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在全副武裝的前提下,現在這樣輕裝前進更加輕鬆。
除非是英國人此時使用探照燈盯著這邊使勁看,否則絕對無法發現麥克塔維什他們,麥克塔維什他們也不是拚盡全力的遊,就是那種半天劃一下水,看向前的衝勁已經全部消失然後才劃另一下,這樣慢是慢了點,但真的是無聲無息,連個水花都沒有,甚至連漣漪都可以忽略不計。
不到三百米,其實也就是幾分鍾的事,看熱鬧的英軍炮艇還沒有掉過頭來,麥克塔維什他們已經摸到利泰洋行的外牆邊。
說是外牆邊有點不準確,確切點說,應該是到了江邊的防波堤底下,要沿著延伸到江水裏的台階向上爬個十幾米,這才能到利泰洋行外牆邊。
其實就是這段距離最危險,因為誰都不知道岸上有沒有英國人的哨兵,誰都不知道會不會剛上岸就被英國人發現。
麥克塔維什多機靈的,雖然看到有台階從江岸上一直延伸到江水裏,麥克塔維什也沒貿然上岸,而是又往旁邊遊了幾十米,這才滿滿靠向岸邊。
其他的突擊隊員不用麥克塔維什招呼,他們都跟小鴨子一樣跟在麥克塔維什身後,丟不了。
至於張漢卿率領的那幾個東北軍,麥克塔維什才不管他們呢。
麥克塔維什又不是東北軍的保姆,對張漢卿的生命不負有責任,張漢卿是死是活跟麥克塔維什沒關係,就算是張漢卿在這次行動中殞命,張雨亭也怪不到麥克塔維什。
臨來的時候,雖然唐家鼎極力反對,張漢卿還是堅持要跟著蘭芳突擊隊感受下,哪怕是在行動中遭遇不測,張漢卿也不會怪任何人。
來到江邊,麥克塔維什回頭做了個手勢,馬上就有幾名突擊隊員湊過來搭了個人梯。
在水中搭人梯,其實不費什麼勁,水本身就是有浮力的嗎,四個人一較勁,就把麥克塔維什扔上了近兩米高的防波堤。
麥克塔維什還是仔細的觀察了下,這才慢慢往上摸。
事實證明麥克塔維什還是小心過度,或許是因為長久以來的和平麻痹了英國人,英國人並沒有多少警惕性,整個江岸上就沒什麼哨兵,這讓麥克塔維什他們能安全的抵達利泰洋行外牆邊。
到了這裏,就能看出英國人的防禦還是很嚴密的。
整個利泰洋行,大概就是個四層高的磚石結構建築,看那四四方方的整體造型,估計每一層裏麵都有不少房間,這會給麥克塔維什他們造成一定麻煩。
此時的利泰洋行當然是燈火通明,大廳門口和房頂上明顯都是有衛兵的,手裏都拎著李·恩菲爾德步槍,也算是戒備森嚴。
看樣子英國人也不敢大意。
就在麥克塔維什身後,幾名突擊隊成員從背著的防水袋裏掏出各種箭和弓背,然後又掏出用油紙仔細包裹後的弓弦,隻用簡單的幾分鍾,就組合成一張張反曲弓。
反曲弓怎麼說呢,這絕對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偉大發明,雖然沒有複合弓的射程遠威力大,但用在特種作戰時剛剛好合適。
相對於反曲弓來說,複合弓確實是有點威力過剩,曾經有人在四十五度角進行仰射的時候,箭矢飛出去一千九百米。
特戰隊員需要多大威力呢,最多九十米。
於是反曲弓就成了蘭芳特戰將士的最佳選擇。
就在那幾名特戰隊員剛剛做好反曲弓之後,麥克塔維什拍拍身邊突擊隊員的肩膀,向著上方做了個手勢,這是準備從頂層突入的意思。
於是剛做好弓箭的那幾名士兵又把那些個反曲弓背在背上,準備協助麥克塔維什攀爬。
其實嚴格說起來四層樓不算高,但準求完美的英國人所建的房屋樓層相當高,所以現在看上去,距離樓頂大概就有個20米左右的高度。
20米,放在特戰隊員們手裏也確實是不算什麼,哪怕是沒有助力,麥克塔維什他們也能徒手爬上去。
這也是蘭芳士兵經常練習的項目之一,普及程度和武裝泅渡差不多。
說幹就幹,麥克塔維什把匕首重新塞入刀鞘,準備開始攀爬。
就在麥克塔維什剛想向上爬的時候,英軍炮艇上的探照燈突然向著麥克塔維什他們的藏身地掃過來。
難道被發現了?
麥克塔維什這會是真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