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兩次,鐵匠願意接受大狗的無理要求,但老是這樣鐵匠就受不了。他朝大狗發了一通火,但大狗依然故伎重演。沒辦法,鐵匠隻好和大狗共用一個飯碗。

戰馬的晚年

有一匹駿馬在草原上野慣了,脾氣很不好。脾氣不好沒有關係,改過來就行了,但本性不好的話,那就沒法說。駿馬的本性不好不壞,這也很好,這樣便於被牧馬人馴服。後來,它成了一匹好馬。

這樣的駿馬理所當然地在軍隊服役,又毫無爭議地由軍中的勇士騎乘。勇士躍馬揚刀,立下赫赫戰功。每次打了勝仗回來,勇士都用臉頰貼著馬頭,雙手親昵地抱著馬脖子,深情地說:

“夥計,多虧了你,我才有今天,我們永遠是朋友!”

有一次對敵作戰,勇士孤身一人殺入重圍,不幸身負重傷,在馬背上昏了過去。駿馬一聲長鳴將敵軍的戰馬嚇得連連後退,駿馬乘敵人驚慌之際突出重圍,敵軍在身後緊追不舍。駿馬奔到斷崖邊,見崖下是一條湍急的大河翻著波浪,滾滾東去。駿馬毫不猶豫地飛身跳下。勇士落入水中,駿馬用嘴咬住勇士的衣服,遊向對岸。

敵軍催馬趕到崖邊,眼睜睜看著駿馬將主人救走,沒人敢跳下去追趕。

駿馬將主人帶到對岸,放在草地上。過了許久,勇士蘇醒過來,發現駿馬低頭在他的臉上嗅著,他摸摸自己水淋淋的衣服,又瞄了一眼依然奔騰不息的急流,激動得抱著馬頭放聲大哭,說:

“我的朋友,是你救了我的命,我們一定生生死死在一起!”

可惜,後來發生的事情使勇士徹底喪失兌現承諾的能力。戰爭結束了,勇士當了農夫,駿馬留在了軍營。從此,駿馬不再馳騁疆場,失去了再展雄風的機會。

一年一年過去了,駿馬變成老馬,被軍營賣給磨房,每天在磨房拉磨。

老馬一天天地在原地轉圈子,覺得很枯燥、乏味。它常回想起戰場上的風光,衝鋒陷陣的英勇,與主人患難與共的甜蜜。每每回憶起這些往事,它就停下腳步沉浸於那美好時光的遐想中……

磨房主人看到老馬總是無緣無故地停下來,以為它是太老了,需要休息,後來卻發現老馬的雙頰竟流下了淚珠。主人說:

“我的老夥計,你有什麼傷心事麼?說出來會痛快些。要知道我也老了,我們為什麼不能談談呢?”

老馬說:

“我曾經是匹軍馬,在戰場上曾與我的主人一道打過許多勝仗,敵人見到我的影子就亡命逃竄,我救過主人的性命。現在,我老了卻整天在這裏拉磨。您說,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對於老馬發的這通感歎,老人感到很為難,他隻得安慰老馬:“老馬啊老馬,我當年也像你這樣啊!但是現在人老了,很多事情根本不能自已。好好活下去吧。”

羊倌和頭羊

有人認為放羊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隻要身體比羊高的人都能幹好這件事情。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世上不是人多過羊,而是羊多過人了。

群羊必須由頭羊率領才能找到肥美的嫩草吃,走起來也不會亂成一團。羊倌隻要管好頭羊,照顧一下個別的調皮分子,就可將羊群管好。不過頭羊卻需要調教,它才肯聽羊倌的號令。牧羊鞭隻能對付擅自離群的調皮分子,牧羊鏟卻是專門用來指揮頭羊的工具。羊倌都有一手絕活,他隨便用牧羊鏟鏟起一塊土,擊向頭羊,使頭羊感到十分疼痛,又不受傷,頭羊即乖乖聽命,服從羊倌的指揮。

一個流浪漢到草原上找活幹。他認為放羊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便到有羊群的人家請求受雇。剛好有一戶人家養了百十隻羊,缺少羊倌,流浪漢便來到這戶人家,向主人表示願意受雇。主人對流浪漢缺乏信心,就盤問起來:

“你過去放過羊嗎?”

