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
人們不要去強求不屬於他自己的東西,要學會順其自然。有的人違背規律去辦事,就會步步艱難,而有的人順應規律,就會得心應手,一路坦途。
從前,有位樵夫生性愚鈍,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不經意地看見一隻從未見過的動物。於是,他上前問:“你到底是誰?”
那動物開口說:“我叫‘領悟’。”
樵夫心想:自己現在就是缺少‘領悟’啊!把它捉回去算了!
這時,“領悟”就說:“你現在想捉我嗎?”
樵夫嚇了一跳:心裏想的事它都知道!那麼,不妨裝出一副不在意的模樣,趁它不注意時趕緊捉住它!
結果,“領悟”又對他說:“你現在又想假裝成不在意的模樣來騙我,等我不注意時,將我捉住。”
樵夫的心事都被“領悟”看穿,所以就很生氣:真是可惡!為什麼它都能知道我在想什麼呢?
誰知,這種想法馬上又被“領悟”發現。
它又開口:“你因為沒有捉住我而生氣吧!”
於是,樵夫從內心檢討:心中所想的事,好像反應在鏡子裏一般,完全被“領悟”看穿。應該把它忘記,專心砍柴。
樵夫想到這裏,就揮起斧頭,用心地砍柴。
一不小心,斧頭掉下來,卻意外地壓在“領悟”上麵,“領悟”立刻被樵夫捉住了。
培養多元思維
困境在智者眼中往往意味著一個潛在的機遇,隻是我們不曾想起。“幹他人不想幹的,做他人不曾想的”,這就是成功之道。
那次,電台請了一位商界奇才做嘉賓主持,我非常希望能聽他談談成功之道,以對自己的發展有所幫助。
但他隻是淡淡一笑,說:“還是出一道題考考你們吧。”
“某地發現了一處金礦,於是人們一窩蜂地擁去開采。然而,一條大河擋住了必經之道,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繞道走,就是費點時間”,有人說。
“幹脆遊過去。”
但是他卻含笑不語,等人們議論聲過後,他開口了:“為什麼非得去淘金?為什麼不可以買一條船開展營運?”
全場愕然。
他卻說:“那樣的情況下,你就是宰得渡客隻剩下一條短褲,他們也會心甘情願呀!因為前麵有金礦啊!”
機遇相約無需緣
機遇其實不是無處不在,關鍵看你有沒有敢於冒險的精神和勇敢的目光,墨守陳規,守株待兔隻能使你與機遇失之交臂。
在德國的一家報紙上有這樣一則廣告:“有一輛寶馬車,八成新,需要賣一馬克。”凡是看到這則消息的人都在暗笑,“怎麼會有這種事,絕對是商家的圈套但偏偏有一位青年,按照廣告下邊的地址,找到了售車的主人。
女主人笑道:“你肯定是美國人,而不是德國人。”小夥子很是奇怪,心想:她怎麼會知道我是美國人,女主人接著說“德國人太刻板,嚴謹,而美國人則喜歡追求刺激,富有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
原來,這位女主人的丈夫在去世前在遺囑中說,財產分配時要給他情人一輛寶馬跑車,八成新,於是乎,女主人出於嫉恨就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將寶馬車變成現金送給那位“第三者”。
因此,這位敢於嚐試的小夥子,用一元錢便買到了一輛寶馬車。
也讓別人有說話的機會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話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且往往可能是剛好相反。所以,在人際溝通中,若能適時“製造別人講話的機會”,則必定更受歡迎。
懷著一顆興奮的心,小張與同事們一起組團到外地做業務考察。一路上,不管是搭飛機或小巴士,總是聽到其公司的王副經理不斷地大談闊論,吱吱喳喳地講個不停。許多團員私底下都相視而笑,無奈地搖頭說:“這次碰上王副經理,完了,真夠慘!”到了北京,拜會有關單位時,輪到王副經理做簡報,隻見他站在大眾麵前卻臉紅脖子粗,結結巴巴,講不出像樣的業務簡報。
小張也曾與一公關公司女性總經理洽談業務。這女總經理長得蠻漂亮,業務亦是做得響當當的,經常是海峽兩岸跑,可是當她話匣子一打開,就滔滔不絕,如黃河決堤,一發不可收拾。小張雖亦是業務口才高手,但想插幾句話,卻始終苦無機會。這位女總經理興致高昂地敘述她兩岸的公關事業是如何蓬勃,小張則兩手在餐桌上玩弄著吸管,心中覺得十分無趣。三十分鍾後,小張終於鼓起勇氣以這女總經理說:“對不起,待會兒我還有事,我先走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強調少說話的名言,如“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言多必失”、“喪家亡身,言語占八分”、“危莫危於多言”等等,但是許多人仍然有“話多”的毛病;出國旅行、婚喪喜慶、辦公室內……都有“話多之士”,喧囂吵雜,令人厭惡。
語言學家拉克夫曾指出簡單的三原則,使人們的說話更“文雅”——
“不要咄咄逼人”、
“讓別人也有說話機會”、
“讓人覺得友善。”
話多的人,常求發言而後快,不考慮聽者的感受,也不讓他人有講話的機會,所以容易“招怨”。其實,話講得最多者,多半是講自己的私事,或東家長西家短,易滋生事端;甚至不少人因話講得太多,長了“聲帶結”,還到處求醫呢!
