工作的意向時,阿明一錘定音,滿口答應,並且速戰速決式地把約給簽了。

在絕大多數同學還未開始熱身時,阿明就速戰速決,一錘定音,真讓許多還沒進入狀態的同學羨慕。不過,也有人替他惋惜:阿明各方麵條件都不錯,這麼早就把自己給“賣”了,有點為時過早,要是將來萬一有更好的機會呢?那豈不是後悔莫及?可阿明有自己的想法,找工作又不是搞拍賣,不就是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嗎?現在這份工作各方麵都適合自己,為什麼要放棄?再說比起前途渺茫。吉凶未卜的同學來說,那一份“敲定”後無憂無慮的好心清是實實在在的,有錢也沒地方去買,可不是人人都有福氣早早享受的哦。話再說回來,將來有沒有好的機會,誰也說不準,這世界還不是一天三個變,萬一過了那個村兒沒有這個店兒呢?因此,隻要找準了自己合適的位置,就不能猶豫,“該出手時就出手!找工作就像女孩子嫁人,趁早!”阿明說話的時候,一臉的燦爛!

“人才市場就是一個爭奪人才的戰場,這裏麵有買方市場也有賣方市場,有供不應求也有供過於求,某一專業有此一時俏就有彼一時冷。這個市場是瞬息萬變,作為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要充分了解信息,根據本專業的供需形勢,把握好方向,爭取在多方選擇的情況下,挑出一個最滿意的簽約。”坐在記者麵前的肖波少年老成,侃侃而談,嚴然一副出道高手一樣。

肖波是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名牌大學熱門專業,這在人才市場上就等於擁有了核武器,可以傲視天下。再加之肖波在大學四年也學得不錯,也就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雖自己的老爸小有門路,找個好工作也不是難事,但他不想坐享其成,男子漢大丈夫,說起來沒麵子,有本事靠自己,雙手開辟幸福路嘛。

於是,到了畢業前這一段時間裏,肖波就和同學先充分利用專業,設計了一份個人簡曆,把一小本個人簡曆弄得美觀大方,像本小書似的。然後就收集信息,哪裏有人才市場和畢業招聘會,他們就往哪兒鑽,從北京到上海,再到杭州、南京、廈門,接著南下廣州、深圳,把大半個中國都跑遍了。肖波用自己那一份份簡曆織出一張大大的網,撒向了大江南北,衝著那熱門專業和個人實力,經常是晚上歸來“魚”滿艙。財政局、房地產公司。計算機軟件公司、銀行、外企。高科技開發中心……幾乎所有的單位都對這類才子感興趣,真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啊!每到晚上,肖波就“盤點”這一天的收獲:看哪家單位有要人的意向,這家公司的發展前景如何?要不要去麵試?假如麵試又要談哪些條件?……就這樣在大半個中國兜了個圈子,回學校的時候是滿懷收獲,好幾家實力雄厚的公司都答應讓他麵試。另外,一些行政單位也有這個意向。

在整個擇業計劃裏,僅僅是第一步,算是投石問路吧,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從通知麵試的單位裏選幾家好的。作為熱門專業,學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形成了賣方市場,大家都喜歡得不得了,對一般的小公司都不屑一顧。沒過多久,一些單位的麵試通知單開始陸陸續續來了,有好幾家稍有名氣的公司都被肖波謝絕麵試,同學們都擔心他太猖狂,最後兩頭落空,失去機會。但肖波心中自然有他的想法:“當初撒出去那麼多個人簡曆,也有很多單位有麵試的意向,應該從中選擇幾家有前途的麵試,不能一一應酬,因為時間。精力、物力各方麵都很不足。果然,沒過多久,深圳一家高科技開發中心來函要求麵試,肖波做了一番準備後立刻動身南下。在麵試時,他的表現令公司負責人比較滿意,想和他立刻把合同簽了,但肖波想再等等看,看是否還有更好,更適合他的魚上鉤,他就要求公司給他半個月的時間考慮考慮,然後再回信。在一般人眼裏,這已是一招險棋。因為這樣拒絕公司以後,公司一般不會再等待的,如果沒有更好的,那這次機會就一去不複返了。肖波仍然是一副滿麵春風,穩坐釣魚台的樣子,他相信自己的實力。

果然,沒過幾無,天津一家計算機軟件公司來通知讓他麵試,上海一家房地產公司來函,北京一個事業單位也要他……麵對如此眾多的選擇,肖波仔細做了調查,分析了每家公司的利與弊,並選擇了三家麵試。雖然不一定跟人家簽約,但每次他都認真準備,爭取盡善盡美,他想盡可能使自己從一個被選擇者變為選擇者,從買方市場變為賣方市場。麵對這如雪片般飛來的接受意向書,肖波有種躊躇滿誌、遊刃有餘的感覺。

最後,經過多方權衡,他選擇了上海一家軟件開發公司。他想這畢竟是自己的專業,可以有長足的發展,他說雖然目前公司的狀況不是太好,但我看中的是公司的發展前途,因為我把自己的命運和公司聯係在一起,我相信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2.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切靠自己

王紅梅是我們北大新聞係99屆的,在今天的大氣候下,北大的新聞係仍然走俏市場,而王紅梅心中自有情忠,因為她從大二開始便瞄上了這家全國有名的大報社了。

讀中文學新聞的學生都認為進報社當編輯做記者是種比較理想的選擇,更何況這種一提名字,文化人都知道的大報社,發行量大,品位高,經濟效益也自然不差。就是憑一個記者證那種瀟灑的勁兒也足夠讓人羨慕的,記者,那可是“無冕之王”啊!

報社有名而且報酬不低,其門檻也就自然不低。在這個“自由擇業、雙向選擇”的就業機製中,擇業講究的是有真實本事,而作為新聞專業的紅梅同學,也自然知道求職應該要有哪些硬件:專業成績不俗自不用說,最好是拿下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至少也會操作,這是當今時髦。更加重要的是,要發表過一定數量的作品,最好有點“大部頭”著作讓人家刮目相看,因為大家都盯著你的文字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呢。

紅梅一無背景,二無關係,更糟糕的是她的文筆一直很普通。到大三了,隻發表過幾篇微不足道的小報道,自己都嫌拿不出手,更不好意思在人前道起。也正因為這,紅梅一直把這個想進大報社的念頭壓在心底,從未對他人談起過,恐怕被他人所恥笑。每每大家談到將來工作的事情,她就采取低調態度,說隨便找家什麼單位平凡過一生得了。事實上,她並不是這麼想的,她是個極要強的女孩,並不甘心低人一等,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成為那家報社的大記者。因此,她在學習期間努力練筆,多方投稿,爭取取得成績,實現自己的夢想。這一切,都是在暗中進行。王紅梅事後對我談起這些事,很謙虛地說:“當時的情況,我在班上算醜小鴨一類,並不被大家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