流浪漢擔心找不到工作,隻好吹牛,說:

“過去一直放羊。羊主人將羊全部賣掉了,我才流落到這裏。”

主人覺得這種說法很可信,立即將羊群交與流浪漢放牧,流浪漢從此當上了羊倌。

這位假羊倌不知道牧羊鏟怎麼用,便將牧羊鏟斜插在腰帶上,用牧羊鞭將羊群趕到草原上。

羊倌沒有調教過頭羊,頭羊也聽不懂羊倌的口令,沒辦法率領羊群按羊倌的意圖行走,弄得羊倌大為惱怒,生氣地用石頭把頭羊的犄角打傷,頭羊疼痛得大叫。

頭羊的聲音實在太大了,羊倌害怕主人聽到,他趕忙伸手去捂住頭羊的嘴巴,頭羊給了羊倌一腳,說:“你這個傻瓜,你以為你堵住我的嘴就會沒事了嗎?錯了,主人遲早會辭掉你的。”

聰明的冠鳥

大沙漠有一塊小綠洲,生活在沙漠中的動物感到很興奮,它們除了要感謝老天外,還要感謝自己的命運,誰讓它們這麼走運呢,碰到了這麼一塊小綠洲。綠洲中還生長著一片樹林,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湖泊,動物們喝水洗澡都很方便。

水在這裏十分珍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有了水,才會出現湖麵碧波蕩漾、大地百草豐茂、森林枝繁葉茂、動物茁壯成長的景象。如果遇上大旱,連月不下雨,生命就逐漸萎縮,以至消失,隻有傾盆大雨才能給這裏送來勃勃生機。

無情的幹旱時時威脅著這塊綠洲。有一年,幹旱再度降臨,一連3個月滴雨未下。樹葉黃了,花草枯焦,大地龜裂,湖水幹涸,動物們東逃西散去尋找水源,隻有一隻冠鳥不肯離去,它要等待幼鳥學會了飛翔。

幼鳥終於學會飛翔,它們跟著母親離開了這塊死亡之地,去尋找生命之水。冠鳥帶著子女慢慢飛翔,它不敢快飛,知道它的子女體力有限。飛到第二天,有的子女漸漸體力不支,一隻隻墜落,掙紮著死去。冠鳥大聲哀鳴。一隻蒼鷹掠過,對冠鳥說:

“現在不是你哭泣的時候,還是保存點體力上路吧。前麵還有很大一片荒漠,你要飛幾天才能找到水源,再哭下去,你也會死的。”

蒼鷹說完就飛走了,冠鳥隻好止住悲痛,奮力飛翔。它又飛了整整一天一夜,忽然發現大樹下的一塊石頭上立著一隻水罐,它立即從空中滑翔而下,立在水罐旁邊,水罐很大,比冠鳥高出兩倍。冠鳥飛到罐口,將頭探進罐中,可是,不論怎樣努力,都喝不到水。它沮喪地跳下來,打算用身體將水罐撞翻,可是,試了幾次,水罐竟穩如磐石,一動不動。它定神看著水罐,心想:一定要喝到水,看著水而活活渴死那就太悲哀了。

這時,蒼鷹也看到了水罐,但它也沒辦法喝到水。蒼鷹和冠鳥聯手,仍然不能將水罐推倒,蒼鷹覺得失望,拍拍翅膀飛走了。

突然一陣大風將碎石刮進水罐,水花從罐口濺出來,冠鳥靈機一動,絕處逢生的喜悅使它精神大振。它立即銜來碎石,一塊一塊丟入罐裏,水慢慢升上來,冠鳥張開大嘴,飽飲了一頓。

