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黃河決口(1 / 2)

第八章黃河決口

清朝乾隆時期的黃河水道跟現在比起來有太多的不同,黃河由於再北宋末年發生奪淮入海事件,導致黃河由以前的在山東注入渤海,改為現在的由浙江注入黃海。

白蓮教此次計劃掘開黃河,決定由洛陽附近掘開,但又不能讓人覺得是白蓮教幹的。所以隻能派人偷偷潛入滿清控製區,等計劃成功後,白蓮教再進軍黃河泛濫區域以求發展。

這次帶隊執行計劃的是蔣光傑,這是蔣光傑頭一次自行執行任務。本來這次是說讓曾廣寧帶隊的,但曾廣寧認為此事有損陰德,便婉拒了王聰兒的任命。蔣光傑卻看到了機會,一次脫離曾廣寧控製並且幫自己立下大功的天賜良機,所以在蔣光傑的極力爭取下,他終於得償所願帶隊執行任務。

蔣光傑其實在正月十二日就到達了洛陽,然後喬裝打扮後到黃河附近查看地形,最後決定在洛陽西北方的孟津附近動手,並且同時掘開兩岸。不過蔣光傑並沒有按照王聰兒的吩咐正月二十日以前動手,他覺得現在堅冰剛開始融化還不能造成太大的水勢,如果在等十天半月水勢會更大,所以他私自決定將計劃日期延後。

正月二十日白蓮教軍隊大營,此時的王聰兒正在大發雷霆,就聽她喊道:“蔣光傑是怎麼搞的,都到了約定的最後期限了,怎麼還沒傳來黃河決口的消息呢?”

眾人知道王聰兒正在氣頭上,便不敢答話。一會兒沈書恒站了起來說道:“大元帥,我覺得蔣光傑可能還會等好多天才會掘開黃河。”為什麼稱呼王聰兒大元帥呢?這又是沈書恒建議王聰兒的,他對王聰兒說,‘大頭領似是匪稱,改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更顯正統’。

眾人聽到沈書恒的話後,議論紛紛。

就聽姚之富問道:“蔣光傑他怎敢違背大元帥的命令,他就不怕回來後遭到懲罰嗎?”

沈書恒說道:“他不會回來了。”

“什麼?”王聰兒、姚之富和曾廣寧同時驚訝到。

沈書恒見眾人驚訝難解,便解釋道:“現在剛正月,黃河水勢還不是很大,蔣光傑認為等一等可能更好。所以便私自將計劃推遲了。”

曾廣寧急忙問道:“那也不至於不會來吧!隻要他說出理由,相信大元帥是不會怪罪他的。”

王聰兒聞言說道:“是的,如果真是這個理由,我是絕對不會懲罰與他的。”

沈書恒接著說道:“剛才隻是他計劃推遲的原因,至於他不會來的原因便是他會自立門戶。”

王聰兒不信的說道:“開玩笑,他就五百人還想自立門戶,文遠你不會說錯了吧!”

沈書恒笑著說道:“現在是五百人,但黃河決口以後可就不止五百了。”

眾人聞言臉色一變,都沉默了下來。

王聰兒沉默良久,歎了口氣說道:“文遠,絕對不能讓他開了這個先河,否則後患無窮,你幫忙想想辦法把他叫回來。”

這回輪到沈書恒沉默了,沈書恒無奈的說道:“蔣光傑不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夫,他不會自投羅網的。為今之際隻有任其自然了。現在我們最重要的是趕緊轉移,滿清的追兵又快合圍上來了,我們隻有等到黃河決口在做打算了。”

王聰兒一臉頹廢的說道:“好吧,那就有他去吧。”

沈書恒看到王聰兒頹廢的臉龐,知道她的苦,她本身便是女兒身,如果有人背叛而無力阻止,這便給了其他有實力的首領一個信號,他們也可以自立門戶,自己逐鹿天下稱王稱霸。

想起王聰兒平時對自己的照顧,沈書恒心有不忍,便站起來說道:“大元帥,放他離去並不是什麼都不做,您可以現在就給他發一道命令,讓他不必回來和您會和了,讓他北上。”

王聰兒聞言,眼前一亮,說道:“文遠真是我軍的諸葛孔明呀,如此以來蔣光傑就變成了奉命北上,而且還可以幫我們抵擋北方的滿清軍隊。”

但姚之富卻說道:“文遠,蔣光傑就一定會北上嗎?萬一他又違抗命令不北上怎麼辦?”

沈書恒說道:“副元帥放心,他一定會北上的,如果他帶在黃河南岸很快便會與我們相遇,那是他的軍隊還沒發展起來,他是不會來觸黴頭的。我猜測他會先在河南北部壯大實力,然後進軍山東,這樣如果他發展的好的話,便是齊魯之王了。”

姚之富聽後問道:“那我們呢?我們就在河南了嗎?”

沈書恒說道:“不!我們也學蔣光傑,先在河南壯大實力,然後突襲浙江、安徽,占領大運河兩岸,阻斷滿清賴以生存的漕運。”

王聰兒聽後說道:“文遠說的很好,這次文遠有出了一個好主意,就任命他為軍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