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大師在《憶周作人先生》一文中說:“一個人的妻子,如果她能勤儉持家,相夫教子,而且是一個溫而正的女人,她的丈夫就一定會受到她的影響,一定會愛她,一定會愛屋及烏的愛與她的有關的一切。”
平庸有幸在芸芸眾生當中遇到了張慧娘,有緣分娶到這麼一個好姑娘為妻子,真是他此生最大的驕傲和最幸福的事情。
平庸自從和張慧娘成家,生子以來,這麼多年了,張慧娘的心思和精力全部都投入到他和他們的兒子身上。張慧娘用她的小聰明,小智慧,用她的辛勤汗水,用她的那一雙又白又嫩的小手,為平庸、為孩子和她自己建造了一處擋風遮雨的小宅院。
平庸他們家這處花園式的小宅院裏,不但常常釋放出一家三口人的開心笑聲,而且還有一條聰明、調皮的小狗,一群漫遊在水泥池子裏的各色錦鯉,以及一年四季輪流怒放的各種類花卉和盆景來填補、豐富他們家裏的日常生活情趣。
說實在的,下輩子,下下輩子,大下下輩子,隻要張慧娘樂意嫁給平庸這個幹啥啥不行,大事入不了心,小事進不了腦子,遊手好閑,好吃懶做,生活能力這麼差的傻漢子,平庸還是心甘情願地和張慧娘攜手漫步走完這條風光無限的人生之路。
平庸和張慧娘成家這些年來,平庸很少過問家裏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日常生活當中的瑣碎事情,更是很少往家裏買什麼東西,即使是偶爾買點什麼東西也是吃虧上當,惹一肚子閑氣。
平庸依稀還記得,那一年端午節的早上,一家三口人吃完早飯,張慧娘刷洗完碗筷,跟他說她要上菜市場去買一斤小山羊羊肉,中午包羊肉水餃吃。
平庸一聽羊肉水餃四個字,雙眼頓時就發亮了,一下子來了精神頭,興致勃勃地跟張慧娘說:“挺長時間沒吃羊肉水餃了。餃子就酒,越吃越有。這樣吧,你在家裏和麵,我去買羊肉,等我回來後,咱們倆一塊包餃子,中午美美的大吃大喝一頓。”
平庸嘴裏哼哼著小曲,拿了一個塑料袋子,將塑料袋子放到自行車的前筐裏,騎著車子一路直奔菜市場的羊肉攤子前麵,他停下自行車,屁股坐在車座上,一隻腳站在地上,伸手將自行車前筐裏的塑料袋子拿出來,轉手遞給了賣羊肉的中年婦女,說:“來二斤好一點的羊肉,包餃子用。”
賣羊肉的中年婦女伸手從平庸的手裏接過塑料袋子,嘴裏喊著:“好嘞!”就拿起刀來從羊身上割下了一塊羊肉,她放下手裏的刀,隨手把那塊羊肉往電子秤秤盤上一放,笑嘻嘻的看著平庸說:“你看看,這塊羊肉多好啊!不多不少,整整三斤半。我再給你搭上塊肥油,包餃子得有點肥油才好吃。”
平庸看著賣羊肉的中年婦女把三斤半羊肉和一小塊羊油放到了塑料袋子裏,他伸手接過塑料袋子,順手放到自行車前的車筐裏,從上衣口袋裏掏出錢,付完賬,就調轉車把蹬起自行車一溜煙地往家趕,進了屋裏眉開眼笑地跟張慧娘說:“老婆,你看看,這塊羊肉多好啊,多新鮮呀!咱倆趕快包餃子吧!”
張慧娘微笑著伸出一隻手從平庸的手裏接過塑料袋子,另一隻手從塑料袋子裏拿出羊肉,一隻手翻開羊肉一看,臉色立馬就變了,低著頭,皺著眉頭說:“嗨!這哪裏是什麼小山羊羊肉啊,這明明就是一塊老綿羊肉。哎呀!我的傻老公,你看看,你看看,這羊肉裏麵包著一大塊羊油,哎呀我的媽呀!怎麼還藏著兩塊大骨頭。唉!你可真是的!讓我怎麼說你才好呢,都這麼大歲數的人啦,買東西還是不長點眼睛。”
平庸看著張慧娘雙手捧著的那塊羊肉,高興的勁頭頓時就消失了,一臉疑惑不解的神色,有些懊惱地說:“當時我明明是看著她從羊身上割下一塊羊肉,直接放到電子秤秤盤上,稱完了之後,還給我搭上了一小塊羊油放到塑料袋子裏的。她什麼時候往羊肉裏放的這一大塊羊油和兩塊大骨頭啊!那個女人可真是太鬼了,手法怎麼那麼快呀!簡直是比那些街頭上變戲法的魔術師都厲害。”
平庸依稀還記得,那年深秋的一天下午,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路邊一個中年女人大聲叫賣桔子的吆喝聲音給吸引過去了,他在這個水果販子的三輪車上買了五斤桔子,到了家裏,張慧娘用電子秤稱了稱,撅著嘴,看著桔子恨恨地說:“這桔子還不到三斤半哪,還都是用水泡過的,你看著挺新鮮,可不好吃呀!”
平庸一聽張慧娘這話,便連忙拿起一個桔子剝開一個桔子瓣,放到嘴裏嚼了嚼,立馬就趕緊地吐了出來,大聲地喊叫著說:“哎呦我的媽呀!這麼苦啊!這哪裏還有一點桔子的味呀!以後我再也不在路邊上買那些小商小販的東西了。”
平庸依稀還記得,那年春天的一個星期天的上午,他一時心血來潮,想討好討好一年四季,一天到晚閑不住手腳的張慧娘,準備勤快勤快,幹點像樣的家務兒活表現表現自己。他心裏這麼尋思著的時候,一抬頭正好就看見了牆角那台已經安睡了幾個月的落地扇,嘴裏不由自主的就朝著在臥室裏拖地的張慧娘大聲地喊叫著說:“老婆,你不是說這台落地扇壞了嗎,現在我就修理修理它,過幾天好用。”
張慧娘在臥室裏一邊拖地,一邊扯著長腔回應著說:“你想修就修唄,隻是別給我鼓搗壞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