喝飽水的冠鳥覺得自己很聰明,於是對著空瓶說了一些智慧是最大的財富的話兒,然後飛走了。

聰明的冠雀

森林裏住著很多鳥兒,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些鳥兒生下來就能飛,有些鳥兒長大都飛不了多遠。

冠雀與其他鳥類不同。它們長成大鳥兒以後並不離開母親,而是要等到母親因年紀老得不能覓食時,才離開母親四處尋找食物孝敬母親。

冠雀的羽毛一點都不美,但秉賦聰慧,它能識破很多人類捕捉魚、鳥兒的方法。有一次,冠雀站在樹上,看見人將蚯蚓係在細線上拋入水中。開始,它弄不懂詭計多端的人類又在玩什麼把戲,出於好奇,它站立在樹枝上觀察。過了一會兒,隻見人將細線猛地拉出水麵,蚯蚓不見了,卻看到一條大魚活蹦亂跳地咬著細線,離開水麵。人將大魚摘下來,放進魚簍。冠雀似有所悟,歎息魚的貪食。

又有一次,冠雀發現白茫茫的雪中露出了一塊沒有雪的空地。它從來沒見過這種怪事,覺得很蹊蹺,便圍繞穀粒盤旋了幾周,不敢貿然地啄食,又飛回樹上,它要觀察一番,弄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忽然,一群山雞飛過來,發現穀粒,立刻爭先恐後地啄食。它們很快將穀粒吃個淨光,然後抖抖翅膀,剛要起飛,突然身體抽動起來,頃刻之間就一動不動了。這時,一人從林子裏走出來,將山雞收拾在一起,背走了。冠雀暗暗慶幸自己沒有上當。

山雀是留鳥,不像候鳥那樣南來北往,而是長期棲息在一個地方。它們夏天吃昆蟲,秋冬季節常常飛到田野,尋覓人們散落在地裏的糧食,雖然吃不飽,但卻不挨餓。

一隻山雀,自以為很聰明,它覺得在田野裏覓食太吃力,遠不如在村裏與雞鴨爭食吃得痛快,和有趣。小雞們護食,就叫著,拍打著翅膀驅趕山雀。山雀飛來飛去,不僅喂飽了肚子,而且還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次。

山雀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便向冠雀吹噓自己的光榮烹食經曆。冠雀聽了,很不以為然,警告山雀不可冒險:

“我們不可接近人類,他們會隨時害死我們,將我們烹成美味。”

山雀覺得冠雀將問題看得過於嚴重,不予理會,照樣與小雞爭食。人發現了山雀的行蹤,用網將山雀捉住。山雀看著冠雀,流下後悔的眼淚。冠雀搖搖頭,表示無能為力。

牛家內訌

一頭公牛很幸運地跟一頭母牛走在一起,後來它們生下了三頭小牛,小牛們長得很健壯。

苦難的日子難熬,度日如年;歡樂的歲月易過,一年仿佛一日。不知不覺,小牛們長大了,牛爸爸先行死去,牛媽媽也漸漸衰老了。

有一天,牛媽媽將三個孩子叫到身邊,叮囑說:

“我老了,不久就會離開你們。趁著我現在還有口氣,有些話要告訴你們,千萬不可忘記。草原上猛獸不少,有豹子,尤其是獅子,都是我們的勁敵,你們兄弟不可分開,隻有這樣獅子才奈何不了你們。如你們一旦分開,獅子會一個個地將你們吃掉。”

老母牛說完就死了。小牛們牢記母親的教導,形影不離地生活在一起,日子過得很和睦,深得鄰居們的稱讚。

一頭狡猾貪婪的獅子來到草原上。它貪婪地捕食小動物,嚇得小羊、小鹿、野兔等弱小動物紛紛搬到牛氏三兄弟的家園附近躲避災難,牛氏三兄弟心地善良,見義勇為,容不得邪惡勢力在它們麵前囂張。獅子每次來襲擊小動物時,都被雄壯的牛氏兄弟給趕走了。獅子獵食不成,心中萬分惱怒,對牛氏三兄弟恨得咬牙切齒。

