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節 中國未來8年的“投資時鍾”(1 / 2)

2004年,世界著名投資銀行美林在《投資時鍾》研究報告中給我們勾勒了世界及中國的經濟周期。“投資時鍾”理論將資產輪動和產業策略與經濟周期聯係起來,將經濟周期分成四個階段,即衰退、複蘇、過熱和滯脹階段。在完整的經濟“繁榮—衰退”周期中,按照“投資時鍾”模型順時針轉動,依次投資債券、股票、商品和貨幣會獲得巨大收益。“投資時鍾”模型,就是研究經濟周期中的行業輪動規律,為資產配置提供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

在衰退階段,經濟增長停滯,巨大的產能和下跌的大宗商品價格導致通貨膨脹率降低,企業贏利微弱並且實際收益率下降。中央銀行降低短期利率以刺激經濟發展,導致收益率急劇下降。此時,投資債券是最佳選擇。

在複蘇階段,寬鬆的經濟政策起了作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加速,並處於潛能之上。然而,通貨膨脹率繼續下降,因為空置的生產能力還未耗盡,周期性的生產能力擴充也變得強勁。企業贏利大幅上升、債券的收益率仍處於低位,中央銀行仍采取寬鬆政策。這個階段是股票投資者的“黃金時期”,投資股票是最佳選擇。

在過熱階段,企業生產能力的增速放緩,開始麵臨產能約束,通貨膨脹抬頭。中央銀行加息以求將經濟拉回可持續增長的道路上來。此時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仍穩處潛能之上。收益率曲線上行並趨於平緩,債券的表現非常糟糕,股票的投資回報率取決於強勁的利潤增長與估值評級不斷下降的權衡。此時,投資大宗商品是最佳選擇。

在滯脹階段,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降到潛能之下,但通貨膨脹率卻繼續上升,通常這種情況部分歸因於石油危機。產量下滑,企業為保持贏利而提高產品價格,導致工資與物價螺旋式上漲。隻有等通貨膨脹過了頂峰,中央銀行才能放鬆貨幣政策,這就限製了債券市場回暖的步伐。此時,企業贏利狀況惡化,股票表現非常糟糕,持有現金是最佳選擇。

和美林的“投資時鍾”理論表述相似的是“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周期”理論是研究經濟不斷出現“衰退—緊縮—恢複—擴張”的內在規律、成因、影響以及相關應對策略的學問。實際上,長期以來,人們就發現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持續波動。經濟學家們對許多國家宏觀經濟變量進行時間序列分析後發現,宏觀經濟運行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存在著相對膨脹和衰退;許多宏觀經濟變量,如價格、產出、消費、投資和貨幣存量等,在時間序列上顯示出圍繞其長期走勢上下波動的特征,且對長期走勢的偏離幅度存在持續性。另外各種經濟活動還表現出類似的波動性、易變性以及同總動態之間的互動性。

經濟周期的特征:(1)經濟周期不可避免;(2)經濟周期是經濟活動總體性、全局性的波動;(3)一個周期由繁榮、衰退、蕭條、複蘇四個階段組成;(4)周期的長短由周期的具體性質決定。繁榮,即經濟活動擴張或向上的階段(高漲);衰退,即由繁榮轉向蕭條的過渡階段(危機);蕭條,即經濟活動收縮或向下的階段;複蘇,即由蕭條轉向繁榮的過渡階段。

結合美林的“投資時鍾”理論,2010~2012年的世界經濟仍處於衰退和複蘇的交替階段,表現為複蘇中的經濟走勢極不穩定。2010年,歐洲出現的主權債務危機是2008~2009年金融危機救助政策“後遺症”的顯現,全球經濟也因歐洲五國主權債務危機的拖累而發展減緩,陷入到“高負債、低增長”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市場需求減弱,全球走出危機的進程也相應延長,美聯儲的加息計劃延至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