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類
板藍根茶
BanlangenCha
本品為板藍根經加工製成的茶塊。
【性狀】本品為棕色或棕褐色的塊狀物;味甜、微苦。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消腫。用於熱毒壅盛,咽喉腫痛;扁桃腺炎、腮腺炎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與用量】開水衝服,一次1塊,一日3次。
【規格】每塊重(1)10g(2)15g
【貯藏】密封。
板藍根顆粒
BanlangenKeli
本品為板藍根經加工製成的顆粒。
【性狀】本品為棕色或棕褐色的顆粒;味甜、微苦或味微苦(無糖型)。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消腫。用於熱毒壅盛,扁桃腺炎,腮腺炎,咽喉腫痛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與用量】開水衝服,一次5~10g(含糖型),或一次3~6g(無糖型),一日3~4次。
【規格】含糖型:每袋裝⑴5g⑵10g
無糖型:每袋裝3g
【注意事項】⑴有報道本品服後10個月左右可出現腹瀉、腹脹、進食差、胃痛嘔吐等,一般停藥後2~3日可消失。⑵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忌用,可服無糖型顆粒或片劑、膠囊劑等。
【其他劑型】板藍根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板藍根糖漿口服:每次15毫升,每日3次(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小兒酌減。板藍根口服液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4次(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小兒酌減。板藍根膠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4次。
寶咳寧顆粒(衝劑)
BaokeningKeli
【處方】紫蘇葉30g桑葉30g前胡60g浙貝母30g麻黃30g桔梗30g等。
【性狀】本品為灰綠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表,止嗽化痰。用於小兒感冒風寒內熱停食引起的頭痛身燒,咳嗽痰盛,氣促作喘,咽喉腫痛,煩躁不安。
【用法與用量】開水衝服,一次2.5g,一日2次。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規格】每袋裝5g
參蘇丸
ShensuWan
【處方】黨參75g紫蘇葉75g葛根75g前胡75g茯苓75g半夏(製)75g等。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水丸;氣微,味微苦。
【功能與主治】疏風散寒,祛痰止咳。用於體弱感受風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胸悶嘔逆。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催湯丸
CuitangWan
【處方】土木香膏30g訶子(去核)36g餘甘子40g毛訶子(去核)20g等。
【性狀】本品為灰黃色的大丸,表麵粗糙,纖維碎末明顯;氣香,味苦、辛、微鹹。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表,止咳止痛。用於感冒初起,咳嗽頭痛,關節酸痛,防治流行性感冒。
【用法與用量】水煎服,用冷水約400ml浸泡1~2小時後,煎至約300ml,趁熱服湯;一次1~2丸,一日3次。
【注意】腎病患者慎用。
【規格】每丸重4g
感冒清熱顆粒(衝劑)
GanmaoQingreKeli
【處方】荊芥穗200g薄荷60g防風100g柴胡100g紫蘇葉60g葛根100g等。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的顆粒;味甜、微苦,或棕褐色的顆粒;味微苦。
【功能與主治】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幹。
【用法與用量】開水衝服,一次1袋,一日2次。
【規格】每袋裝⑴12g⑵6g(無糖型)
【注意事項】⑴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可服無糖型顆粒劑(衝劑)。⑵身體虛弱常有虛汗者不宜服。⑶脾弱便溏者慎用或向醫生谘詢再服。
【其他劑型】感冒清熱口服液每瓶10毫升。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2次。感冒清熱膠囊
感冒舒顆粒
GanmaoshuKeli
【處方】大青葉連翹荊芥防風薄荷牛蒡子桔梗白芷甘草
【性狀】本品為淺棕色至棕色的顆粒;味甜而後酸、苦。
【功能與主治】疏風清熱,發表宣肺。用於風熱感冒,頭痛體困,發熱惡寒,鼻寒流涕,咳嗽咽痛。
【用法與用量】開水衝服,一次15g,一日3次;病情較重者,首次可加倍。
【規格】每袋裝15g
【貯藏】密封。
感冒退熱顆粒(衝劑)
GanmaoTuireKeli
【處方】大青葉200g板藍根200g連翹100g拳參100g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
【用法與用量】開水衝服,一次18~36g,一日3次。
【規格】每袋裝18g
黃連上清丸
HuanglianShangqingWan
【處方】黃連10g梔子(薑製)80g連翹80g蔓荊子(炒)80g防風40g等。
【性狀】本品為黑褐色的大蜜丸;氣芳香,味苦。
【功能與主治】清熱通便,散風止痛。用於上焦風熱,頭暈腦脹,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紅腫,耳痛耳鳴,暴發火眼,大便幹燥,小便黃赤。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孕婦慎用,脾胃虛寒者禁用。
【規格】每丸重6g
解肌寧嗽丸
JiejiNingsouWan
【處方】紫蘇葉48g前胡80g葛根80g苦杏仁80g桔梗80g陳皮80g等。
【性狀】本品為黑綠色的大蜜丸;味微苦、辛。
【功能與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化痰。用於小兒感冒發熱,咳嗽痰多。
【用法與用量】口服,小兒周歲一次半丸,二至三歲一次1丸,一日2次。
【規格】每丸重3g
【注意事項】⑴忌生冷油膩。⑵多用於小兒風寒感冒咳嗽初起。⑶氣管炎、支氣管炎見上述表現者可服用。⑷小兒應依據不同年齡采用不同服法。吞服困難的,可用水化服。
【其他劑型】解肌寧嗽口服液每支10毫升。口服:小兒3周歲以內,每次2~5毫升;3~12周歲,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解肌寧嗽片每片0.3克。口服:1周歲以下每次1片,2~3周歲每次2片,每日2次。
九味羌活顆粒(衝劑)
JiuweiQianghuoKeli
【處方】羌活150g防風150g蒼術150g細辛50g川芎100g白芷100g等。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的顆粒;氣香,味甜、微苦。
【功能與主治】解表除濕。用於惡寒發熱,無汗,頭痛口幹,肢體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