獅子冥思苦想了好幾天,想出了一條毒計,那就是想辦法挑撥牛氏三兄弟,讓它們不再和睦,然後一一吃掉。

深秋時分,百草枯黃。獅子貯存了一堆鮮草,它拿出一部分,送給大牛,說:

“這是送給你的,請笑納。”

大牛見是一束鮮草,毫不思索地吃掉了。

第二天,獅子對二牛和三牛說:

“昨天,我送鮮青草給你們三兄弟,委托大牛帶給你們,不知是否可口?”

二牛和三牛被問得莫名其妙,齊聲表示,沒見過什麼鮮草。獅子挑撥說,可能是讓大牛獨吞了。這時二牛、三牛很不高興。

獅子見自己的毒計初步奏效,很是高興。二牛、三牛找到了大牛質問鮮草的事。

大牛說:

“你們不能上當,它隻說將鮮草送給我,並沒說有你們的份兒。”

二牛和三牛不相信大牛的話,最後大牛氣得獨自走了。獅子的毒計讓牛氏三兄弟不再和睦。最後獅子先後把三頭牛都吃掉了。

油橄欖和無花果樹

森林裏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樹,其中就有油橄欖樹與無花果樹。油橄欖樹離無花果樹很近,剛開始,它們把這看成是一種緣分,也都非常珍惜這種緣分。但後來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改變了它們彼此的看法。

兩株樹各自按著自己的習性生活,本來各不相擾,相安無事。不料有一年的冬天,油橄欖突然覺得無花果樹光禿禿的軀幹支撐幾枝稀疏的殘枝的樣子十分醜陋可笑。油橄欖甚至認為,與這樣一株其貌不揚的樹木為鄰居有損自己的形象。

無花果樹並不認為自己的形象不佳,依然挺直身軀傲然屹立。

油橄欖不能忍受無花果樹不謙虛的樣子,開口諷刺道:

“看你一副寒酸的窮樣子,身上連一片葉子都沒有,比不穿衣服的人還醜陋十倍。你應該感到害羞,要低頭彎腰才符合你這副樣子。”

無花果樹一時反應不過來,弄不清楚什麼地方得罪了這位刻薄的鄰居,被罵得發愣。

油橄欖樹見無花果樹沒有反應,誤以為無花果樹根本沒把它放在眼裏。它認為無花果樹的無言,是對它最大的蔑視,所以才做出不屑回答的樣子。

油橄欖樹見攻擊對方的缺點,沒有得到預期的反應,心中更加惱怒,它開始吹噓自己,說:

“你看我是多麼雍容華貴,體態豐滿,性格剛毅,從不向嚴冬低頭。我的葉子就像老虎的皮毛,天氣越冷,長得越豐滿。再瞧瞧你,膽小如鼠,秋天一到,就嚇得脫掉衣服,瘦得像小偷。”

無花果樹冷冷地說:

“同樣是樹木,各有各的活法,不能強求一律。我並沒覺得我有什麼不好,正像不知道你有什麼高貴一樣。還有,我不知道你有什麼權力指揮其他樹種該怎樣生長,難道你是樹王!”

這一番話說得至誠至理,油橄欖羞愧極了。沒過多久,一場大雪將油橄欖樹折磨死了,而無花果樹一點事都沒有。

守護神

城裏有一個非常富有的財主,他不僅在城裏開了很多店鋪,還在城外買了很多良田。他的家產多得三天三夜都估算不出來。每逢春耕秋收的繁忙時節,他就會花錢請一些人來幫他耕種田地,收獲糧食。財主的日子過得比天神還要有滋有味,為了讓自己以及後代一直豐衣足食下去,他供奉了一個守護神。

