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統一(1 / 2)

神武四年,公元1802年,2月,李定下旨集合南海和北海艦隊組成聯合艦隊,配合東南軍區收複台灣。聯合艦隊包括兩艘鎮遠級,兩艘寧遠級,七艘鎮海級,十二艘定海級和三百五十餘艘小型船隻。艦隊於2月8日從廈門出發,護送運兵船到澎湖群島。再艦隊炮艦的掩護下東南軍區士兵,經過半天的奮戰占領了澎湖島。接著便依次澎湖列島的其他島嶼,然後經澎湖水道直撲台灣府(今台南)。聯合艦隊於台灣府正西100公裏處,遇到了蔡牽的船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廝殺。蔡牽船隊中最大的一艘戰艦,便是從呂宋購買的那艘800噸排水量的戰艦,其他的都是500噸以下排水量的小船,總體來說聯合艦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而且李定的艦船上,除了300噸排水量以下的,都裝配有火炮。因此這次澎湖水道的大海戰,幾乎是一邊倒的戰爭。蔡牽的船隊幾乎被全殲,其中那艘800噸級的戰艦和四十餘艘小型戰艦被俘虜,十數艘小戰艦趁機逃走,其餘都被擊沉。2月12日,聯合戰艦護送東南軍區兩萬部隊在台灣府西北的安平登陸,然後返航。李誌忠指揮軍隊圍困台灣府,雖然蔡牽頑強抵抗,但是李誌忠在裝備了150餘門大炮,10000條火槍的情況下,如果還不能攻克武器落後的台灣府,那他就真對不起自己上將軍的軍銜了。況且李誌忠還想憑借此次的戰功,在晉升一級軍銜。李誌忠於3月5號攻克台灣府,蔡牽在他的大流球王府中和他的妃子們**而死。南下攻克鳳山後李誌忠率軍一路北上,先後攻克嘉義、鹿港、彰化、台中、新竹、淡水和雞籠,到達台灣最北端後,便沿著台灣東海岸南下攻克噶瑪蘭廳(今宜蘭)。知道5月中旬,李誌忠基本平定了台灣島,他也終於如願被晉升為大將軍,東南軍區司令的頭銜也去掉了暫署的前綴。東海艦隊總司令沈書恒晉大將軍銜,南海艦隊總司令李長庚晉大將軍銜,李誌誠南海艦隊副司令之職由暫署改為正式。其後,李定下令改台灣府為台南府,改雞籠府為基隆府,改淡水為台北府,台灣省首府由台南遷往台北,基隆和鳳山兩港設為軍港,分別為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所用。東南海麵的戰事結束後,李定下旨東南沿海無地百姓可以遷往台灣墾荒,所開墾的耕地兩年免稅,並歸開墾者所有。李定還命令北海、東海和南海三隻艦隊四處尋找島嶼,但後立碑確定主權,標注位置之後上報朝廷,以便朝廷在以後的地圖上標出。如果是沿海百姓出海發現無人島嶼,上報本地官府後可以得到賞銀。其後,南海艦隊在台灣東南方發現了七星嶼、蘭嶼和綠島。還在呂宋的北方發現了今天的巴坦群島和巴不延群島,並且在其中每一座島嶼上都投下了主權碑,並有上報李定由其命名。另外,南海艦隊還根據李定的指示,在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的每一座島嶼和島礁上投下了主權碑,並且正在南沙群島尋找和占領島嶼。東海艦隊在台灣北方發現了今天的彭佳嶼、******和赤尾嶼,在基隆東側發現了今天的先島諸島和公古列島。在投下主權碑後,上報朝廷命名。北海艦隊發現了庫頁島被端的一個島嶼(今莫涅龍島)和蝦夷島西北方的兩個島嶼(今禮文島和利尻島),並且還穿過庫頁島和蝦夷之間的海峽,發現了千島群島。北海艦隊還勘察了蝦夷大島,認為盡管日本聲稱此地使他們所有,但是其實是無主之地,上報了李定請求占領。李定和大臣商議以後,大臣們都不同意,無奈李定堅持並且說出了理由,最終使大臣們同意了出兵占領蝦夷。1802年10月,北海艦隊出兵蝦夷,由於此時的蝦夷還沒有統一的國家,隻有許多還生活在原始狀態的部族,東北軍區的大軍很快就控製了全島。並且攻破了蝦夷南方日本人建立的幾個據點,俘虜了近萬日本人,李誌斌根據李定的命令,判所有日本人勞改。李誌斌派人照會日本幕府,稱蝦夷為中華帝國之固有領土,此後不得侵犯。李定改蝦夷島為北海島,從北海省劃出庫頁島,北海省改稱江東省,庫頁島和北海島組成一個新省份,名為海北省。