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設備 彩色盒式磁帶錄像機
一、盒式磁帶錄像機的誕生和發展
錄像機是電視錄像係統的重要設備之一,40多年來經曆了從無到有的發展階段,現在已是性能比較令人滿意,廣泛用於電視廣播,發揮其獨特作用,成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種重要手段。
追溯錄像機的發展史,第一台樣機是美國RCA公司仿照錄音機程式試製成功的固定磁頭式開盤磁帶錄像機。因其工藝上存在不少缺點,未能推廣,隻證明了應用電磁錄音原理可以把頻帶更寬的電視圖像信號記錄在磁性物體上,通過電視機,在熒光屏上重現出來。1956年,美國安培公司研製成功四磁頭錄像機。 1959年,日本東芝公司研製成功別具一格的單磁頭螺旋掃描式錄像機。1961年,日本JVC公司又創製了雙磁頭螺旋掃描式錄像機。到了1970年,日本的鬆下、JVC、SONY等幾家公司聯合研製成功了U型盒式磁帶錄像機,也采用雙磁頭螺旋掃描方式。和以前的機型相比,這種錄像機使用盒式磁帶,操作簡單,性能優良,彩色圖像質量好,並能進行電子編輯,因而得到電視台等廣播業務部門的歡迎。U型錄像機現有規格略異的兩大係列產品,以SONY的產品為例,一類是電視廣播專業用的,常用“BV”為標誌,售價較高。另一類產品,標號為“VO”,主要技術性能與BV係列相似,個別指標稍低,售價也比BV係列低廉,適合一般業務使用。但是,這二大係列產品所用的盒式磁帶規格雖然完全相同,錄製成節目以後,一般不能彼此通用。為解決這個矛盾,近年來SONY公司又推出了兩者兼容的機型,即“VO” SP係列,俗稱“VO”高帶機。它既能重放“VO”係列的錄像磁帶,也能重放“BV”係列的錄像磁帶,從而解決了長期以來兩個係列不能通用的矛盾。
U型盒式磁帶錄像機也有美中不足之處。首先是機身體積嫌大,重量不輕,售價較高。其次是所用磁帶每盒最長隻能錄或放一個小時,使用有些不便,保管多占空間。因此,從1973年起,世界電子工業積極開展小型錄像機的研製工作,相繼生產了各種不同型號的小型彩色盒式磁帶錄像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使用1/2英寸寬的盒式磁帶,進而提高了記錄密度,縮小了帶盒尺寸,延長了錄放時間,並在整機設計上改進,做到機身小巧輕便,性能良好,售價低廉。
目前,產量較多的1/2英寸盒式磁帶錄像機有兩類。一類是以SONY生產的β—max係列為代表的β型錄像機,其使用的磁帶盒體積為 156(寬)×25(高)×96(深)立方毫米,如 L—750,另一類叫 VHS(Video Home Systen)型,所用磁帶寬度也是1/2英寸,但帶盒體積較大,為188(寬) ×25(高) ×104(深)立方毫米,如 E—180。由此可知,β—max型和VHS型錄像機雖然都使用1/2英寸的盒式磁帶,卻不能互相通用。而且,生產的年份不同,走帶速度也可能不同。近年來,β—max型錄像機基本已被淘汰,VHS型錄像機占領主導地位。
國外生產電視錄像設備的廠家,為了使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有競爭力,除保證質量、降低成本外,還從功能、外型、體積、重量、耗電以及操作方便等多個方麵努力改進,不斷推陳出新。現在,可以買到的盒式錄像機規格型號,可以說五花八門,難以一一列舉。這種情況,既說明了消費者在選擇上可以各取所需,另一方麵也需要消費者在選擇前必須充分了解商品的規格,以免被購置的設備不能與原有的錄像機通用而產生不便。
從功能上看,現在的盒式磁帶錄像機一般都有常速錄放、快進、快倒、暫停等性能,比較新型的還具有倍速重放、變速重放、慢速重放、逐幀重放和完全靜止等功能。靜止重放的畫麵十分幹淨,毫無幹擾條紋或雜波。有些錄像機還可選定七天至兩周內所需電視節目,到時自動收錄。
為了便於進行野外攝錄電視節目,錄像機不隻向小型化發展,還已研製成功可和電視攝像機結合成為一體的超小型錄像機,如SONY生產的Betacam攝錄機、錄像機可和攝像機聯接起來成為一個整體,體積和重量都和一般便攜式彩色電視攝像機無差別。Betacam的圖像質量很好,可用於電視新聞采訪和現場節目製作,但電路設計不同於一般U型機,且磁帶規格也與U型機有別。近年來,Betacam錄像機發展迅速,以其優質的圖像質量、輕巧的體積等多種條件,占據了專業錄像機的市場,其典型的機型共分為四個係列:即UVW係列、PVW係列、BVW係列和DVW係列。如:UVW1600P、UVW1800P、PVW2600P、PVW2800P、BVW60P、BVW70P、DVW500P、 DVW510P。