守護神供在他們家的大廳中。金碧輝煌的神龕上麵鑲嵌著各種顏色的寶石,紅色如血的瑪瑙、青翠欲滴的翡翠、玲瓏剔透的鑽石、色彩繽紛的孔雀石……

神龕兩旁有兩個用純金鑄成的大碗,裏麵滿是純淨的香油,粗粗的燈芯浸在裏麵,燃亮後吐出紅紅的火焰。這兩盞燈是長明燈;自從這家人將它們點燃就從沒有熄滅過。

財主一家為供奉守護神不惜耗費巨資。財主在大廳裏擺設了很多貴重的祭品。

這些祭品每天一換。每天還有兩個仆人專門管理這些事情。

財主一家人十分虔誠,每天早晨、中午、晚上都要跪拜三次。

到他家來的客人看到這一切,都要問他:

“你這都是為什麼呀?”

他隻是笑而不答。他心裏想,你們知道什麼,我這都是為了萬貫家財呀!

一晃,幾年過去,這家人為祭祀守護神花去了很多錢。

這一天夜裏,這家的主人剛剛睡去,守護神便在他的麵前出現了。守護神對他說:

“喂,朋友,不要再如此耗費你的錢財了,如果有一天你將自己的全部財產耗費完了,你就會變成窮人,到那時候你就會來怪我這個守護神了。”

財主一聽這話嚇得再也睡不著,再一細想便覺得守護神說得很對。從此一切從簡,把祭品換成了普普通通的了。

樵夫和赫耳墨斯

高山腳下有一個村子,村子裏住著一位老樵夫。老樵夫的頭發胡子都白了,滿臉都是縱橫交錯的皺紋。

樵夫以打柴、賣柴為生,一生中與他最親近的就是那柄十分鋒利的斧子。在樵夫的眼睛裏,這柄斧子仿佛就是他們全家人飯桌上的麵包,是他們全家人身上的衣服。

樵夫對自己的斧子,就像戰士愛他腰中的寶劍、騎士愛他的戰馬那樣,每時每刻都把它拿在手上,舍不得放下。

每天早上起來,樵夫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磨石前,將他的那柄斧頭磨得又亮又鋒利,然後用布包好,帶著它上山去砍柴。在砍柴時,如果遇到比較堅硬的樹木,他隻肯砍一斧頭,然後就用手去折,有時手都被樹枝刺出了血,他也舍不得第二次使用斧頭,以免斧頭過多地磨損。

天黑了,樵夫背著很大一捆柴回來了。回到家放下柴,第一件事就是將斧子從腰上取下來,用布反複地擦拭,直到斧頭被擦拭得光光亮亮,他才肯放下。

吃過晚飯,要上床睡覺了,樵夫又將斧頭放在枕頭底下,讓斧頭伴隨著他一同進入夢鄉。

村裏人都知道樵夫非常喜歡自己的斧子,因為這幾十年來,斧子確實為樵夫家做出了不少貢獻,所以人們一見麵總要誇一誇樵夫的斧子好。樵夫聽了心裏比吃蜂蜜還要甜。

有一天,樵夫帶著他的斧頭在河邊砍柴。他站在一塊鬆動了的石頭上去砍一棵小樹,由於用力過猛,腳下的石頭一動,樵夫的腰閃了一下,手裏的斧頭脫手而出,撲通一聲掉進了河裏。河水很急,斧子立即被衝走了。

樵夫一看自己心愛的斧子被衝走了,很傷心,他用手抱著頭坐在河岸上哭了起來。

樵夫一邊哭,一邊說:

“我心愛的斧子啊,你為什麼這樣狠心地走了,你陪伴了我這些年,為什麼不告別一聲再走呢!”

