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1)(1 / 3)

生絲生意

到新城先到富陽,走錢塘江這條水路,等送行的王有齡一走,嵇鶴齡把胡雪岩留了下來,說還有幾句話要談。

到船艙中坐定,他從拜匣裏取出一張梅紅單帖,放在胡雪岩麵前,上麵寫的是:“嵇鶴齡,以字行。湖北羅田人,嘉慶二十一年十月初四午時生。”

“喔!”胡雪岩笑道,“你倒真巴結,應該我先去討瑞雲的八字來給你。其實,這也可以不必。”

“不是,不是!”嵇鶴齡搖著手說,“這張帖子是交給你的。雪岩兄,我想高攀,我們拜個把子。”

“這……”胡雪岩愣了一下,接著喜逐顏開地說,“那是我高攀了!不過,此刻來不及備帖子,但是也要磕個頭。”

“這都好辦,等我新城回來再行禮。”嵇鶴齡說,“相知貴相知心。如果你不嫌棄,此刻我們就改稱呼。你今年貴庚?”

“我小得多。”胡雪岩改了稱呼,叫一聲,“大哥!”接著便給“大哥”磕頭。

嵇鶴齡急忙也跪下還禮,自然稱他“二弟”。兩人對拜了一拜,連“撮土為香”都用不著,就結成了異姓手足。

拜罷起身,彼此肩上的感覺便都不同了,嵇鶴齡是減輕而胡雪岩是加重。“大哥!”他說,“你盡管放心到新城去,專心一致辦事,家裏一點都不用記掛,一切都有我!”

“那自然要托你。”嵇鶴齡又說,“不過眼前有瑞雲在,也沒有什麼不放心的,我走了,你也趕緊動身到上海去吧!早去早回,我們換帖子請客。”

“好的,我曉得,一路順風。”

胡雪岩離船登岸,坐轎進城。等王有齡到家,他接著也到了他那裏,臉上是掩抑不住的笑容,王有齡夫婦都覺得奇怪,問他什麼事這麼高興。

“你們兩位再也想不到的,就雪公上了岸那一刻工夫,我跟鶴齡拜成把弟兄了。”

“太好了!恭喜,恭喜!”王有齡對他妻子說,“太太,這一來我們跟鶴齡的情分也不同了。”

“真成了一家人,至親好友,原是越多越好。”

“說到這一層,我倒想起來了。”胡雪岩從馬褂口袋裏摸出個紅封套遞向王太太。

她不肯接:“這是什麼?”

“瑞雲的聘金。”

話沒有完,王有齡先就亂喊:“不行,不行!這怎麼好收他的?你還給他。”

“慢慢,你不要吵!”王太太揮揮手說,“我先要問問清楚,瑞雲怎麼樣?她自己答應了沒有?”

“看樣子是千肯萬肯的了。”

“哪有這麼快?”王太太不信,“她到底怎麼說的?”

“這也用不著明說。”胡雪岩把昨晚上的情形講了一遍,這些眉目傳情、靈犀暗通的事,本來就是最好的話題,胡雪岩又有意刻畫入微,所以把王有齡夫婦聽得津津有味,都是微張著嘴,聳起兩麵唇角,隨時準備放聲大笑的神態。

“差也差不多了。”等他講完,王有齡點點頭說。

“到底不是什麼‘千肯萬肯’,總還要我來說兩句,她才會鬆口。”

“拜托,拜托!”胡雪岩拱一拱手,趁勢又把紅封套遞了過去。

王太太已經接到手裏,王有齡一把奪了回來,塞回胡雪岩:“這不能收的。”

“沒有什麼不能收。”王太太接口,“我們瑞雲是人家聘了去的,不是不值錢白送的。兄弟,你把聘金交給我,我另有用處。”

“你有什麼用處?”王有齡大為不悅,幾乎要跟太太吵架了。

“我說給你聽!”王太太的聲音也很大,“瑞雲一份嫁妝歸我們預備。這一千兩銀子,我另外交給她,是她的私房錢。請問王大老爺,可以不可以?”

王有齡的表情立刻改變了,歉意地笑著,卻用埋怨的語氣回答:“太太,你何不早說?”

“現在說也不晚。”王太太拿著紅封套,得意地走了。

“雪岩!”王有齡略有憂色,“我們先商量一下,萬一嵇鶴齡此去無功,下一步該如何?”

“先撫後剿”的宗旨是早已定好了的,撫既不成,自然是派兵進剿,何須問得?但胡雪岩了解他的內心,便不肯這麼回答,隻說:“你不必過慮!鶴齡跟我說過,無論如何,自保之策,總是有的,可見得他極有把握。而且,人逢喜事精神爽,他此去沒有後顧之慮,專心一致對付公事,當然無往不利。”

聽他侃侃而談,聲音中極具自信,王有齡不知不覺受了鼓舞,愁懷一放,連連點頭。

“還有,雪公,”胡雪岩又說,“你正鴻運當頭,瑞雲也要托你的福,她又是一副福相,看起來必有幫夫運,所以鶴齡一定馬到成功。瑞雲遲早是個‘掌印夫人’!”

這一說,王有齡越發高興,“不錯,不錯!我也覺得,這無論如何不是倒黴的時候。”他又說,“等鶴齡功成回省,我一定力保他接歸安縣。這個缺,一年起碼有五萬銀子進賬。”

胡雪岩心想,歸安縣現在由王有齡兼署,保了嵇鶴齡,就等於從他自己荷包裏挖五萬銀子出來。一時慷慨,終必失悔,卻又是說不出的苦。朋友相交,到了這地步一定不能善始善終,倒要勸一勸他。

“歸安是一等大縣,隻怕上頭不肯。如果碰個釘子,彼此不好,我倒有個想法。”

“噢!你說,一定是好主意。”

“你看是不是好主意?”胡雪岩說,“海運局的差使,你又兼顧不到,何不保鶴齡接替?”

“啊!”王有齡恍然大悟,“對了!這才是一舉數得。”

胡雪岩懂他這句話的意思,這一舉數得就包括了他的便利在內。嵇鶴齡接替海運局的差使,他經手的幾筆墊款、借款,料理起來就順利了。

“準定這麼辦,”王有齡又問,“你哪天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