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和趕驢人(2 / 3)

“老人家,你是見多識廣的人,你說在哪裏能買到大個頭、長尾巴、長腿、能幹活、吃料少,既沒強脾氣又聽話的驢?”

老者捋捋胡子,笑了笑說:

“這樣的驢根本就找不著,你不要聽別人為你說的那些標準,還是按自己的主意買驢吧!”

既然天底下沒這種驢,農夫也就死心了,便開始按自己的主意買驢。

農夫對賣驢的人說:

“我先不給你錢,把這頭驢讓我牽去,我試一試,如果沒有什麼毛病再把錢給你!”

於是農夫將那頭驢牽到家裏,讓它和鄰居家的驢排在一起,站在槽頭吃草。

可這驢也真是,它不和別的驢在一起,卻偏偏走到一頭好吃懶做的驢的身邊,與它十分親密地並肩站著。

農夫一看,二話沒說,牽起驢就走,來到賣驢人那裏,還給了他。對賣驢人說:

“這不是一頭好驢。”

賣驢人問他有什麼根據。農夫說出了自己的檢測方法。賣驢的又問:

“這樣試可靠嗎?”

農夫說:

“我見得多了,選擇跟什麼樣的人交朋友,自己就是什麼樣的東西。”

捕鳥人和冠雀

有一個好吃懶做的年輕人沒有什麼本事,但他惟一的優點就是不惹禍,這很好,年輕人就應該這樣。後來他終於學會了一門本領——捕鳥。他捕鳥的技術非常過硬,以至於樹林裏的鳥兒一聽到他的名字便嚇得渾身發抖。再後來鳥兒們對他恨之入骨,暗地裏咒他早點死去。

說起來也許你都不會信,有一次這位捕鳥人從早晨來到樹林裏,到晚上離開時,竟然捕到了一百隻鳥。

所以,當鳥兒們提到這位捕鳥人時,都恨得咬牙切齒,說:

“總有一天,一定要齊心協力把這個捕鳥人置於死地。”

鳥兒們非常想報複捕鳥人,但這個機會什麼時候才能到來呢?誰也不知道。更何況,鳥兒們商量完了,一展翅膀便各奔東西,今天飛到這裏,明天飛到那裏,各幹各的事情,誰還能將這事兒放在心上呢!

這一天,捕鳥人又帶著捕鳥的網子一大早就來到了樹林裏,他看看風向,抬頭望一望天,便動手將網張開了。

一些鳥看到捕鳥人在那裏忙著,便憤憤地罵幾聲,悄悄地飛走了。

這時,有一隻從遠方飛來的冠雀路過這裏,看到捕鳥人正在

忙碌著,便飛到跟前,與捕鳥人聊了起來。冠雀問捕鳥人:“喂,朋友,你在幹什麼呢?”

捕鳥人張完網,看看樹林裏的鳥都飛走了,心裏好懊喪,萬萬沒想到有一隻冠雀傻乎乎地來送死,心中竊喜不已,便對冠雀說:

“聰明的冠雀,這種事你還沒看出來嗎?我在為鳥造房子啊!”

冠雀聽說捕鳥人在造鳥巢,又問道:“朋友,你為什麼要造鳥巢呢?”

捕鳥人說:

“我的這項工程可是為所有的鳥兒造福的。你看,鳥兒們整天在風裏雨裏飛來飛去,有時候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多不幸啊。我把大鳥巢造好後,它們就可以住到這裏來了。

冠雀聽了十分高興地說:

“真有這樣的好事嗎?那我可要代表冠雀好好地謝謝你了。”

捕鳥人看到冠雀信以為真了,就對它說:

“我希望你能成為這個大鳥巢的第一位居民。”

捕鳥人說完,便走到一邊去了。

冠雀看到捕鳥人走了,知道鳥巢造好了,便展開翅膀飛進了網裏。

當捕鳥人跑過來將冠雀捉住時,冠雀猛然醒悟了,它氣憤地說:

“原來你是個大騙子,你利用我的善良,欺騙了我,我知道,你已經沒有良心了。”

馱鹽的驢

有個頭腦精明的商人,他經常來往於城市與城市之間。商人時常從這個城市販運貨物到另一個城市倒賣,然後又從那座城市販運貨物到這個城市銷售。如此買賣,商人掙了很多錢。

給商人運貨物的是驢。

商人有一個驢隊,一旦有貨物要運了,商人就騎在一頭大驢上,走在驢隊的最前頭。他用繩子將驢一頭頭地串起來,隻要他騎的那頭大驢一走,其他的驢也就得緊緊跟上。

商人的驢隊什麼都運,糧食啦、煙草啦、白糖啦、棉花啦……

驢子們整天和這些貨物打交道,雖然苦些累些,但它們也有對付勞累的辦法:去偷些好吃的東西。比如,每當運糧食時,後麵的驢子就會將前一頭驢馱著的口袋用牙咬破,讓糧食掉在地上,驢就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

商人看到,每當運糧食時他都要損失一些,便改變了做法,不再用繩將驢們串在一起了,而是讓它們分頭走,他騎在大驢上在後麵看著。

在這一群驢中,有一頭驢覺得自己十分聰明,平時它總是低著頭想著自己的事,不大與其他驢合群。

有一天,商人購買了一批鹽,要運到另外一個城市裏去。商人將裝鹽的口袋兩頭拴在一起,搭在驢背上,在後麵趕著驢隊上路了。

剛走出不遠,前邊就是一條小河,商人趕著驢隊來到了河裏。那頭自以為聰明的驢不慎腳下一滑,一下跌倒在河裏。

河水嘩嘩地流著,驢背上口袋裏的鹽很快就溶化了。

當那頭驢掙紮著從河裏站起來的時候,頓時覺得身上輕了許多。心裏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