樵夫的哭聲驚動了樹林中的牧人之神赫耳墨斯。他聽到樵夫哭得那麼傷心,非常同情他,便走出來問樵夫:

“喂,朋友,是什麼事情使你這樣傷心,你說出來,也許我能幫你的忙。”

樵夫看到赫耳墨斯神來幫助自己,很高興,精神為之一振,馬上將事情的經過講給他聽,最後樵夫說:

“我尊敬的神啊,我不能沒有這柄斧子。如果真失去了它,我們全家就無法生活;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也不想再活在這個世界上了。”

赫耳墨斯對樵夫說:

“你不要著急,我會從河裏把你的斧子撈上來的。”

於是赫耳墨斯下到河裏,用手輕輕一撈,撈出了一柄金斧子,伸手遞給樵夫。樵夫看了,對赫耳墨斯說:

“尊敬的神啊,這不是我的斧子,我不要它!”

赫斯墨斯又從河裏撈出一柄銀斧子,遞給樵夫,樵夫又說:

“神啊,這銀斧子也不是我的,我不要。隻要你把我的那柄鐵斧子撈出來就可以了。”

最後,赫耳墨斯撈出樵夫的那柄鐵製的普通斧子時,樵夫高興萬分地對赫耳墨斯說:

“謝謝,偉大的神,這才是我的斧子呢!”

赫耳墨斯看到樵夫是一個忠厚老實,一點也不貪財的人,便將金、銀、鐵三柄斧子都給了樵夫。

樵夫拿著這三柄斧子回到村子裏,將事情一五一十地講給了村裏人聽。其中有一個平時愛占小便宜的人聽了,十分眼紅,也想得到金斧子和銀斧子,便也帶了一柄斧子到河邊去砍柴。

在河邊,他故意將斧子丟在了河裏,讓河水衝走,然後坐在岸上哭了起來。

聽到哭聲,赫耳墨斯又出現了,問那人發生了什麼事。那人說:

“神啊,我砍柴時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裏去了,請你幫我撈一撈。”

赫耳墨斯撈出一柄金斧子,問是不是他丟的。那人馬上回答:

“是,那正是我丟的。”

赫耳墨斯冷冷地笑了一下,便把金斧子遞給了那個人,那人高興地閉上了眼睛,當他重新睜開眼再看那柄金斧子時,卻發現手上拿的不再是金斧子而是一條大毒蛇,那人嚇得扔掉毒蛇,逃之夭夭了。

小偷及其母親

有一個年紀很小的孩子非常聰明,但是他有一個小偷小摸的壞習慣。

這一年,這個孩子到學校讀書了。一天,他放學回家時,書包裏除去自己的那一塊寫字板,又多了一塊寫字板。

他母親問他:

“兒子呀,這是從哪裏來的寫字板呢?”

孩子對母親說:

“啊,那是我趁一個同學不注意時,偷偷地將他的放到書包裏,帶回家來的。”

母親聽了孩子的話,不但沒怒斥兒子,反而高興地誇獎說:

“看看,我的兒子多麼聰明,知道為自己找東西了。兒子,有了兩塊寫字板,就比隻有一塊好。”

沒過多久,孩子帶回了一件皮外套,這件皮外套,在市場上至少值五十個金幣。那件皮外套確實是上等貨,光光亮亮的,用手一摸十分柔軟,非常高檔。

孩子將皮外套遞到母親的手裏,母親樂得嘴都合不攏了。母親笑嘻嘻地對孩子說:

“我的好孩子,你真是越來越有出息了,照這樣下去,你一定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來。過來,我的好孩子,讓我好好吻一吻你。”

孩子偷回的皮外套第二天就被母親帶到市場上換回了四十個金幣。有了金幣,母親買來麵包、葡萄酒、烤乳豬、熏紅腸,好好地慰勞了兒子一番。

幾年過去了,孩子一天天長大了,而偷的東西也越來越大。今天是一頭牛,明天是一匹馬。過些天,是珍寶、金銀,再過些天,是宮廷裏的奇花異草。

他的母親,每天都樂得忙東忙西,將這些東西藏起來。而且還不時地對他說:

“兒子啊,我們家裏又缺金銀首飾了,快些找來吧!”

