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2 / 3)

於是,DrSuper便從人的這樣一個循環當中確定,人從生到死亡是相互依存、扶持的。從這樣的理念結合到生規劃上,你正在規劃的是未來整個生命的布局,5年、10年、20年、甚至退休後的生活,而這一大段過程和周圍的人是關係密切,不可分離的。

企業為什麼要聘請你?因為它依賴你的工作能力;你又為什麼要到企業去上班?因為你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全靠它來滿足。所以,在生涯規劃上,我並不鼓勵你用刻板的方式去規劃,而是要在人際關係的角色上弄得很清楚。你必須在整個規劃的過程中受到很多人的幫助,而你也必須去幫助很多人,這樣的規劃才具有價值、意義。

許多企業家都曾表示,說他們10年、20年後最想當的是慈善家。但是,當10年,甚至是20年過去後,可是肯定他們可能還隻是個商人,而非慈善家。所以,當你規劃了一個生命中最想達到的目標時,希望你現在做的事都是和那個目標有關係,而不隻是假設,或虛構一幅10年、20年後的美麗圖案,卻遲遲沒有動手去做。

再提一個真實故事:有個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二十多歲進人一家銀行時,因薪水不錯,所以很滿意;但到工作進人第3年時,不免也因固定的事務性工作而彈性疲乏,有換跑道的念頭。偏巧這時他結婚了,開始有經濟壓力。於是他便想:換工作後未必能拿這麼好的待遇,還是忍忍吧!再等幾年再走也不遲。

過了兩年後,老婆生孩子了,家庭的開銷更大了。他便又告訴自己:再熬個把年吧,等孩子大了,那時我再離開吧!

過了10年,他的孩子是大了,但學費的壓力隨之而來。這時,他隻好安慰自己說:沒關係,生活嘛,等我退休了,一切都會轉好的,為了這個家,反正我已沒指望了,所有夢想也被摧毀殆盡;但是,等我退休後,起碼我可以不再為工作煩心,我也可以帶太太去各地走一走,說不定那時還有餘力換棟好一點的房子。

等他快退休了,有一天逛商場,看到一套很喜歡的西裝,想買;但一看標價,哇塞要600元。想想:唉,反正家裏還有兩套西裝,算了,退休後何必還要穿那麼漂亮。繼續逛下去,又看到一件純羊毛背心很喜歡,但是,售價要4300元。他隨即念頭一轉:冬天還能冷幾天?兩個月很快就過去了,何必浪費呢?

這個故事的結局用不著再描述了,想想就應該知道。

許多眼高手抵的年輕人一心期望自己的未來能功成名就、當大老板,甚至轟轟烈烈地創出一番豐功偉業。但是,我卻寧可看到你活在現在,去做現在就能做的事。如果你隻是個胸懷大誌,卻無法立即去規劃的人,那麼理想也隻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而已。

畫大餅式的空談,有什麼用?

功夫不負苦心人

永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以更大的熱情去獲取更大的成功,不斷地給自己加壓,永遠不讓發動機熄火,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之車駛至盡可能遠的奇境。

齊白石本是個木匠,靠著自學,成為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金。然而,他始終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就,不斷吸取曆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後的畫,明顯地不同於60歲以前。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後,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據說,齊白石一生中,畫風至少變了五次!即使他已80高齡,還每日揮毫不已。有時,來了客人或身體不適,不能作畫,過後也一定補畫。正因為齊白石在成功之後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形成了獨特的流派與風格。

美籍中國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因發現“J”粒子而獲得1976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金。他繼續發奮攻關,於1979年又獲重大成果——發現了“膠子”。他為什麼能接連獲勝呢?這是因為他在獲獎後不但沒有放鬆自己,反而自我加壓。他每天隻睡四至六小時,硬是擠出時間用在科學研究上,決不因獲獎而增加社會負擔或放慢前進的步伐。

勤能補拙是良訓

麵對現實,自暴自棄,甘居人後;還不如來個“先飛”“多練”,由勤而熟,由熟而巧,通過以勤補拙,成為“巧鳥”。

生物遺傳工程著名專家童第周17歲那年考入寧波師範學校的預科班,第2年後,他又考入一所教會中學。這所中學對數理化、英語課的要求很嚴格,而這幾門功課童第周的基礎最差,有的課甚至根本沒學過。當時有人譏笑他說:我保證你不出3個月就得回家種地。果不其然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他的總平均成績是45分,按學校規定,總平均成績不及格的人必須退學或降級。