話多的人不一定智慧多,而事實上往往可能相反,所以俗語說:“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在人際溝通中,讓別人也有講話的機會。
說話要有分寸
說話留有餘地,就要慎重選擇一些限製性詞語。開口“當然”,閉口“絕對”,會把交談者嚇退,把“部分”說成“一切”,把“可能”說成“肯定”……
俗話說:“量體裁衣”。日常說話,要根據各種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程度、語言習慣來作不同的處理,把握好分寸,留有餘地。讚揚不要過分,謙虛也應適當。一些人常常將剛演了出好戲的青年演員稱為“崛起的新星”;剛發表了一首小詩便謂之“著名詩人”,這種讚揚有些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但水已潑出,誰又會來草草收場呢?同樣,謙虛也該實事求是。有則笑話,說一個人過分謙虛。有人到他家誇他家花瓶漂亮,他說不過是一個粗瓶;人讚他衣服好,他又說不過是件粗衣。當客人對月飲酒,道:“好一輪明月。”他忙拱手說:“不敢,不敢,不過是我家一輪粗月。”這種謙虛便近乎迂腐,以致令人覺得不真誠。
科學史上有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年輕人想到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實驗室裏工作,愛迪生接見了他。這個年輕人為表示自己的雄心壯誌,說:“我一定會發明出一種萬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愛迪生便問他:“那麼你想用什麼器皿來放這種萬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嗎?”
年輕人正是把話說絕了,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把“一切”換為“大部分”,愛迪生便不會反詰他了。
即使詞用對了,修飾程度不同,說起來分寸就不一樣。如“好”一詞,可以修飾為“很好”、“非常好”、“最好”、“不好”、“很不好”等,這些比較級的使用要慎重。如果你沒聽天氣預報,即使聽了,明天還沒到,便不可以說:“明天一定會下雨。”一個人的文章寫得一般,客氣地說也隻能是“還好”,怎麼能說“非常好”呢?
有一句廣告詞: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這裏它用了“沒有”、“最好”,又用了“更”,烘托出該產品精益求精的品質,展現了該企業不斷進取,勇於開拓的良好形象,不失為一條“絕妙”的廣告詞,比如今的“極品”“世界一流”真實,有力度。
好的修飾詞使意思表達完整,恰到好處;過於誇張或過於縮小的修飾詞,則會與客觀實際相衝突,陷入兩難境地。屠格涅夫的小說《羅亭》中,皮卡索夫與羅亭有一段對話:
羅:妙極了!那麼照您這樣說,就沒有什麼信念之類的東西了?
皮:沒有,根本不存在。
羅:您就是這樣確信的嗎?
皮:對。
羅:那麼,您怎麼能說沒有信念這種東西呢?您自己首先就有一個。
皮卡索夫在此用一個“根本”,把話說絕了。因此,遇到不十分有把握的事,寧可多用“可能”、“也許”、“或者”、“大概”、“一般”等表模糊意義的詞,使自己的判斷留有餘地。
好好聽著,和風來也
許多人喜歡說在口上,做起事來卻拖拖拉拉:許多人雖然說得少,工作卻如老黃牛般;許多人又是喜歡溜須拍馬,投機鑽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