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細節中預防痔瘡(1 / 1)

從生活細節中預防痔瘡

民間俗話常說“十人九痔”,可見從古至今,痔瘡都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對人體的危害頗多,給人們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盡管如此,很多人還是不夠重視,以致痔瘡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形成“十人九痔”的局麵。為此,肛腸科專家告誡讀者:預防痔瘡,應注意生活細節。

設防可有效預防痔瘡

加強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可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血液循環,預防痔瘡的發生。

預防便秘便秘是誘發痔瘡的原因之一,日常飲食中要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對頑固性便秘應盡早到醫院診治,治療原發病,切不可長期服用瀉藥或采用經常灌腸的辦法,以免直腸黏膜感覺遲鈍,排便反應遲鈍,加重便秘,反使痔瘡發生。

養成定時排便習慣糾正久忍大便的習慣,防止蹲廁時間過長,排便時閉口靜思,不談笑。

注意肛門周圍清潔注意衛生,防治感染,以免誘發加重痔瘡;平時應經常進行肛門的熱敷,勤換內褲,尤其是痔瘡發作時,每天至少進行兩次肛門熱水坐浴,這樣可促進肛門部血液循環;及時治療腸道炎症和肛門局部炎症。

注意下身保暖保持血液通暢,多飲開水,避免因缺水而腸道幹澀、大便幹結。

不要久坐久立經常變換體位,及時治療心、肺、肝等全身性疾病,以免引起腹壓增加、痔靜脈高壓。

注意孕產期保健婦女妊娠後,子宮膨大影響痔靜脈回流,易誘發痔瘡;且孕期一般活動較少,引起大便幹燥而誘發痔瘡;產後大量血液流失,腸道內少津,便幹便秘,加重或誘發痔瘡。因此孕產期應適當增加活動,避免久坐久立,每次便後用溫水清洗肛門局部,改善血液循環,產後宜多食一些富含津汁的食物如蜂蜜等。

常做提肛運動具體做法是:全身放鬆,或坐或立或臥均可,摒棄一切雜念,有意收縮肛門,緩慢上提,就像強忍大便一樣,意想把下陷之氣提至丹田,然後放鬆,如此反複數次至數十次不等,一般每次做30下,每天做兩次。這項運動可隨時隨地進行,辦公時、乘車時、看電視時、走路時、休息時都可做,效果很好。

自我按摩痔瘡是局部靜脈瘀血擴張而形成的小結節,按摩為我國傳統健身祛病的方法之一,長強穴(位於尾骨尖與肛門聯線的中點處)為治療痔瘡首選穴位。取長強穴按摩可明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在預防和治療上都很有效。

及時用藥一旦有痔瘡發作先兆,如輕度不適、疼痛、瘙癢、便血時應及時用藥,往往事半功倍。

術後須防複發

痔瘡手術後會不會複發,幾乎所有病人都有這份擔心。醫學實踐證明,痔瘡手術後是可能複發的,而且複發率還相當高。因為痔瘡是一種血管病變,長期的坐位、站位工作,就有可能發生痔瘡,因而手術以後並不就是萬事大吉。手術隻是將原有的痔核摘除,如果術後不注意保養,直腸和肛管的痔靜脈照樣會經常瘀血,就有可能產生新的痔核,形成痔瘡。

那麼,在生活中,要想有效防止痔瘡發生或者複發,就要注意以下幾方麵:

第一,注意飲食調節。肛腸科醫師告誡痔瘡術後病人的第一條就是不喝酒,不管是黃酒、白酒,還是啤酒,都應禁忌。凡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薑、大蔥、大蒜、茴香等等,對痔瘡的充血出血都有很大的影響,痔瘡病人應少吃或盡量不吃。從防治痔瘡的角度來講,多吃些蔬菜水果好處很多。例如,菠菜、芹菜、茭白、西瓜、梨、香蕉、蘋果等(橘子要少吃,因為屬熱性水果),一方麵可保持排便通暢,另一方麵又可減輕痔瘡的瘀血擴張。對痔瘡防治有效的保健食品很多,有烏龜、甲魚、豬或羊大腸、田螺、泥鰍、蜂蜜、赤小豆、黑芝麻、胡桃肉、竹筍、藕、黑木耳、蘿卜、無花果、槐花以及肉蓯蓉等。病人可根據不同的季節加以選用。痔瘡術後病人宜吃得清淡些,少吃油膩過重或薰煎食品。飲食最好定時定量,飯吃八分飽,不能暴飲暴食,饑飽不勻,以防胃腸道功能紊亂。

第二,養成良好的大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便秘固然不好,另一方麵,也要防止腹瀉,一日大便多次,即使便溏薄也對痔瘡有影響。同時,大便時間不宜過長,便時看書讀報的不良習慣要改變。

第三,適當運動,注意改變體位。這也是防止痔瘡複發的重要方法,除做操、打拳之類全身性的體育鍛煉外,還需加強局部的功能鍛煉,如肛門收縮運動,又稱“提肛運動”。

第四,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肝硬化、心髒病、腹腔腫瘤等容易誘發痔瘡的病人,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及時治療,避免病上加病。

第五,一旦出現肛門墜脹及便血等症狀,應立即請有經驗的肛腸科醫生進行診治,不要因小失大,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