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成功的第一步(1 / 3)

休息天,很難得的現象,我沒有再泡在電腦前,而是坐上了巴士,二個小時後。我便置身於空氣清新、綠蔭濃密的遠郊。

我並不是來踏青的,在荒涼郊區的深處,有一座靜靜聳立的水泥電網建築物,通常人們稱之為監獄,而我則稱之為——噩夢的源頭。

不過,我還是每個月都去拜訪一下噩夢的源頭。

我雖然痛恨這個男人,但他畢竟是我父親。不管他過去對我們做過什麼,有多麼不負責任,但身為兒子,我必須盡自己的責任。

我知道,他十分期盼我的來訪。

在那種地方,想說話也找不到人訴吐吧,他一定憋壞了。

會麵時間隻有一個小時,大部分時候,都是他在喋喋不休,我淡淡回應。他有時會訴說這裏的「非人道」生活,有時會問一下我的工作,有一次,他問到母親,我一下子火了,拔腿就走,從此,他就再也不敢提起類似的話題。

我可以容忍他,卻無法容忍他在深深傷害母親後,還敢打探母親的消息。

母親現在生活得很好,不會再暗自神傷,也不會在半夜三更,聽到她斷斷續續、壓抑的哭泣聲。

我允諾過她,給她一個安靜無憂、幸福開懷的生活。

我從未忘記這個承諾。

***

肚子裏傳來「咕咕」的叫聲,意識到自己該去填些東西果腹,淩飛走出了辦公大廳。

電梯口,有一道修長背影,是歐陽冉,他似乎也要下樓。

淩飛咳了一聲,「經理。」

歐陽冉瞥了他一眼,點點頭。

「那個……經理,你吃過午飯了嗎?」淩飛抓了抓頭發。

「沒有。」

「那……我……能……請……」淩飛結結巴巴,尷尬極了,SHIT!泡妞請吃飯時也沒這麼尷尬過,「能不能……請你吃頓飯?」

歐陽冉微露詫異之色,被那雙沉靜曆練的眼眸一看,淩飛覺得自己根本像個傻瓜一樣。

「因為……你幫我這麼多,給我書看讓我充電……這次,又介紹客戶給我……所以……我想……」

「我不是在幫你,而是在盡身為經理的職責。」歐陽冉冷冷打斷他,「如果不是看在你還有發展潛力,對豐泰還有用處的份上,我才不會保薦你。在工作上,我從來不會摻雜任何私人感情。你別以為我對你另眼相看,更不必對我心存感激,須知一切都建立在你今後要PAYBACK的基礎上,這點我以前就說過。現在再重申一遍,希望你不要誤會,明白了?」

又是一盆冷水,淩飛全身都涼透了。

果然是他自作多情,也是啊,像歐陽冉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對自己另眼相看?

他力保自己,也是想讓他不停地幹活、操他到死吧,果然是從小就在資本主義製度下長大的奸詐剝削家!

「那就好。」歐陽冉點點頭,突然問:「大豆上漲,你怎麼看?」

「回光返照現象而已。」淩飛想了想,很認真地說,「多頭已是強弩之末。臨近交割月,卻有十萬噸左右的現貨,他們的資金麵受到很大壓力,已是元氣大傷。表麵看似大豆走勢強勁,但實際上,多方已走到了十分危險的境地,我的機會馬上就來了。」

歐陽冉點點頭,沒有說讚同,也沒有不讚同。

***

情況果然如淩飛所預言,一月三十日,多方遭遇了多重打擊。

國家開放進口大豆,數量急劇增加,國內鐵路運輸狀況緩解,解決了及時供應的問題,無法以此來哄抬物價,多方靠資金拉動價格的局麵迅速崩解。

於是空方趁機發力,大豆價格連連滑落,除了現貨品種外,幾個主力大豆品種紛紛跌停報收,跌至一四○○的低位。

這還不是盡頭,從技術分析來看,大豆仍有更大的下跌空間。

與此同時,淩飛在MACD論壇發的虛擬實盤,引起了廣泛關注。

事這上,在當時的市場子,多空雙方一直處於僵持狀態。空頭認為進口大豆無可比擬的優勢,勢必帶動國產大豆價格持續下滑;而多頭則認為,國家政策必會限製進口,扶持本土產業,絕不會袖手旁觀。

行情撲朔迷離,難以判斷。

多空方雖然分歧巨大,卻各有各的道理,誰也說服不了誰,這種對峙不僅體現在市場的激烈交易中,也體現在了論壇上。

淩飛的帖子,被論壇標為精華,回帖過五百。大概估算一下,讚成做空與讚成做多的人,居然各持一半,可見分歧之大,也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市場多空激戰的僵局。

淩飛站在空頭一方,但他並不是盲目沽空,而是根據觀察和分析做出的決定。

二月初,大豆跌破了一一○○的低位,淩飛猶豫著是否該平倉。登錄論壇,正好接到OFF給他發的短訊:政策有變,平倉。

淩飛立即下單平倉,二千餘手全部脫手,每手浮盈三百二十,共達六十多萬人民幣,相當不錯的戰績。

二月九號,國家出台了相關的轉基因管理配套辦法,雖然沒有限製進口配額,卻給農民一定數量的補貼,國產大豆價格有所上漲,恢複到了先前的一四○○。

而淩飛在大豆脫手後,又在當天立即建倉買入,做多,當大豆從一○五○漲到一四○○時,他沒結算前的浮盈總值達到了七十多萬。

二月十二號,大豆漲到一四八八,不少經紀人都認為,它還會上漲,輕鬆到達一六○○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淩飛並沒有多等,在別人的惋惜目光中,在一四八八點將手中所有大豆平倉。

一轉手,這七十多萬便真真實實地打入帳戶,這一買一拋,兩筆交易,他便賺了一百三十多萬。

如果以單筆來看,也許並不算太輝煌的戰績,但短短一個月,就能有這麼高的浮盈,仍是令人刮目相看。

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教訓,淩飛將浮盈資金的百分之五十——六十餘萬元,打到傅宣年的個人帳戶上,並將剩下的錢,作為投入資金繼續使用,在一四○○位左右,分階梯式繼續建倉,這次仍是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