庫頁島和北海島的叛亂此起彼伏,倒神武六年(公元1804年)再也沒有反抗力量,這期間中華帝國的軍隊總共在兩島逮捕和殺害將近一百二十萬人,幾乎沒絕了兩島的土著民族。當然,這種近乎殘酷的方式,使得中華帝國有了大量的免費勞動力,為中華帝國的初期建設省去了大筆開支和人力。中華帝國的水泥大道,在神武十年終於串聯了全國所有的省會,也包括西藏的拉薩和新疆的迪化。日本幕府自從得到中華帝國占領蝦夷後,便一直寢食不安,擔心中華帝國回趁機侵略日本,但一直都沒有動靜,便又恢複了往昔的寧靜,隻有國內的有識之士看出了日本的危機。1803年3月李誌斌和吳耀庭率軍攻克烏裏雅蘇台,滅亡了沙俄支持的偽蒙古國。然後兩人繼續北進唐努烏梁海地區,並於7月完成占領。雖然此後外蒙地區一直都會有叛亂,但無上大局並且隨著水泥大道的修建,帝國在此地的統治進一步加深,便使外蒙古牢牢的於中原聯係在了一起。事後,李誌斌晉督帥軍銜,仍擔任東北軍區總司令,吳耀庭則晉大將軍銜,暫署蒙古軍區總司令。蒙古徹底平定後,李定加快了平定新疆的步伐。1803年8月,吳顯揚和李誌孝西進攻克伊犁,沿著伊犁河西進攻克阿拉木圖後,逐步收複被沙俄侵占的巴爾喀什湖附近的領土。吳顯揚的軍隊直到1804年7月才徹底完成了占領,主要是與沙俄的談判餘戰爭消耗了大量的時間。1804年8月吳顯揚晉督帥軍銜,解除陝甘軍區總司令職務轉任新疆軍區總司令,李誌孝晉大將軍銜,擔任陝甘軍區總司令。1805年4月鄭之貴調任青藏軍區總司令,率軍進入拉薩後與**和**製定了協議:西藏承認是中華帝國的一部分,西藏政治製度暫時維持現狀,中央政府可以駐兵招兵,仍用‘金瓶掣簽’製度來認定**和**的轉世靈童。神武七年(公元1805年)7月,李定宣布九月初九重陽節那天,在天安門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並派人通知各屬國派人前來參加。北京從1803年開始改造,所有的道路都修成了水泥大道,所有的危房都拆除重建,還改造了一大批木質房屋。到1804年底改造才基本完成,現在的北京城再也沒有以前的髒亂,條條筆直的水泥大道兩側都設有排水道和木質的垃圾桶,大街每天都有專人打掃,一直保持街道的整潔。接下來西京長安、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和廈門也開始了城市改造,等這幾個城市完成後,全國所有的省會都會依次進行改造。…………………………李定問道:“國旗設計方案的征集怎麼樣了?”工部尚書高思成說道:“已經從設計方案之中遴選出了兩份,這是設計想象圖。”李定翻看著這兩套方案,其中一套方案是一麵紅旗,被被兩道杠分為三分,這兩道杠一條是黃色的在上,一條是青色的在下,分別代表黃的和長江,在兩道杠之間還有一條金龍的圖案。另一套方案是從上往下分為藍紅綠三色,分別代表天人地,在藍色區域右側是太陽,左側是月亮,中間是星星,在紅色代表人的區域有一條金龍。李定看後,問道:“你們更中意那個?”高思成說道:“我們認為這兩種方案各有所長,很難取舍,所以才交給您兩份的。”李定聽後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兒說道:“既然都很好,那就兩個都用不就行了。”高思成不明所以,問道:“不是隻能有一個國旗嗎?”李定說道:“對,隻能有一個。”高思成問道:“那怎麼能兩個都用。”李定說道:“我們可以把這兩種方案組合一下,變成分為藍紅綠三色,但三色中間由兩道杠相隔,即藍色和紅色之間由黃杠相隔,紅色和綠色之間由青杠相隔。在藍色區域同樣有日月星辰,紅色區域會有金龍,但是綠色區域如果什麼都沒有的話看起來會很不協調,可以在綠色區域豎排九道換色的杠表示道路。”李定邊說便在紙上繪出了一個大概給高思成看,雖然很簡單,但是高思成也能看明白李定的意思。高思成說道:“陛下英明,這樣一組和就更加的貼切了,更加的完美了。”李定笑著說道:“你不用恭維我,你把我的意思跟他們說一下,如果沒有什麼可意見的話,那就開始製作樣品吧。”高思成答道:“是,陛下。”高思成剛想走,就聽李定說道:“給這兩份圖紙的設計者,每人各一百兩的賞賜。”高思成轉身,回道:“臣遵旨。”說完便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