隨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精密機械加工技術,以及新材料和微處理器應用等的發展,電視錄象設備必然會日益精巧、輕便、優良。
二、盒式磁帶錄像機的基本構造和組成
彩色盒式磁帶錄像機是一種能把彩色電視圖像信號和聲音信號同時記錄在同一條磁帶上的電磁記錄設備。
錄像機中的錄音部分,基本上和一般錄音機類似,而錄像部分的技術難度則大於錄音機。目前,盒式磁帶錄像機的型號繁多,大體上可區分為U型、β型、VHS型、VCR型等係列,每一係列都有若幹規格互為異同的型號,外型、功能各有千秋,加上新的產品不斷湧現,要想對各種型號的錄像機和性能、特點一一加以介紹,實際上幾乎不可能做到。這裏隻能把U型、VHS型、β型三大係列產品的重要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組成作一些扼要的說明。
1.U型錄像機U—matic型3/4英寸磁帶盒式錄像機可分為視頻係統、音頻係統、伺服係統、機械係統和電源等幾個部分。
(1)機械係統。主要包括磁頭組件及走帶係統。這兩部分要求精度很高。磁頭組件包括旋轉磁頭、磁鼓、磁頭輪電機及傳動部分,走帶係統包括供、收帶盤、主導軸、壓帶輪、各種導杆、主導軸電機及有關傳動部件等。
(2)伺服係統。主要包括磁鼓伺服,主導軸伺服,有的機器還有張力伺服。它們的功能是保證各部分能協調工作,將磁跡記錄在規定的位置上,重放時磁頭能準確地拾取相對的磁跡。保證記錄和重放時圖像的質量符合標準。
(3)視頻係統。對信號的處理可以分為記錄和重放兩種。記錄時,攝像機、另一台錄像機或接收電視節目作為信號源,經過記錄狀態的視頻係統,最後通過旋轉磁頭鼓上的磁頭記錄在磁帶上;重放時,磁帶上記錄下來的信號作為信號源,經過亮度和色度通道,將信號還原為電視信號。
(4)音頻係統。磁頭為雙聲道磁頭,通過切換裝置可以錄音也可以放音。但錄像機內一般沒有功率放大,僅可用耳機監聽。輸入既可是話筒,也可以是線路。
(5)時基校正係統。伺服係統解決了時基誤差的粗校正,但為了進一步時基校正,錄像技術中采用了純電氣的時基誤差校正器,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隻校正色度,另一種則對亮度和色度同時校正。
輸入、輸出係統比較簡單,如線路輸入、複製輸入、同步輸入;線路輸出、複製輸出、監聽輸出等等。
2.VHS型錄像機
VHS型錄像機的組成基本上與U型錄像機相同,但它們的走帶方式不同,是M型自動裝、卸機構。它是將導柱、主導軸、壓帶輪等都垂直安裝在一個底板的平麵上,磁頭鼓貼近帶盒。這種結構比較簡單,磁帶引出量比U型機少。裝卸帶時間短,機器體積小,重量輕。
另外,VHS型錄像機除了有錄放功能外,一般都有電視接收部分,且具有定時錄像的功能,可將電視節目記錄下來,供以後欣賞。
3.β—max型錄像機
β—max型錄像機的組成也與U型錄像機基本相同,它的走帶方式也屬於U—matic型上帶方式。β—max型錄像機俗稱小1/2英寸錄像機,即使用小1/2英寸的磁帶,它的各部分功能與前麵介紹的兩種錄像機基本相同。作為家用錄像機,它的結構比VHS型複雜一些,磁帶引出量較大,裝卸帶時間長,但磁帶承受張力較小,磁帶盒尺寸也較小,圖像清晰度略次於U型機。
教學部分采用β—max型錄像機較少。
三、盒式磁帶錄像機的分類
1.按用途分類
可以分成三類,即廣播用、教學和科研用,家庭用等。
廣播用,稱為廣播級,其特點是錄放圖像質量好,機體較大,價格較貴,其掃描方式大多為4磁頭,也有2磁頭的。磁帶寬度為2英寸、1英寸、3/4英寸,相對速度38m/s,帶寬在4MHZ以上,信噪比大於46dB。
常見的廣播級3/4英寸磁帶錄像機有SONY公司的BVH—800P、 BVU—800P、 BVU—820P、BVU—110P(便攜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