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白喉症(1 / 2)

嬰幼兒常見傳染 幼兒白喉症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以咽、喉、鼻等部位的粘膜充血、腫脹和假膜形成,以及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狀為特征。嚴重者可發生心肌炎和外周神經麻痹。

白喉在世界各國都有發生,但多見於溫帶。一般是散發,也可流行。全年均可發病,以秋冬季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發病率很低。以1~5歲兒童發病率最高。白喉杆菌經呼吸道侵入易感者機體,在鼻咽喉部粘膜表層組織內繁殖,引起局部上皮細胞炎症壞死,這些壞死細胞與纖維蛋白、白細胞和白喉杆菌凝固形成假膜。白喉杆菌可產生外毒素經淋巴、血液散布到全身各器官組織引起病變,以心肌、外周神經的損害為重。

(1)症狀表現和診斷要點

潛伏期2~5天。臨床上根據假膜所在部位,分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及其它部位白喉。

①咽白喉:此型最多見,約占發病人數的80%左右。按中毒症狀輕重與病變範圍大小又分為普通型和中毒型。

普通型:起病緩慢,有低熱或中等度發熱,頭痛、咽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扁桃腺輕度紅腫,有白色點狀滲出物,1~2天內融合成灰白色片狀假膜,邊整齊,表麵光滑,不易剝離,如強行剝離易引起出血,並於24小時內形成新的假膜。

中毒型:咽部高度充血水腫,口腔內有腐臭味。假膜成大片狀,可波及扁桃腺、咽後壁、跨弓和懸雍垂。頸部及頜下淋巴結腫大,周圍組織水腫,形成“牛頸”。全身中毒症狀有高熱、煩躁不安、麵色蒼白、脈細弱、心音低鈍、血壓下降,甚至出現皮膚、粘膜出血等。

②咽白喉:大多為咽白喉擴展所致,約1/4為原發性。表現為聲嘶,犬吠樣咳嗽,甚至失音。由於喉頭水腫與假膜的阻塞,常表現為吸氣性呼吸困難,吸氣時有喘鳴音,嚴重者出現“三凹征”、煩躁不安、口唇青紫,如不及時搶救,病人常因缺氧窒息或全身衰竭而死亡。

③鼻白喉:少見。多見於嬰幼兒。主要表現為鼻塞,張口呼吸,流漿液血性鼻涕。鼻孔外周及口唇皮膚糜爛,結癡。鼻腔內可見假膜。

④其它部位白喉:眼、皮膚、外陰和食管等處可發生白喉,但很少見。

中毒性心肌炎是白喉最嚴重的並發症,一般發生在病程第2~3周,表現為心率過速、心音減弱、嚴重者四肢發涼、血壓下降、心律失常、傳導阻滯,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外周神經麻痹常發生在病程第3~4周,以軟跨癱瘓多見。飲水時由鼻孔嗆出。說話帶鼻音,懸雍垂反射消失等。一般於數周或數月內症狀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