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像攝影

大家在日常攝影中,最常影的是人像吧。所以現在想談談人像攝影的問題。相信拿起照相機照人像時,第一件事是怎麼個照法,就是說如何構圖?說起構圖,總的要求是有以下幾點。

1:揚長避短,也就是說利用攝影技考,突出被者外貌上的優點,而掩蓋其缺陷。

2:抓取生動、自然姿態和瞬間。

3:構圖形式力求新穎。

4:要突出主題,不要被背景淹沒。

5:不要在很近的距離上拍攝頭部特寫。

通常的人像攝影有全身、半身、近景和特寫幾種。是利用不同焦距的鏡頭拍攝的,因我主要是用35MM的相機,所指的鏡頭也是35MM的相機鏡頭。全身像包括被攝者的全身的容貌,用50MM的標準鏡,采用豎拍在3米左右可以拍到。半身是指由腰部到麵的。用50MM鏡頭大概在1.5米左右。近景是指頭部和胸部的位置。用50MM鏡頭大概在1米。

特寫是指隻有很少的肩和整個頭部。如用50MM鏡頭拍特寫是沒意義的,因為如要使被攝者充滿整個底片。要在1米以下拍,這樣不但被攝者因對鏡頭太近而緊張不自然。還有因為太近拍而造成透視變形。而我在實際的攝影中,很少用50MM鏡頭的。一般是用135-200MM這範圍。用長焦有幾個好處。在拍特寫時避免因太近而造成變形,還有長焦的景深較小,配合大光圈容易使主體以外的前景和背景虛化。從而突出主體和不受環境的幹擾。特別在平常街上人多,背景雜時更好用。如何表現被攝者優美、動人的的一麵,掩蔽其缺陷。這就要選擇合適的拍攝角度和高度。因同一個人,在不同的角度上觀察,其視覺認象並不一樣。有的角度就顯得更美、更動人,而有點角度則不好。所以如何找到正確的角度,表現被攝者優美一麵。是人像攝影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對於拍攝方向,是以被攝者為中心,照相機左右的位置變化,或照相機不動,被攝者左右轉動臉或身體。如被攝者五官端正,臉型勻稱而漂亮的人可以用正麵拍,但我通常很少這樣拍。因原是覺得呆板、沒生氣。對於臉型太寬、太瘐、兩側不均,兩眼大小不一等等。就不宜用正麵拍,那得用三分在或七分麵拍,具體要各角度看看,到底用那方向最好。原則上就是你認為最美、最有神韻的那方。又或者換個高度,有仰拍、俯拍和平拍三種。對於臉型瘐長的可以用仰拍,會顯得胖點;對於腮部胖的則用俯拍,以顯得瘐點。不過要注意,這種修正的有限的,如果用太仰或太俯的角度則有反作用。所以在拍攝時多注意,以掌握分寸。還有點要注意的,在相機移動的同時,還要留意背景的變化。不要讓背景破壞整個作品的氣氛。

在室外照相時,如何安排人物在相片裏的位置?人物跟周圍環境的景物、空間的關係?這要跟拍攝的具體情況而定;跟你用什麼角度拍有關係,如果是正麵的跟側麵的又不同。不過是有原則可循的。整體的是用黃金分割率,就是把整幅麵用四條直線把長、寬各分三等分,成為一個"#"字形,其交叉點(及附近)則是構圖的重點所在,也就是把你要表現的人物的重點放在這位置上。如特寫的眼,全身的頭等等。另外的一個原則是:在人物的空間分配時,在眼視線那方要留多點空間,如不是這樣則相裏的人物會顯得局促、壓迫感。抓取生動的瞬間,捕捉傳神的表情。對於人像攝影好壞有著重大的影響,通常一般的人對著鏡頭難免會緊張,這就要求敏捷地拍下美麗的瞬間,我通常對那些比較緊張的人采取偷拍的作法,就是用長焦,在他不注意的情況下拍下生動的一刻。人像攝影主要是表現被攝者的相貌和神態,所以對背景要求簡練。不要給背景渲賓奪主,避免頭上有柱狀物件重疊,以至象頭上長東西的。如果是背光的,應盡量采取暗色的背景,這樣更能突出了人像。還可以利用景深使背景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