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時代的變遷,思想的轉變,有些人已經厭倦了魯迅的文章,把魯迅先生的文章請出教學課本去,也就不算是什麼多麼奇怪的大事情了。
魯迅先生的作品,大都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社會產物,確實是有一定的曆史意義,也曾經教育、培養了許多有誌之士和革命者。但對於像平庸這種沒有什麼政治頭腦,思想雜亂,性情懶散的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來講,讀魯迅的小說,看魯迅的文章,不能說是味同嚼蠟吧,也差不多,確實是還不如去閱讀金庸、梁羽生和古龍的那些武俠小說來勁,還不如去讀幾篇豐子愷、朱自清的散文有精神頭。
這幾天,平庸的手頭上沒有什麼新書,他耐著性子看魯迅的小說集,還有幾篇沒讀完,不知道為什麼,今天他再硬著頭皮也讀不進去了,於是呼便索性放下書本,信步走出了辦公室,在走廊上碰到了政工科的孟科長,隨口喊著孟科長陪著他走出了公司大院,他們兩人一路說著閑話,一路來到了離他們公司不遠的一家出售舊書的小書店。
這一家出售舊書的小書店,對平庸來說是個非常實用的知識寶庫,平時他的口袋裏隻要是有了幾個零花錢,就好到這家小書店裏買上幾本舊書。一元錢,二元錢,三元錢,頂多五元錢,他就能買到一本自己喜愛的舊書。小書店出售舊書的價格,對於喜歡買書看,口袋裏又沒有多少閑錢的平庸來講,確實是一件挺合算的事情。
平庸挑選了十本書,一律二元錢一本,全都是當代和現代著名作家的散文集。平庸挑書挑得雙手髒兮兮的,衣服也讓汗水給濕透了,可他很高興。因為這些書若是到新華書店裏去買的話,每本書起碼都得要花費二、三十元錢不可,甚至更要過一些。
孟科長給平庸抱著那一摞舊書,兩人臨要走到書店屋門口的時候,書店老板連忙滿臉笑容地走了過來,嘴裏一邊說著歡迎再來,一邊順手在書店門口的櫃台上拿起一本朱自清的散文集送給了平庸。
平庸微笑著從書店老板手中接過書,嘴上說了句謝謝,心裏尋思著,二十元錢買了十一本書,這種便宜的事情到哪兒去找呀!下次我要是不來的話,那不是大腦有毛病嗎。
這兩年,買書、看書對平庸來講既是一種消遣,又是一種享受;既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手段,又是熱愛生活的一種方式。在孤獨寂寞、沉悶壓抑的工作環境裏,尤其是像平庸這種讓生活和工作給擠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理想主義者,不去買書,不看書的話,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把他給憋悶成一個八級精神病。
平庸回到公司,進了辦公室,洗洗手,用一條毛巾把那十一本書擦得幹幹淨淨的,然後一本一本地放進了書櫥裏。他微笑著站在書櫥前,看著書櫥裏那一排排淘來的舊書籍,心裏尋思著,一個人別管生長在什麼樣的家庭,還是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環境當中,如果不持續地運用社會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不用純正的儒家思想品德做人生的奠基石,在這個腐敗猖獗、道德滑坡的現實社會生活當中,再不懂得服用反省這副良藥來反思,來修整自己的言行,那就很有可能會逐漸地演變成一個四肢發達、狂妄無知的人,甚至還會墮落成為一個禍國殃民的社會渣滓。讀書學習使人明智,使人豁達。明智、豁達的人,眼界寬廣,大腦活躍,他們會自覺地借助科學知識的天梯來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人生坐標。書櫥裏這些五花八門的書籍,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能給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