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原著
《金瓶梅》第29回:“常言道: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從來旋的不圓砍的圓。各人裙帶上衣食,怎麼料得定?莫不長遠隻在你家做奴才罷!”
釋義
不能以外貌判斷人的善惡,猶如不能以任何容器測量海水有多少。喻指不以貌取人,憑主觀意誌判斷,低估人們的實際能力。
出典
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卷20:“故九州不可頃畝也,八極不可道裏也,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鬥斛也。”
例句
元·柯丹邱《荊釵記》第21出:“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誰想王十朋得了頭名狀元,除授饒州僉判。”元·無名氏《小尉遲》第2折:“老將軍,古語有雲: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休輕覷了也!”明·吳炳《綠牡丹》第7出:“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你看今朝嫫母,公然勝似毛嬙。”明·徐複祚《紅梨記》第27出:“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我平頭昨日還是小娘身邊燒湯的龜子,今日做了狀元家裏打站的鼻頭。”明·張四維《雙烈記》第12出:“母親,你說那裏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你說我不知事,我一雙眼睛頗知好歹。”明·汪廷訥《天書記》第14出:“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下官為何道此兩句?”明·馮夢龍《楚江情》第36折:“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我趙不將為何道此兩句,那新狀元於叔夜,原是我同會朋友。”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3:“銀匠是小輩,眼孔極淺,見了許多銀子,別是一番麵目,想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20:“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況是神道的言語,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明·羅懋登《西洋記》第23回:“人不可貌相,水不可鬥量。這番狗奴,也有三分鬼畫符,不免用個奇計勝他。”明·吳承恩《西遊記》第62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若愛豐恣者,如何捉得妖賊也?”明·無名氏《鼓掌絕塵》第29回:“古人雲:凡人不可貌相,海水難將鬥量。果是不差。”明·無名氏《貪欣誤》第2回:“俗語說得好: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個道士倒也不要輕慢他。”清·李雨堂《萬花樓》第48回:“早知她是當今太後,也不該如此輕慢她。果然海水可量,人不可量。”清·王浚卿《冷眼觀》第25回:“可見一個人是不可以貌相,海水不可以鬥量的了。”清·曹去晶《姑妄言》第16回:“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況婦人們裙帶上的衣食更定不得。”清·劉鶚《老殘遊記》第13回:“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做詩不過是造些謠言,這句話真的被這孩子說著了呢!”清·吳璿《飛龍全傳》第36回:“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他的本領,也不在你吾之下,或者夤緣做了此職,也未可定。”清·無名氏《閩都別記》第369回:“外雖汙濁,內實清潔。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用鬥量。”清·無名氏《綠牡丹》第14回:“自古道:人心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世上那裏看得透,論得定。”清·無名氏《後西遊記》第24回:“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他乃天下第一文星,小聖不可輕覷。”
千不合,萬不合
原著
《金瓶梅》第26回:“蕙蓮問其故,這鉞安千不合,萬不合,如此這般:‘打了四十板,遞解原籍徐州家去了。隻放你心裏,休提我告你說。’”《金瓶梅》第28回:“這金蓮千不合,萬不合,把小鐵棍兒拾鞋之事告訴一遍。”《金瓶梅》第35回:“那小廝千不合,萬不合,叫:‘書童哥,我有句話兒告你說。昨日俺平安哥接五娘轎子,在路上好不學舌,說哥的過犯。’”《金瓶梅》第79回:“這婦人取過燒酒壺來,斟了一鍾酒,自己吃了一丸,還剩下三丸,恐怕力不效,千不合,萬不合,拿燒酒都送到西門慶口內。”《金瓶梅》第92回:“這陳敬濟千不合、萬不合和陳安身邊帶了些銀兩、人事禮物,有日取路徑到嚴州府。”《金瓶梅》第94回:“這雪娥聽見,千不合,萬不合,悄悄說了一句:‘姐姐幾時這般大了,就抖摟起人來!’”《金瓶梅》第99回:“這陳三兒千不合、萬不合,說出張勝包占著府中出來的雪娥,要灑家酒店做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