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誌訓練方麵,我比較推崇西點軍校的那套方法。比如,軍官向學員下達指令時,學員必須重複一遍軍官的指令,然後軍官問道:“有什麼問題嗎?”學員通常的回答隻能是:“沒有,長官。”學員的回答就是作出承諾,就是接受了軍官賦予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就連站軍姿、行軍禮等千篇一律的訓練,都無一不是在培養學員的意誌力、責任心和自製力。在這樣的訓練中,西點軍校的文化慢慢滲透到了每一個學員的思想深處。它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你,讓你總是具有飽滿的熱情和旺盛的鬥誌。
我在做企業管理的時候,曾經成功地把這種紀律觀念灌輸給了我的每一個下屬,獲得了不凡的成功。由此我發現,紀律的作用和重要性,比人們通常想象得還要大。
當你的員工具有強烈的紀律意識,在不允許妥協的地方絕不妥協,在不需要借口時絕不找任何借口時,比如質量問題、對工作的態度等,你會猛然發現,工作因此會有一個嶄新的局麵。正如偉大的巴頓將軍所說:
“我們不可能等到2018年再開始訓練紀律性,因為德國人早就這樣做了。你必須做個聰明人:動作迅速、精神高漲、自覺遵守紀律,這樣才不至於在戰爭到來的前幾天為生死而憂心忡忡。你不該在思慮後去行動,而是應該盡可能地先行動,再思考——在戰爭後思考。隻有紀律才能使你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愛國之心不致白費。沒有紀律就沒有英雄,你會毫無意義地死去。有了紀律,你們才真正地不可抵擋。”
喬治·福蒂在《喬治·巴頓的集團軍》中寫道:“1943年3月6日,巴頓臨危受命為第二軍軍長。他帶著嚴格的鐵的紀律驅趕第二軍,就像‘摩西從阿拉特山上下來’一樣。他開著汽車轉到各個部隊,深入營區。每到一個部隊都要囉囉嗦嗦訓話,諸如領帶、護腿、鋼盔和隨身武器及每天刮胡須之類的細則都要嚴格執行。巴頓由此可能成為美國曆史上最不受歡迎的指揮官,但是第二軍發生了變化,它不由自主地變成了一支頑強、具有榮譽感和戰鬥力的部隊……”
巴頓可以說是美國曆史上個性最強的四星上將,但他在紀律問題上,對上司的服從上,態度毫不含糊。他深知,軍隊的紀律比什麼都重要,軍人的服從意識是職業的客觀要求。他認為:“紀律是保持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們發揮最大潛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紀律應該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戰鬥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質還要強烈。”
巴頓如此認識紀律,如此執行紀律,並要求部屬也必須如此,這是他成就事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被人認為有些粗魯的巴頓並不是強硬的命令者。他從不滿足於運籌帷幄和發號施令,他經常深入基層和前線考察,聽取部屬意見,而且身先士卒,讓部隊感受到統帥就在他們中間,從而願意聽從他的命令,願意服從他的指揮。
西點人認為,軍人職業必須以服從為第一要義,學不會服從,不養成服從觀念,就不能在軍隊中立足。從中不難看出,“絕對服從”在西點人的觀念中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