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祖孫談(2 / 2)

(1)三個主角

① 接待人。要求經驗老到、溫和持重、幽默、有親和力。一般由資深辦公室人員擔任,便於聯絡感情、周旋各方、協調人與物。有的會議接待非常注重細節,專門有一張表填寫與會者的特殊要求,比如飯食、住宿等,然後進行針對性的服務。上海錦江賓館細到了什麼程度呢?曾有位巴西客商登記過後進入房間,發現從窗簾到台布、床罩,全部換成了他最喜歡的紅顏色,非常高興,就問服務員怎麼知道他喜歡紅色。服務員回答:“您進來時我觀察到您的皮鞋、拎包、領帶等全是紅的,所以推測您一定很喜愛紅色,整理房間時就冒昧地挑選了,不知您是否滿意。還需要我們做什麼,請盡管說。”這位客商非常感動,回國後逢人就講,成了錦江賓館的義務宣傳員。

② 主持人。要求反應靈敏,長於引導,精於控製場麵。我國習慣由組織高層領導擔任,事實上國外多用公關人員。原美國總統克林頓有一次主持一個聽證會,剛宣布會議開始時就有人在下麵高喊:“克林頓,臭狗屎!”當下麵正哄笑時,克林頓卻笑眯眯地開口回應:“這位先生講得很好,等一下我們就要專門討論有關豢養寵物的問題了”。

③ 發言人(分會議發言與講話兩種)。要求能言善辯,學識淵博,有氣度與風度。一般由公關人員——國外多由高層領導擔任。香港回歸之後,1997年9月22日,世界銀行年會“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高級研討會”在香港召開,原國家總理朱鎔基發言時,有外國記者問:“內地和香港的外彙儲備加起來達2200億美元,足可以與日本抗衡,請問中國將如何在世界上發揮影響力?”(筆者注:記者的問話中暗藏有不相信中國對香港政策50年不變的機鋒)朱鎔基回答:“首先申明:內地和香港是一國兩製,我從來沒有打算把香港的錢放到我的口袋裏……。”發言人要不要使用外交辭令,這得看具體情況來說話。一般的會議,原則上以盡量少用為好。

(2)兩項技巧

1)會議交流技巧。會議發言分為工作報告、安排發言和臨時交流幾種。前兩種早有準備,一般都經過審核,這裏隻說臨時交流。臨時交流通常要注意4點。① 時間。原則上這類發言每次隻宜3~5分鍾,不可過長,要給其他與會者發言機會。② 主題。每次發言隻宜講一個主題,求集中、突出。③ 角度。角度要新穎獨到,補充或提示出別人沒注意或疏忽了的地方。④ 引導。所談觀點原則上應保持與會議的主流氣氛相一致;如果確實需要提出另類觀點,必須巧於引導或切入。很多人經常頭痛在協調會中出現爭議而意見無法統一,那不妨從雙方都能接受的角度來引導、切入。引導成功了,問題解決了,說話者的威望也同時提高了。

2)會議提問技巧。會議提問也有時間、形式和內容問題。我們常見的問題大致分為兩類,開放式的問題和封閉式的問題。例如,你可以詢問,“梅教授,你同意這個觀點嗎?”這是一個封閉式的問題;你也可以詢問:“梅教授,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會議實踐中,這兩種提問法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起來使用。一個有經驗的主持人,應該學會善於靈活運用各種提問方式。原則上每次隻問一個問題或事項,控製在3分鍾左右,盡量用短句。

二、內部報刊

內部報刊具體包括內部報紙、刊物、內部宣教影視片、黑板報、圖片展、歌舞、繪畫、宣傳車等。具有自主製作、方便靈活的特點,同樣是社會組織的一塊不可忽視的溝通陣地。社會組織使用內刊與公眾相溝通時,總原則是:抓住一切機會、陣地,展示組織形象,消除障礙誤解。具體策略則是三多:多層次、多方式、多亮相。

三、短信

短信是一種新的溝通工具。短信既可以用於一對一的個人溝通,比如發條短信;也可用於一對群或群對群的組織間或組織與公眾間的溝通,比如群發短信。2004年12月1日,北京市首條衛生防病谘詢熱線正式開通,北京市衛生局就是以600萬條群發短信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公布的;寧波片警竺可浩就是用手機短信來預警的。每個社會組織都應該注意用好群發短信這個溝通工具。

製作群發短信時應注意:

(1)遵守網絡禮儀。網絡也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應遵循文明禮貌、合乎道德等總原則。

(2)信息完整。一條短信就是一篇短文,“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應有頭(受眾方)、有身(信息內容)、有尾(發信人)。

(3)內容講究。不僅求形式上的精美、精煉,而且求角度上的新穎、恰當。一般而言,群發短信不宜直接宣傳本社會組織,而應與相關的公益或實用信息巧妙組合,在傳遞溫情與關愛中潛移默化地增進社會組織與社會公眾之間的感情。比如“為了您的出行方便,××××公司提醒您收看今天的天氣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