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京冀旅遊合作分析和合作方略2(1 / 2)

4.2.2京冀交通合作方案

4.2.2.1依托交通線路,大力發展區域內旅遊

北京作為全國的經濟、政治和人口中心,擁有龐大的客源市場。在區域旅遊合作發展初期,次核心區的張家口、承德、廊坊、唐山、秦皇島以及處於邊緣區的冀南的邯鄲、邢台、石家莊、衡水等地,旅遊發展相對落後,為了將來更好的和北京進行旅遊合作,應該通過以北京為客源市場大力發展北京市民周邊遊的方式來豐富和壯大各地的旅遊產業。隨著本區域交通設施不斷完善,2小時經濟圈將不斷擴大,因此,發展區域內的北京市民周邊遊,具備良好的可達性條件。

4.2.2.2依托港口資源,積極為發展郵輪旅遊做準備

現代郵輪旅遊最早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大規模發展時期始於20世紀60、70年代。近30年來,郵輪旅遊市場保持在8%左右的增長幅度。展示了1990年至2007年全球郵輪旅遊市場總體規模及區域分布情況。從中可以看到,2007年全球郵輪旅遊市場總體規模已經達到1256.3萬人次,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地區是全球最大的郵輪消費市場,處於絕對領先地位。該地區客源數量占全球郵輪遊客總量的比重雖然一直在降低,但年市場占有率均在80%以上。

目前,中國在全球郵輪市場中所占的份額較小,其原因是多方麵的,既有需求方麵的原因,如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整體偏低,較難負擔郵輪旅遊的高額費用支出,內地消費者對郵輪旅遊的概念和消費內容比較模糊;也有供給方麵的原因,如多年來國際郵輪公司忽視中國內地市場,缺乏針對中國顧客的郵輪產品,不重視對內地市場的宣傳促銷和市場推廣,中國內地缺乏專用的郵輪港口和專業郵輪旅遊服務公司等。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內地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在休閑旅遊消費支出方麵的比例增加和內地沿海港口郵輪碼頭及其配套設施的加速建設,中國內地的郵輪旅遊市場將存在巨大的機遇。

我國郵輪旅遊市場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入境郵輪遊客,二是國內郵輪遊客。當前,入境郵輪遊客是我國郵輪旅遊市場的主體,其增長勢頭非常迅猛。《2008-2009中國郵輪發展報告》顯示:2008年造訪上海的外籍郵輪有112艘次,15萬餘人次中外旅客船員入出境,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7%和10%。2008年造訪三亞的外籍郵輪多達132艘次,入出境郵輪旅客26萬餘人,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28%和326%。憑借中國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日益完善的郵輪旅遊服務體係,入境郵輪遊客市場在未來將延續較快的增長速度。目前,很多是以香港作為出發港開始郵輪旅遊的。客觀地講,目前我國國內郵輪遊客市場規模很小,但卻蘊含著巨大的潛力。

北京作為世界城市和世界旅遊目的地,如此大的郵輪市場不容忽視。而北京缺乏沿濱海和港口旅遊資源,因此要加強和秦皇島、唐山、以及滄州的合作,依托秦皇島海港、曹妃甸和黃驊港等日益成熟的海港,大力發展郵輪旅遊。

4.3旅遊產業鏈分析與合作

4.3.1旅遊產業鏈分析

旅遊活動涉及吃住行遊購娛等幾大行業,現以京冀兩地的旅行社和飯店的數量與收入進行對比,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北京地區旅行社數量少於河北省,但營業收入遠遠高於河北省;北京地區飯店總數高於河北省,且高星級酒店占有比例較高,總收入和飯店平均收入都遠高於河北省。

北京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有著豐富的客源,而其相應的旅遊企業並不是十分豐富,接待能力趨於飽和;河北省環抱著北京,但是客源市場相對北京較差,旅遊企業單位數量較多,接待能力閑置,檔次偏低。由此可以看出,京冀兩地資源利用情況懸殊較大,北京資源緊張,而河北資源卻趨於閑置。

旅遊活動涵蓋的行業範圍包括旅行社業、飯店業、餐飲業、景點景區業等多個層次的行業,單獨的地區很難在每個方麵都占據優勢,再加上旅遊活動所涉及的空間超出了行政區域,某一行政區域內的產業鏈可能隻是產業鏈中的某一個環節或幾個環節,依靠自身實力完全在區域內部建立完整的旅遊產業鏈是不現實的,而且旅遊活動的特點客觀上要求打破行政性區域,這就需要依靠周邊地區發揮各自優勢,構建跨區域的完整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