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三畫(1)(2 / 3)

例句

宋·無名氏《大宋宣和遺事》前集:“賈奕覷了,認的是天子衣,一聲長歎,忽然倒地。不知賈奕性命如何?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元·關漢卿《雙赴夢》第4折:“咱人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壯誌難酬!”元·王實甫《西廂記》第5本第4折:“妻子空爭不到頭,風流自古戀風流。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元·史九散人《莊周夢》第1折:“全不想無常迅速頃刻休,休倚仗三寸氣在千般用。”元·柯丹邱《荊釵記》第34出:“甘守共薑誓柏舟,分明塵世若浮鷗。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元·無名氏《貨郎旦》第4折:“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當日無常埋藏了畢,果然道:福無雙至日,禍有並來時。”明·卜世臣《冬青記》第34出:“你明係一夥強盜,可惜與我輩無幹涉。姑饒你狗命。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明·王玉峰《焚香記》第26出:“不是冤家不聚頭,生離死別兩悠悠。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明·無名氏《大劫牢》第4折:“想人生會少離多,爭長競短,你死我活。便好道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10:“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早知九泉將不去,作家辛苦著何由?”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25:“雖喚做吉祥而逝,卻不曾有片言遺囑。常言說得好: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10:“那時連劉公也慌張起來,又去請太醫時,不肯來了,準準到第七日,嗚呼哀哉。正是: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明·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7回:“又過數日,嗚呼哀哉!正是: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明·楊爾曾《韓湘子全傳》第13回:“若說眾人,一口氣為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縱是身榮富家客,那個能人會接頭?豈不是假人!”明·無名氏《檮杌閑評》第20回:“不一時報馬飛來,惡煞到了,接過旨,一聲炮響,劊子手刀起頭落。正是: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清·孔尚任、顧彩《小忽雷·係頸泄仇》:“賤人,你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清·陳飛霞《陰陽鬥》第15回:“隻見他氣息全無,身軟如綿,已見不活了。正是: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清·錢彩《說嶽全傳》第60回:“可憐張保伏侍嶽爺這好幾年,立了多少功勞,才博得個前程;不願為官,今日仗義死於此地!正是:三分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清·無名氏《三春夢》第33回:“薛灶子趕上,手起刀落,將天鬥揮做兩段。正是:三寸氣在千般用,一遇無常萬事休。”清·無名氏《鋒劍春秋》第3回:“屈興無奈,隻得四馬來戰白起。不上幾合,被白起挑於馬下。三股氣在千條計,一旦無常萬事休。”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原著

《金瓶梅》第1回:“一母所生的兄弟,怎生我家那身不滿尺的丁樹,三分似人,七分似鬼。奴那世裏遭瘟,撞著他來!”

釋義

描述相貌醜陋,不堪入眼。表明對他人不公正相待的歧視心理。

例句

元·無名氏《張協狀元》第12出:“作怪!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明·欣欣客《袁文正還魂記》第14出:“你大嘴臉,你父母產你,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22:“三分人,七分鬼。寫也寫不動,算也算不動,倒做了眼中之釘,巴不得他死了幹淨,卻又不死。”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9:“朱世遠見女婿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好生不悅。”明·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7回:“六七歲的個孩子,叫他大塊的掃地,提夜壺,全尿盆子,牽了個驢子沿了城牆放驢,作踐的三分似人,七分似鬼,打罵的肚裏有了積氣。”明·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9回:“把小珍珠鎖在盡後邊一間空房之內,每日隻遞與他兩碗稀飯,尿屎都在房裏屙溺,作踐的三分似人,七分似鬼。”明·周楫《西湖二集》卷15:“女兒看見羅江東猥獕醜陋,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吃了一驚。”明·羅懋登《西洋記》第26回:“似此模樣,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怎麼去見我的師父?怎麼去見我的朋友?”明·陸雲龍《魏忠賢小說斥奸書》第1回:“村村絕火,似斷寒食之煙;樹樹無皮,止剩槎椏之幹。鳩為形,鵠為麵,餓的七分似鬼,三分似人。”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你看我那三寸丁穀樹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氣!”明·天然癡叟《石點頭》卷3:“可憐這清清白白一個好後生,弄得烏不三,白不四,三分似人,七分像鬼。”明·無名氏《啖蔗·破氈笠記》:“延至一年之外,病勢有加無減。三分人,七分鬼。”明·無名氏《南牢記》第4折:“不期徐仁纏上劉千的妻小墜兒,被他搬調,將我妹朝打夕罵,折掇的三分似人,七分似鬼。”清·張南莊《何典》第3回:“再加一班牢頭禁子,個個如狼似虎,把他擺布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要死弗得活,真是度日如年。”清·曹去晶《姑妄言》第3回:“這樣三分似人七分似鬼,醜騾乍見了還要體戰心悸,婦人中可還有愛他的?”清·無名氏《小五義》第107回:“真是一群乞丐花子,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清·無名氏《枕上晨鍾》第5回:“富公因看那些犯人,個個是鳩形鵠麵,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