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比的高中籃球教材:籃球不是這樣玩的在科比的這個職業生涯中,“獨”一直是他最重要的標簽,無論在球場上還是在生活中,這都是影響科比偉大程度的重要障礙。
誰都無法否認,科比是一個天才,從他三歲第一次打籃球開始到現在,已經在球場上無數次的證明了這一點。但是,科比這些性格上的弱點,是他成就偉大的最大障礙。
在科比職業生涯之前,已經有人認識到這一點,並對科比這塊渾金璞玉進行了第一步的加工,這個人就是科比在中學時的教練雷格?道納。
科比之所以成為NBA球員當中最有名的天煞孤星,要從他的小時候的經曆說起。
科比的父親喬?布萊恩特曾是一位NBA球員。作為一名NBA球員的兒子,科比幾乎從剛學會走路開始,便經常光顧球館。科比在3歲的時候,就在球館裏信誓旦旦:“將來我會成NBA的明星。”逗得喬?布萊恩特和眾隊友們哄堂大笑。
科比的父親並不是個成功的NBA球員,轉會如同家常便飯。科比1歲時剛牙牙學語時,就開始跟隨父親輾轉於各地,從費城到聖迭哥再到休斯頓,居無定所。甚至在科比5歲時,喬?布萊恩特已經在NBA混不下去了,隻得漂洋過海去意大利打球。
如此頻繁的搬家,頻繁的轉學,導致科比從小就缺少朝夕相處的朋友。也許在某地居留時,會有一些玩伴,但科比從來沒有真正的交到過那種彼此之間親密無間能夠肝膽相照有深厚情誼的朋友。無論在哪裏,無論是在費城、聖迭哥,還是在休斯頓或意大利、法國,科比都很難做到入鄉隨俗,他一直隻是個過客,也隻能做個過客。能夠一直陪伴科比的,除了家人之外,就隻有籃球了。
即使拋開語言、種族和文化上的障礙不談,那麼這種生活環境的快速變化,絕對超出一個孩子的適應能力。況且喬?布萊恩特一家搬到某處,並非為了在那裏定居,隻是因為喬?布萊恩特在那裏打球。因此他們一家沒有融入當地人生活的願望,他們的一切都是以喬?布萊恩特的職業為核心,他為那裏效力,科比與兩個姐姐就要轉到那裏上學。尤其是84年之後,喬?布萊恩特來到意大利打球,6歲的小科比也來到了這異國他鄉。他處在這麼一個遠離故土,幾乎看不到一個美國人更不會有美國黑人的地方,養成了有些孤獨甚至是孤僻、習慣獨自解決一切的性格。這就是科比的這個性格的成因。
1992年的時候,喬?布萊恩特一家終於回到了闊別8年的祖國,他們定居在費城,那是喬?布萊恩特的故鄉,此後,科比就讀於洛馬裏昂中學。
洛馬裏昂中學是一所貴族學校。喬?布萊恩特在意大利打拚8年,雖說還沒有資格跨入富豪的行列,但也足夠他在費城的富人住宅區買下一所房子,足夠支付科比在洛馬裏昂中學的昂貴學費。喬給予了科比一個有別於其他大多數美國籃球少年的想要經曆的生活,使科比不必像其他籃球少年一樣,生活中處處有貧民、槍聲、大麻販子、騙子球探和警察。在1993年時,與科比同時代的另一位天才艾弗森在弗吉尼亞新港監獄度日的時候,科比可以無憂無慮的享受籃球,專心致誌的享受籃球帶來的歡樂。
但是,在這所所謂的貴族學校裏,科比依舊很是孤獨。科比很難在這裏找到一個朋友。這是個很少出現非裔、到處可見一片金發碧眼的學校。如今,突然闖入一個1.78米高的14歲黑人男孩,說話時還帶著一口濃鬱意大利腔調,加上一臉歐洲式的沉靜,顯得如此的不協調。因此,科比非但不會受到那些白人學生的歡迎,而且常常被敵意所包圍。科比的中學生涯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開始的。
還好,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學校裏,至少有一個人不會對他橫眉冷對、冷嘲熱諷,而是真正的欣賞他、喜歡他、重用他。
這個人就是校隊教練格雷格?道納。道納是個剛參加工作的菜鳥教練,隻有26歲。他在大學裏也曾打過幾年籃球,是個還算不錯的防守型後衛,也是一個真正熱愛籃球懂得籃球的人。
道納教練發現科比有著遠超同年齡的球感、技巧和對技巧的運用、反應以及運動天賦。格雷格?道納非常驚喜。更令道納教練震撼的是,科比對待籃球的嚴謹態度——他視籃球如生命。他可以沒有朋友,可以不與異性交往,但是,他不能沒有籃球,籃球已經融入他的生活,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生活常態。
由於道納教練的慧眼識英雄,科比可以代表校隊打球了。
可是,科比在自己故鄉的學校,竟然存在著一道匪夷所思的障礙——語言障礙。科比就像是一個外國人一樣,聽不懂隊友用俚語喊的口令。滿懷欣喜的回到了故鄉,卻發現鄉音已改。故鄉,多美好親切的一個詞,然而回家的遊子卻發現故鄉並不怎麼情願接納他。
幸好,還有籃球;幸好,他已經習慣於籃球的陪伴。從9歲開始與父親一對一鬥牛的經曆,使得科比可以無視他的幼稚隊友而獨自帶球穿越球場得分,在不怎麼注重團隊精神的校隊裏,這種習慣反而導致科比在籃球場上是那麼的鶴立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