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文化融於商業中(1 / 1)

智慧創造價值 將文化融於商業中

“商”與“文”自古以來各不相通,“文”人的清高,自命不凡與商人的市儈、玩世不恭似乎永遠也攪不到一塊。然而,在新加坡這個南洋島國,卻有一位腰纏萬貫,既精通商賈之道,又酷愛文藝、著書立說的人,他把文化融於商業之中,他所經營的酒樓充滿著濃鬱的中華文化氣氛。他就是集商務與文學於一身的新加坡著名華人企業家兼作家周穎南先生。

周穎南在新加坡開設了8間高檔酒家,每間餐館都有一個美妙動聽的名字:“金玉滿堂”酒家、“樓外樓”酒家、“湘園”酒家、“百樂”酒家、“芳園”酒家、“靈芝”素食館、“明珠”酒家和“同樂”酒家。周先生這8間酒店不僅在新加坡久負盛名,而且在馬來西亞和印尼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周先生以其獨樹一幟的經營方式榮登行者之尊,成為新加坡酒樓餐館業公會會長、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副會長。

周穎南經營飲食業純屬偶然。他本與友人合辦紗廠、植物油提煉廠、針織廠、漂染廠等多家工廠,準備在工業企業大顯身手,他開餐館隻是為了親朋好友閑暇集會,飲酒吟詩有個好去處,不料“不意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在新加坡辦工廠舉步維艱,而餐館生意卻興旺無比,於是,他把辦廠的股權大部分出讓了,抽出資金來開了一間又一間餐館。由於他順應行情,終於獲得成功。

對文學和藝術的愛好,是他的天性。他天資聰穎,文筆揮灑自如,尤以散文見長,每篇文章都富有生活氣息和豐富的感情,曾出版個人散文集《迎春夜話》,引起國際文藝界的轟動。接著又出版了《穎南選集》,又一次引起強烈的反響。林懋義在文章中說:“周先生的詩歌、散文是由感而發,加上渲染恰當,敘事的抒情,細雨滔滔,情意綿綿,令人讀時如步入其境。”

由於他把對文學的喜愛融入酒樓的建設中,所以,不論走進周先生開辦的哪一間酒樓,人們都可以看見中國文化的體現。他把中國文化、中國飲食、烹飪技術融為一體,每一間酒樓都充滿著濃鬱的中華文化氣氛。“同樂魚翅酒家”、“芳園酒家”、“樓外樓酒家”都陳設著中國南北傑出畫家的名作,琳琅滿目,使人一走進餐館就好像進入畫展,令你賞心悅目,樂而忘返。

座落在新加坡河畔的“同樂魚翅酒家”,外壁鑲以金黃瓷磚,輝煌壯麗,是新加坡極有名氣的高檔酒家,以烹調魚翅而享有盛名。

周先生在“同樂魚翅酒家”主辦了由揚州西園飯店演示的“紅樓宴”,赴宴的有中國紅學專家和電視劇《紅樓夢》中的主要演員。由此在東南亞掀起了一場《紅樓夢》熱。為了促進中國和新加坡文化交流,他參與策劃和讚助了在新加坡舉行《中國紅樓夢文化藝術展》。在新加坡“世界貿易中心”的展覽大廳裏,造了個以假亂真的大觀園,大觀園砌以粉紅色圍牆,園中假山假石形態逼真,使遊人如臨其境。中國電視劇《紅樓夢》中的主要演員分別在“瀟湘館”、“怡紅院”、“蘅蕪院”……等現場接待群眾,人們排著長隊與她(他)們合影和請求簽名留念。《紅樓夢》熱又掀起一個小高潮。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與中文係聯合 主辦了“紅樓夢研討會”。新加坡華文報紙《聯合早報》、《聯合晚報》和作家協會聯合舉辦了“紅樓夢與中國傳統文化”座談會。馬路上時常可以聽到路邊商店裏傳出的《紅樓夢》越劇曲調,書店裏《紅樓夢》小說成了搶手貨,新加坡電視連續播放電視劇《紅樓夢》,吸引了大批觀眾。

為了促進飲食文化的國際交流,周穎南常到北京、山東、上海,挑選中國名廚到新加坡餐館舉辦中國食品展銷。

他邀請了北京仿膳飯莊到新加坡舉辦“中國宮廷宴”和“滿漢全席精選”,邀請山東孔府和濟南齊魯賓館舜耕山莊等聯合在新加坡舉辦“中國孔府喜宴”,邀請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北京飯店及香港、台灣名廚聯合舉辦“中華美食世紀之宴”。

在舉辦“中國孔府喜宴”之前,他潛心研究孔子提出的“食不厭精”的含義,了解孔府所設“喜、壽、家”三種宴會的淵源。他認為孔府宴形式隆重,菜肴成係配套,有章有譜,十分講究,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如果把這種古代飲食文化用到現代餐飲業,其中既有美學、色彩學和營養學,又符合現代衛生原則,一定會產生新的生命力,發出燦爛光華。他特意邀請古箏名英韓秀英現場表演古箏,為孔府宴助興。又請孔子第七十五代孫孔祥林講解孔府宴的形式、曆史、規格等,把宴會變成了介紹中國文化的研討會。這一創舉深受歡迎,舉辦期間,座無虛席,幾天後的預訂票都銷售一空。

將文化融於餐飲業,周穎南的文化酒樓辦得有聲有色,生意興隆,不盡財源滾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