童第周本來比同班同學的年齡大好幾歲,再降一級怎麼行呢?他硬著頭皮去央求校長,校長最後勉強答應讓他試讀半年。自此,童第周每天天不亮就悄悄爬起來在路燈下朗讀英語;晚上,熄燈的鈴聲響了,別人睡下後,他又悄悄地來到校園的路燈下,複習當天的課程。監學被他的頑強的學習毅力打動了,破例地允許他在學校熄燈鈴打過以後在路燈下學習。就這樣,童第周贏得了時間,贏得了學習上的突飛猛進。第二學期的考試成績公布了:他的總平均分超過了70分,幾何還考了個百分。

童第周經過刻苦勤奮的學習,在28歲那一年終於以複旦大學生物係高材生的優異成績留學比利時。

張博從小就酷愛學習,他嫌自己記憶力不強,為了做到博聞強記,凡是所讀的書一定要親手抄寫,抄寫朗誦一遍,就把它燒掉,又重新抄寫,像這樣要抄它六七次直到能背誦時,方才作罷。由於經常抄寫,他右手握筆管的地方長成了老繭。冬天手指開裂,每天要在熱水裏浸好幾次才能屈伸。後來他把自己的書房叫做“七錄齋”。勤奮學習,堅持不懈,終於使他成為明末著名的文學家。張博寫作思路敏捷,各個地方的人向他索取詩文,他從來不打草稿,都是當著來客的麵,一揮而就,因此,名躁一時。

梅蘭芳在剛學戲的時候,麵對一個很不利的條件——眼皮下垂,迎風流淚眼珠轉動不靈活。“巧笑情兮,美目盼兮”,唱旦角的眼睛不好,那還成嗎?親戚朋友為他顧慮,他自己也常發愁。後來,他偶然發現觀察飛翔的鴿子可以使眼珠變靈活,於是他每天一早起來就放鴿高飛,盯著它們一直飛到天際、雲頭,並仔細地辨認哪隻是別人的,哪隻是自家的,終於練就了舞台上那一雙神光四射、精氣內涵的秀目。

注意未知

你可能真的對某些事很在行,對其他事真的極不在行。那又如何?你何必浪費自己的時間跟你不在行的事情掙紮,讓自己大感挫折呢?

家父以前讀我在學校寫的蹩腳作文時,總是告訴學生:“你寫字不在行沒關係。重要的是,你曉得你的拚寫不在行。那樣一來,不確定的時候,你就可以查字典。”他說得對極了!從這一點小智慧中得到的收獲遠比其他智慧都多。

這位老師絕對正確,而且還不隻是拚寫這件事而已。同樣的想法幾乎可以應用到每件事情上。例如,工作上,並不必是專業編輯,隻要曉得自己的弱點和極限就行了。在我最弱的部分,我可以雇用別人來代勞。同樣的,我也不是一位絕佳的協調人,可以把公開演講的所有細節組織在一起。沒問題,我可以雇用勝任的人選。這麼做總是聰明點,長期下來,這總是比較便宜而且獲益更多。唯一有問題的一次是,我不曉得自己對某件事不在行,或不願意承認。

如果你無法學新技藝或改進現有的技術。你可以把大把的時間花在你最擅長的事情上,以及對你的成功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上。做你既不享受也不在行的事,容易陷入泥沼,被打敗。當然了,這些工作即使不是大部分也有許多需要完成,可是不一定非要你親自去做不可啊。

該放即放

財富本身是誘人的,但追求財富的過程卻很煩人。所以,成功者貴在堅持。

追求財富的過程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在最初它總是讓人看到成功的曙光,但一到了關鍵時刻,就會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困難來臨,以致使你喪失追求的信心。所以,渴望成功的人必須堅持。

但很多人往往就少走那麼一步,結果成功就屬於了別人。

①要讓膨脹的欲望給自己加油

一切成功的起點都是欲望,但在將欲望變為金錢的過程中,堅韌的意誌是人最重要的個性特點之一。大凡成功者,人們都喜歡說他們冷酷無情。其實不然,他們隻不過是能夠冷靜地麵對事業進展過程中每一個關鍵時刻而已。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們才能在困難的形勢下,穩健地追求著自己的目標。

而一般人卻缺乏這樣的個性,他們總是欲望強烈,而意誌脆弱。所以,遇到不利於自己的局勢激會聽任脆弱的意誌擺弄,直到他所追求的目標成為記憶中一個遙遠的影子。

不過,人性中這種弱點是可以彌補的,例如強烈的欲望就可以補救意誌的脆弱。創業的經驗告訴我們,有多大的欲望,一般就會帶來多大的成果。那麼你如果發現自己的意誌正在遭受困難的挑戰,你不妨有意識燃起欲望的火焰以激勵你的意誌。有一條規律:世界上的江河都是朝著海洋的方向流去。財富也是這樣,它也是朝著人們欲望的大海永不停歇地移動。

②培養意誌力的四個步驟

堅韌的意誌屬於人性中後天的成份,所以是可以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