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麥克阿瑟(2 / 2)

在原來的曆史上,麥克阿瑟不管是在菲律賓還是在日本,都是以先知和救世主的身份出現。

但在1918年的四月份,當麥克阿瑟麵對秦致遠的時候,麥克阿瑟表現的異常恭敬。

“將軍閣下,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率領第84旅向您報告。”麥克阿瑟敬禮的姿勢非常標準,果然不愧是最高分記錄的保持者。

麥克阿瑟現在是準將軍銜,前幾天剛剛晉升的,原因是作戰勇敢。

這有點奇怪,美軍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真正參戰,幾乎沒有任何真正意義上的戰鬥出現,真不知道麥克阿瑟這個作戰勇敢是從何說起。

“道格,歡迎你的加入。”秦致遠回禮,和美軍那種把手伸到腦門前敬禮的方式不同,秦致遠使用標準的PLA軍禮,指尖停留在鬢角的那種。

秦致遠對麥克阿瑟還是很好奇的,因此當見到麥克阿瑟之後,秦致遠仔細的打量了一番。

和普遍意義上的身材消瘦不同,出現在秦致遠麵前的麥克阿瑟身材高大健壯,麥克阿瑟的麵部棱角分明,給人印象深刻。同時因為麥克阿瑟帽子戴的有點低的緣故,如果麥克阿瑟要正視別人,就要把下巴略略抬起,這給人一種略顯驕傲的感覺,不過還沒到傲慢那個層次,這讓秦致遠感覺不錯,決定以後在華人部隊中也推行這種戴帽子的方式。

確認上下級關係之後,麥克阿瑟隨秦致遠進入指揮部。

指揮部內,一幹將領正圍在一個沙盤上討論近期的防禦調整計劃,爭論相當激烈。

秦致遠手中原本也是兵強馬壯,但被調走四個師之後,秦致遠的預備隊已經不敷使用,麥克阿瑟的這個旅雖然隻是旅級編製,但人數卻不少,整整有一萬多人。

現在的美軍部隊還沒有後世那麼浮誇,部隊就是部隊,不分作戰人員和後勤人員,這一萬多人幾乎都是作戰人員,差不多已經是一個師。

如果按照秦致遠的設想,美軍第84旅會加入預備隊行列,以後再隨著戰爭進程決定84旅的支援方向。

但麥克阿瑟很明顯不想待在後方,麥克阿瑟在聽完秦致遠的命令之後,強烈要求被部署到第一線,即使將直接麵對德軍的進攻沒有任何緩衝也在所不惜。

如此好戰,這給秦致遠留下的印象是:這是一個功利心很強的人。

“好戰”並不等於善戰,對於“好戰”者來說,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踩著士兵的頭顱登上人生巔峰理所應當,“一將功成萬骨枯”,說的就是這種人。

秦致遠當然並不反感麥克阿瑟的主動請戰,對於秦致遠來說,麥克阿瑟這樣的將領越多越好,反正死的不是華人,秦致遠沒必要為美國人的生命負責。

於是在抵達蘭斯的當天,麥克阿瑟的第84旅被派往阿米方丹,那裏的地形對防守不利,並沒有敘普河可以依靠。

對於第84旅的戰鬥力,秦致遠持懷疑態度,因此把第84旅部署到阿米方丹之後,秦致遠又命令秦浩歌旅進駐科爾貝尼,保護第84旅的後方。

如果第84旅防守的陣地被德國人突破,秦浩歌師要及時頂上去,為此秦致遠又給秦浩歌加強了一個營的坦克部隊,進一步增強秦浩歌手中的裝甲力量。

其實第84旅也有坦克部隊,大概有50多輛,麥克阿瑟明顯接受了喬治·巴頓的提醒,並沒有把這些坦克打散,而是編成了一支裝甲部隊,直接受麥克阿瑟指揮。

當這一切全部部署完畢之後,時間已經到了四月十號。

此時亞泯地區已經有了足夠的部隊,福煦把重新集結的第十集團軍派往亞泯,至此,法軍已經派出三個集團軍支援英軍。

魯登道夫失去了攻占亞泯,占據戰場主動地機會。

不過從另一個方麵說,魯登道夫也完成了一部分戰略目的,他在阿拉斯地區發動的進攻,不僅逼出了英國人的預備隊,同時也把一部分法軍吸引在阿拉斯。

現在看上去整個西線處於北強南弱的狀態,北半部分實力強大,德軍占據主動,英法聯軍加上華人部隊和美軍部隊的支援,雖然還處於後退狀態,但在距離一線較遠的地方,已經成功建立了一條堅固的防線。

而整個南半部分雖然現在沒發生太大規模的戰鬥,但戰爭的陰雲正在聚集,整條戰線都處於躁動不安的亢奮狀態。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魯登道夫的下一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