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自然風景攝影
不斷變化的風景
所謂的自然風景,包括的範圍極廣,從路邊野草的特寫世界到伸向廣闊地平線的壯觀風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如樹木、野草的四季應時現象等都是,數不勝數。
自然風景的被攝體選擇法和攝影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以植物學、地質學、地理學、心理學等觀點選擇被攝體的方法及以造型為主體的選擇方法等。被攝體無限之多,蘊藏著極大的樂趣。對這些被攝體如何拍攝,沒有固定的公式。
這是一個能自我選擇的創作世界,其樂無窮。
自然風景攝影沒有必要始終考慮忠實於原景的攝影問題。莫不如考慮如何取景構圖。攝影者自己的意圖想象是什麼,其主體性要明確。攝影時就可以想象出洗印結果的人才能有高水平的作品。
自然風景的表現千變萬化。四季不同的陽光、氣候、氣象條件引起的日時變化及自然光的綺麗色彩等都可導演出各式各樣的自然風景。對自然風景中靜的世界、動的世界、嚴峻、剛毅狀態的表現,因攝影者感受不同而不同。在自然風景攝影中,攝影者的感性非常重要。它與作品的個性緊密相關。
自然風景在不時地變化,僅在日出至日落間注意觀察,就可看到升騰於大地之霧、空中之閃電、鮮花之盛開與凋謝。這些微妙的變化就是自然美的魅力,追求者的目標。認為自然風景為靜止的攝影者,首先要拋棄這種觀念,再致力於風景攝影。春天,植物萌發新綠,使人感受到清新的氣息;夏天,陽光閃耀璀璨,充滿生氣;秋天,滿山遍野如披上錦衣一般,但不知為何使人感到寂寞;冬天,大地上的一切仿佛不知人間汙穢,如同身著潔白衣裝的天使,但狂暴的自然奇觀也使人發出感歎。對這樣的自然界攝影,首先也要培養自己的眼睛,做到在自己身邊也能發現大自然。
時間、場所、季節的利用
進行自然風景攝影時,作為在春夏秋冬四季變換中生活的人,對自然如何認識這種各自不同的自我感受是攝影的源泉。
目前的照相機,在曝光、對焦方麵有很大的進步。可以說,任何人使用它都可拍出合適的照片。但要拍出符合攝影目的的理想照片,一定要認真地觀察自然。太陽從升起至落下的移動改變著光和影的微妙關係。根據攝影的目的,陰天也是再好不過的表現舞台。陰天的光均勻擴散,對被攝體四周的照明均勻,可拍攝晴天高反差條件下難於表現的被攝體。
因此,陰天在表現手法上也是一種攝影時機。特別是對大森林、植物、花草進行攝影時,要求使背景模糊,達到簡化效果等,陰天較晴天好得多。所以說,相對天氣狀況來選擇被攝體是很重要的。
一般認為,拍攝風景照片的最好條件是早晨和傍晚。因該時的光線為低斜光,其光影使被攝體表現出很強的立體感。
使用彩色膠片攝影時,受色溫影響,畫麵帶紅色調。其中的顏色多種多樣,有黃色、橙色、金色、粉色等,每天如此。總之,日出和日落導演著早晚狀態不同的自然舞台。
在小雨天攝影時,要注意保護照相機。帶有雨水的樹葉也有特別的反射。此時,可拍出很多不可想象的作品。秋天的紅葉和自然光的反射融合形成的豐富色彩令人讚不絕口。
霧景可創作出情感豐富的作品。作為攝影者不僅要拍攝照片,而且要將觀賞者引入玄妙的世界。利用樹木和霧景構圖,以適當小景深省略遠景效果產生的霧情世界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主題。