沒過幾天,金銀首飾便被偷到了家裏。

惡事做盡,肯定沒有好下場。有一回,他正在行竊時,被人發現當場捉住。人們將他帶到法官那裏。

由於他是一個慣盜,偷了許許多多東西,法官便判他死刑。這一天,他被劊子手押到了刑場上。

法官在刑場上宣判說:

“此人一貫偷盜成性,現在依法判處死刑,立即行刑。”

母親看到兒子被判了死刑,跟在後麵捶胸痛哭。這時,小偷要求和母親說幾句話。母親走上前去,他一張嘴就狠狠地咬住了母親的耳朵,一使勁便咬了下來。

母親痛得哇哇大叫,臭罵她的兒子:

“你這個忘恩負義的雜種,竟然這樣對待生你養你的母親,你犯了罪還不夠,還要把母親弄成殘廢。”

小偷歎了一口氣,說:“想當初我偷第一件小東西時,如果你毫不留情地教訓我一頓,或許就不會發生今天這種事情了。”

披著獅皮的驢

有一頭勤勞的驢活了大半輩子了,有一天突發奇想,我這大半輩子活得到底有沒有意義?我一直都在為人拚命,我何時又為自己拚過命呢?驢想離開人,自己去幹一番大事業。

這一天,驢又為這件事想得頭痛,便出來四處走一走,散散心。它東走西逛,來到了一位獵人家的院子邊,向院裏一看,那裏竟臥著一頭獅子,嚇得它掉頭就跑。

剛跑出幾步,驢仔細一回想,覺得事有蹊蹺,那頭獅子怎麼一點動靜也沒有呢?

於是,驢又回過頭去,仔仔細細地去看那頭獅子。啊,原來是鋪在地上的一張獅子皮。看到獅子皮,驢的心莫名其妙地撲撲跳了起來,用這張獅子皮不是可以做出點驚天動地的大事嗎?

驢悄悄地走進獵人的院子,將那張獅子皮偷偷地拿走了。

有了這張獅子皮,驢將它披在身上開始四處遊逛,去嚇唬其他的野獸。

在牧場上,驢披著獅子皮出沒在草叢中,正在吃草的牛看到了,嚇得撒腿就往遠處跑;羊群在牧場上遊蕩,看到披著獅子皮的驢來了,唬得四處奔逃;其他的驢看到它,也以為是獅子,撒腿便跑了。

每當這個時候,披著獅子皮的驢就禁不住得意忘形了起來,它衝著那些四處逃竄的動物們說:

“從今以後,我看誰還敢小看我!”

這一天,驢披著獅子皮來到了深山裏,它想看看自己在深山裏有沒有在牧場上的威風。

它披著獅子皮藏在樹的後麵,隻把頭露在外麵。

這時,一隻老虎走了過來。那隻虎耀武揚威,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驢看著看著心裏不禁有些害怕。但它轉念一想:

自己身上披著獅子皮呢,難道還應該怕這隻老虎嗎?

驢壯起膽子,搖一搖身邊的樹枝以吸引老虎的注意力。

老虎朝這邊一看,發現是一頭獅子隱在樹後,就嚇得抬腳溜掉了。

這下那頭驢可就天不怕地不怕了,因為老虎都被它嚇住了,其他動物還能不害怕它嗎?

有一隻狐狸聽說附近來了一頭獅子,非常想跟這位百獸之王交個朋友,便四處去找獅子。

說來也巧,這一天,它們終於在山頭相遇了。

驢披著獅子皮正在樹叢中蹲著,狐狸看到了,馬上跑了上去,口中喊道:

“獅子大王,獅子大王,小的來陪伴你了!”

驢知道狐狸難纏,想嚇走它。於是,驢在站起身的同時,又發出了聲音。狐狸一聽驢發出的聲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道:“驢啊驢,你如果不出聲我還真有點怕你,嘿嘿,你現在終於露餡了吧,你這頭披著獅皮的驢。”

149 寓言故事薈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