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熱愛自己所做的工作,即使從事的是一份自己不太喜歡的工作,也要心甘情願地去做,憑借對工作的熱愛去發掘自己內心蘊藏的活力、熱情和巨大的創造力。
瑪麗·簡供職於西雅圖第一金融擔保公司,在三年的工作中,她贏得了“難不倒”的美譽。她既不是第一個上班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下班的人,而是她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準則,那就是——今日事今日畢。她對自己要處理的每一件事都考慮得細致周到,這使得其他人為提高工作效率,總是想方設法地把事情交給她處理。
瑪麗·簡也是一個值得部下為之賣命的上司,她總能認真傾聽同事的想法,了解部下所關心的事情——遇到下屬的孩子生病或有重要約會,她都能主動分擔他們的工作;反過來,她也得到了下屬的喜愛和尊敬。而作為一名職業經理,她還要領導她的部門出色地完成每一項任務,她通常會采用一種輕鬆的方法,幾乎不會讓人產生任何的緊張感。瑪麗·簡的小組贏得了好評,成了全公司公認的可以委以重任的團隊。
與此相反,三樓有一個運營部門,人數眾多,績效卻不理想,他們與瑪麗·簡的團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而成了大家批評的焦點。
幾個星期後,瑪麗·簡慎重而又有些不情願地接受了提升——擔任第一金融擔保公司三樓運營部的經理。
在到三樓上任後的前五周,瑪麗·簡的主要工作是努力熟悉工作和周圍的人。如果把三樓描繪成“死氣沉沉”一點都不過分。瑪麗·簡理不清思路,不知從何下手,但她清楚地意識到,必須盡快采取行動。她列出了下麵幾個問題:
我的員工是否了解他們所珍視的安定可能隻是一種假象?
他們是否認識到市場競爭正在衝擊這個行業?
他們是否明白,為了公司能在快速兼並的金融服務市場競爭中生存,我們都需要加以改變?
他們是否意識到,如果我們不改變,公司一旦在競爭中失敗,我們就得另謀生路?
電話鈴響了,她迅速抓起電話:“我是瑪麗·簡。”
“瑪麗·簡,我是比爾。”
一聽是新老板的聲音,瑪麗·簡心想:“哦,天哪,又怎麼了!”比爾是她再三考慮是否答應在三樓工作的另一個原因,比爾享有“混混”的美譽。據她所知,他的確名副其實。他可以武斷地下一堆命令,打斷你的話,他還有一個讓人討厭的壞習慣——像家長一樣向你詢問有關項目的進展情況。瑪麗·簡是三樓兩年之中的第三位經理,她漸漸開始明白問題不全出在三樓的員工身上,比爾也有問題。
“比爾,有什麼問題嗎?”
“大老板親自參加了關於解決工作現場精神狀態難題的會議,他大發雷霆。雖然我認為僅僅指責三樓是不公平的,但是老板好像還是認為三樓存在的問題最大。”比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