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目標就是消滅你想消滅的,得到你想得到的(1)(1 / 3)

科比對贏的理解隨著時間的飛逝,當某天科比?布萊恩特即將站在斯台普斯中心接受球衣退役典禮的時候,他準會想起2009年6月14日那個遙遠的夜晚……那天,在奧蘭多的總決賽第五場,湖人以總分4:1奪得了總冠軍。所有科比迷們為此激動不已!

那時記者問科比:“傑克遜為何成為偉大的教練?”科比簡短地答道:“他能讓所有人團結在一起,他讓球隊產生了化學反應。”當被問到“你奪得四次總冠軍和之前的三枚戒指有什麼不同”時,他說:“對我的懷疑結束了,我當時還是個孩子氣的家夥,我到現在還覺得不真實。”

的確,科比之前的那些沉重已經完全可以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正如一位和他朝夕相處的湖人工作人員所言:“從拿到無鯊冠軍的那一刻起,科比就解脫了。他不再焦慮,他徹底擺脫了之前的醜聞和質疑,仿佛是已經翻越了山巔的孩子。”事實上,2009年的科比?布萊恩特大起大落,以至於無論是科蜜還是科黑都隻能對他發出無限的感慨,大叫“god”。

年少輕狂時候的科比曾經口出狂言:“恨我,因為我華美的表演,我自信到狂妄;恨我,因為我精準的後仰跳投,我對勝利的熱切渴望;恨我,因為我是個無所不能的老手,一個勝者……請用你身體中的每一個細胞來狠狠的憎恨我,憎恨我被同樣執著的一群人所深愛著,理由——居然和你的絲毫不差。”當麥蒂、卡特他們的年少輕狂被現實磨平了棱角,科比竟然真將一切的‘狂傲’變成了現實,這不得不令人折服。

毫無疑問,這已經是科比的時代。如果還有人將2007年他以56%的支持率擊敗蒂姆?鄧肯歸結為人氣的原因,2008年他在團隊榮譽上存在著瑕疵,那麼2009年的科比?布萊恩特之已經毫無疑問實至名歸。

科比?布萊恩特,我們在分析研究他的時候可以將他的職業生涯分為三個時期。從不錯到自我的階段他走的一路艱辛,但卻在從“自我”到與加索爾聯手的最後階段走上了輝煌的頂端。

大家對於2008年魔術師客串記者專訪科比的那一幕應該印象比較深刻吧。當時魔術師表情嚴肅,像個真記者般煞有介事的問科比“今年你把你的比賽、你的球隊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談談你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吧”,之後,魔術師忽然忍不住地大笑起來:“幹脆說說湖人是怎麼搞到加索爾的吧。”當然,我們無意去探討魔術師問的問題是不是中肯,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科比那仿佛拋物線軌跡般的人生是與他的隊友息息相關的。他曾說:“我一進聯盟就開始為一支要拿60勝的球隊效力”。

的確,湖人正是因為有了24號的存在,令整個戰隊從無限的強大邁向了極度的強大,從優秀邁向了卓越。24號,他的確在這隻球隊中起著主力軍的作用。

如果非要對科比?布萊恩特這樣一個球員做出評價,那無疑是非常有難度的。因為有句話說的非常的好——文字在有的時候是非常蒼白無力的。科比他作為籃球隊的一個耀眼的明星,他從未曾擁有過邁克爾?喬丹或老虎伍茲那樣近乎完美的職業生涯,也從未像這倆人一樣在神壇上雄霸,讓人隻敢仰視不敢高攀。14年前,當科比在洛杉磯簽下第一份球員合同的時侯,他就注定了與NBA之間的緣分。因為沒人更能比科比更好地詮釋生命的張力。

每個職業球員一生中也許都會對記者說上成千上萬次的“我渴望勝利”或者“我痛恨失敗”,但當他們收工回家,遠離喧囂的球館,遠離失利的哨聲,遠離那些叫囂著的球迷的時候,仍能時時刻刻將這些語言縈繞耳畔的人永遠隻有極少數。從某種意義上說,主場絕殺國王前那次被粉絲津津樂道的舍身撲救,遠遠比絕殺本身更像是個標誌性的縮影。因為人們會說隻有瘋子才會在坐擁了聯盟頭牌、億萬身家和4座冠軍獎杯之後,還在一場普普通通的常規賽裏幹那種蠢事。所以,科比說:“我明白,自己不必再為數據或者榮譽打球了,該做的我都做過了。但就是停不下來,沒什麼東西刺激我,但我受不了輸。”

對科比有些了解的人可能知道,他是一個強迫症患者。慶幸的是,他是極少數的勝利型強迫症患者。他的那種強迫性的症狀不僅表現在籃球場上,還表現在日常的生活中。某個記者曾在采訪他的時候,挑釁性地對他戲弄:“咱倆先比比做俯臥撐吧。”

他說:“我現在不想做俯臥撐。”但對方畢竟是有備而來,利用了激將法:“Comeon,我可已經告訴了朋友們我能打敗你喲。”科比囂張地說:“我聽出了你聲調裏的挑釁,我不能讓你贏,然後去跟別人四處吹牛。”這是何等讓人覺得可笑的問答,裏麵含有的智慧和魔術師、巴克利、姚明相比簡直是小學生級別,但這正是科比?布萊恩特如阿甘般可貴的一麵。據說,這個技術拙劣的電子遊戲玩家在他小的時候常常會因為每次與人對決時被虐而徹夜不安,強迫症迫使他第二天就會不依不饒的糾纏對手,為自己爭取重賽進而翻身的機會。所以這種性格下的科比有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言語。例如當有人問“假如隻有5尺3寸240磅而不是6尺6寸200磅,今天的科比?布萊恩特將會是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