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鳴耳聾
耳鳴是指耳中自覺有蟬鳴及其他各種聲音者,實證多由肝膽火上逆或痰火上擾所致;虛證多由腎陰虧損或中氣下陷所致,而且常伴有頭暈目眩、腰痛便溏,遺精遺尿等症狀。實證常有頭痛目赤、口苦咽幹、煩躁易怒、便秘苔黃等。
耳聾是指不同程度的聽力減退,甚至聽覺喪失。耳鳴耳聾除常見於急性熱病外,一般多屬於慢性病、由耳鳴發展而來。耳聾原因甚多,但多與肝腎有關,尤其與腎關係最大,以補益肝腎為治。
處方1
【處方組成】防風、白芷、炒僵蠶、槁本、天麻各6克,全當歸10克,葛根9克,薄荷4.5克。
【功效主治】祛風濕、化痰散結、解表透疹平肝陽、補血活血,主治耳鳴耳聾。
【洗浴方法】將藥(除薄荷外)研碎,加水浸泡煎煮片刻,加入薄荷煮沸,濾取藥汁,分兩次口服。藥渣再加水煎煮取汁,待溫後洗浴頭部。每日一次,每次10分鍾。
處方2
【處方組成】葛根30克。
【功效主治】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主治耳鳴耳聾。
【洗浴方法】將葛根搗碎,加水浸泡煎煮20分鍾,去渣取汁,待溫後浸浴雙足。每日1~2次,每次30分鍾。
處方3
【處方組成】石菖蒲16克,木通8克,肉桂12克,磁石12克,防風24克,羌活24克。
【功效主治】祛風除濕、納氣潛陽、開竅安神,主治耳鳴耳聾。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水煎煮20分鍾,濾取藥汁,待溫後洗頭。每日1~2次,每次20分鍾。
處方4
【處方組成】核桃仁、核桃夾、磁石、石菖蒲各等量。
【功效主治】補腎、養腦、鎮驚、開竅、醒神益誌,主治腎虛所致的耳鳴耳聾。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水浸泡煎煮20分鍾,濾取藥汁分兩次口服,再加水煎煮,取汁待溫後洗頭。每日1~2次,每次20分鍾。
處方5
【處方組成】牡荊子(微炒)150克。
【功效主治】利氣、化痰、開竅,主治氣滯型耳聾。
【洗浴方法】將牡荊子粉碎成粗末,加水浸泡煎煮,濾取藥汁,分兩次口服,每次約100毫升,再加水煎取藥汁,待溫後洗頭。每日一次,每次15分鍾。
處方6
【處方組成】白石英、磁石各60克。
【功效主治】溫腎納氣、鎮驚安神,主治腎虛耳聾,症見耳聾耳鳴,日久不愈,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遺精陽痿、倦怠乏力等。
【洗浴方法】將白石英粉碎成粗末,磁石用火煆赤,醋淬,反複五次,也粉碎成粗末,二者加水煎煮取汁,頭劑口服,二劑洗頭、泡腳,每日一次。
處方7
【處方組成】磁石15克,木通、石菖蒲各50克。
【功效主治】平肝潛陽、清心通經、聰耳明目、開竅醒神,主治肝腎陰虛型耳鳴耳聾。
【洗浴方法】將磁石搗碎,木通搗成粗末,石菖蒲用淘米水浸泡兩天後切碎,一起放入沙鍋中煎煮,濾取150~200毫升藥汁分兩次內服;再加水煎取藥汁先洗頭後泡雙足。每天一次,每次20分鍾。
處方8
【處方組成】石菖蒲10克,木通60克,磁石150克,防風、桂心、牛膝各90克。
【功效主治】祛風除濕、開竅醒神、納氣平肝、清心安神,主治耳鳴耳聾。
【洗浴方法】將石菖蒲用淘米水浸泡後切片,磁石粉碎後用水淘洗去赤色汁,其他均粉碎成粗末,全部放入沙鍋內加水煎取150~200毫升藥汁,分兩次(早、晚)口服;再加水煎汁用於洗頭、後泡雙足。每日兩次,每次20分鍾。
二、鼻衄
鼻衄是一種鼻腔出血症狀,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時間和季節,多數可以自止,部位多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區”。
引起鼻衄的原因有鼻部挫傷、挖鼻損傷、鼻內異物、顱底骨折、鼻腔手術等,這是外傷引起的;引起鼻衄全身原因有動脈硬化及高血壓導致血管破裂出血,心髒病二尖瓣狹窄或肺氣腫、肺水腫,可因靜脈壓升高而鼻出血。肝、脾功能障礙形成凝血機製紊亂、尿毒症引起小血管壁損傷而導致鼻出血。其他原因如血液病及維生素C、維生素K、維生素P缺乏,某些化學物質中毒均可導致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