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2 / 3)

段曉渝使了個眼色,示意武惟揚說,武惟揚便深吸了一口氣,開口道:“伯父,伯母,”隻這樣叫了兩聲便有點卡殼,他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忽然靈機一動,慢慢牽起段曉渝的手十指交叉,緊緊握住。

這個動作讓一直盯著他們的段氏夫婦頓時突了眼睛:對兩個男人來說,這個動作是不是太親密了一點……!

十分鍾之後,段曉君接到其母十萬火急的電話:“曉君你快回來!!”

家裏子女多的話,一個孩子出了狀況,當父母的肯定會馬上電召其他幾個回來共商大計。因為電話裏沒有說得很清楚,所以段曉君一掛了電話立馬火燒屁股似的跑了回來:“媽,出什麼事了?!”

段媽媽見了她,連忙拉著她手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在段媽媽看來,這事雖不至於讓她嚎啕大哭但也夠驚駭的,本以為女兒也會跟她一樣大吃一驚,可段曉君的反應卻出乎她意料:她隻是怔了一下,脫口問了句‘是嗎’,接著便露出點若有所思的神情出來。

她這反應讓段媽媽越發震驚,瞬間也聯想到一個不好的可能性:“曉君,難道你早就知道?!”

“當然不是!”段曉君連忙先把自己撇清。她也很意外好不好,隻是再一想卻又覺得在意料之中,以前一些零碎的片斷現在回想起來都有了對應的答案,頗有種‘原來是這樣,我就說嘛’豁然開朗的感覺。

“媽,我也不知道他們兩個是什麼時候走到一起的。不過你覺不覺得,這麼多年武哥對我們家都很親近,其實就是因為他一直喜歡哥的緣故?”

段媽媽沉思了一下,覺得還真是這麼回事。

從曉渝念大學開始到現在有十幾年了呢,從這點來看,武惟揚也算長情……再來想當初曉渝的離婚也能想通了,難怪一直緘口不言說為什麼離,原來是這樣!一瞬間段媽媽對呂娟的感覺也變得複雜起來,既感激她對曉渝的斷袖之癖守口如瓶,又覺得十分對不住人家,怪不得曉渝要淨身出戶……

段媽媽微微搖了搖頭,盡量讓自己冷靜點。“你說這事怎麼弄才好?兩個男人,這能過一輩子嗎?”

“這個嘛,我覺得還是聽聽我哥他們怎麼說吧……”說到這裏段曉君才察覺屋裏少了幾個人,“哎,他們人呢?我爸也不在?”

“都在樓上,你爸在跟他們談話。”

所謂談話,自然就是做思想工作。這做思想工作吧,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步驟:規勸、開導、警告、指出解決辦法。當然談話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最好是能做到語重心長,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不過,雖然段廳長知道這些理論,但此刻真要對自己兒子實施起來卻也很有些難度,他皺著眉頭在書房裏來回踱步,思量著如何開口才妥當。

坐在長沙發上的兩個人武惟揚的視線一直緊張地跟隨著段廳長,相比起來段曉渝就顯得輕鬆很多。

也許因為是一家人,他比武惟揚更清楚自己父母的脾性,所以他始終相信父母不會在這件事上太難為他,反對肯定會反對,但反對無效的話也就隨他去了不會做出什麼過火的舉動來——這也許是身為父母的悲哀,他們和子女爭往往都爭不贏,永遠是妥協屈服的那一方,因為他們愛子女,勝過子女愛他們。

段廳長這會兒終於停下了腳步,回頭看著他們有些困惑地道:“你們……是認真的嗎?不是一時頭腦發熱?”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